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

关于花中四君子的古诗

梅 王安石
墙脚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咏兰
唐·韩愈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崔涂

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与于中丞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和三乡诗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唐·褚朝阳

奉上徐中书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宋·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

题杨次公蕙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宋·释文兆

幽兰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宋·丁谓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宋·张咏

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宋·晏殊

盂兰盆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宋·释重显

日暮游东涧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咏竹

竹生荒野外
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洁
徒自抱贞心
----南朝。梁、刘孝先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
曾去旋州看种玉
哪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
此处挂冠凉自足
----唐、韩愈
咏菊

菊花: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8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关于梅兰竹菊对梅兰竹菊的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关于"梅"的诗句: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梅》-王安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林和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宋·卢梅坡 关于"兰"的诗句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幽兰》陶渊明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咏兰》 释无可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蕲州兰溪》杜 牧 关于"竹"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竹石》 郑板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宋)苏东坡 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咏竹》(七律)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王维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板桥题画.竹》郑燮
关于"菊"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元稹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菊花》明·唐寅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咏菊》黄巢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饮酒》(东晋)陶渊明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