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高二上学期语文必背篇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课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第2课《祝福》。

第3课《老人与海》。

第4课《蜀道难》。

第5课《杜甫诗三首》。

第6课《琵琶行 并序》。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第9课《劝学》。

第10课《过秦论》。

第11课《师说》。

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

第13课《宇宙的边疆》

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教学时要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思想,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特点掌握一些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应高考要求。

2.根据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

3.在第八周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学任务,在二十周前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一)《语文必修5》“阅读鉴赏”部分的教学设想:

课文共分为四个单元。要领会单元的编排意图,加强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把握教材内容,发挥教学个性,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要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要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和教学方法的预想,做到启发性灵活性实用性并重;要把“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意图向学生解析清楚,借此启发学生开拓多维,巩固知识,训练能力。

第一单元小说,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三要素,训练小说阅读试题的应考能力技巧。

主题理解:通读中透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精读中要由三要素窥探小说的主题,研读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情节设计:注意情节的展开性和曲折性以及合理性。注意情节的发展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

重点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用以落实小说主题和情节的教学目标。

边城》作为课外自读课文,教学时要通过影视手段使学生加深对主题和情节的探究。可以在视后写一篇观后感,谈一谈在主题或情节方面的所得。

课时安排:8课时。其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3课时。《装在套子里的人》用3课时。练习2课时。

第二单元是文言抒情散文,学习的重点是在继续积累文言实虚词并了解文言常用句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性情和品味丰富多彩的语言;注意文章的诵读。

关于感受古人真性情:引导深入理解抒情的背景、写作目的以及抒情方式,以求感受作品深蕴的情感。关于品味丰富多彩的语言: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关于诵读:诵读中体味深厚的情感和骈文有声韵之美。

要求背诵:《归去来兮辞》《陈情表》《逍遥游》(全文)《滕王阁序》

重点学习《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和《陈情表》。

课时安排:《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逍遥游》各用3课时。处理习题5课时。

第三单元为文艺评论和随笔。它们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其中《咬文嚼字》谈的是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和文字用语的原则。《说木叶》则是“咬文嚼字”范例。两篇课文可以以《咬文嚼字》为主结合起来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6

现代文:《白莽作〈孩儿塔〉序》第4段

文言文:《诸子喻山水》(除孟子两则;第二则只背前两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为言。”)《秋水》第一段,第二段(至“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前赤壁赋》全文

《游褒禅山记》第3、4段

古诗词:《宋词四首》全部

《窦娥冤》【滚绣球】一节

《元曲二首》全部

《长亭送别》开篇【端正好】一节

语文学习的五大原则

1、 循序渐进。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 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2、熟读精思。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然后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4、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观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领悟语文,把语文学习带出课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28
课后有背诵要求的篇目有:
《诗经三首》: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前两章;
《离骚》: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孔雀东南飞》: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汉魏晋诗三首》全背;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背;
《近体诗六首》全背;
《词七首》全背;
《六国论》全背;
《游褒禅山记》全背.追问

《蜀道难》是不是需要背吗?

好像有一些是高一的 我都背过

追答

嗯,每个地方的教学与政策不一样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7-28
《师说》、《劝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4个回答  2020-12-26

他镇守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西夏人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可见范仲淹在军营深得民心。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更多知识内容,微信关注学科公众号“语文大师官方”(物理大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