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如题所述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而应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能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即“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收集、处理信息,进而提出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越来越提不出问题,这也是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只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好奇心、认知冲突、教学氛围的宽松与否等因素也制约着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还涉及方法问题,有些学生不明白怎么问、问什么。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提问的勇气。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首先需要教师营造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真诚的尊重和发自肺腑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那些数学学习稍差一些的学生。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教材的崇拜和迷信,敢于对教师的讲解及书本上的内容提出质疑。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犯下”一两个错误,引导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提出问题的勇气。
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营造让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还要善于创设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孩子有积极提问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追寻数学问题的欲望和激情,造成其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因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1、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只麻雀的重量是100( );一只鸵鸟的重量是100( );一头大象的重量是6( )。学生很快便在前面两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克、千克,但是在解答第三题时遇到了“障碍”。此时,学生便会思考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呢?6吨究竟是多重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学段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孩子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积极观察、引导、肯定学生提出的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购物情境、乘车情境等都是适合学生接受的问题情境。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提问的机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注重分析教材,注重课堂结构设计的环环相扣,无形中把学生提问的时间给挤掉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发言先举手,如果没有教师同意,即使有疑问的问题也不能提,因而也就禁锢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1、通过多种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沃土。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个1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在摆完之后,许多同学通过小组观察、交流提出虽然几种摆法体积都相同,但它们形状不同,因而表面积也不相同。由学生的提问,教师自然得出:体积相同情况下,长、宽、高越接近的长方体表面积就越小,包装也就越节省。这样就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展开和深入。
2、设立“提问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提问卡”,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课前收集卡片,进行综合、规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的“提问卡”上就记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如果是的,它的高是多少?如果不是,那么几十张纸的书为什么就是长方体?为什么有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能不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3、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在学完了《年、月、日》知识后,可出示这样的家庭作业:年、月、日月份 年通过学生查日历、问父母或其他途径,写出几个年份每个月的天数,以此让学生在自己调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独立探究的方法。
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老师也给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有些学生想向老师提出问题,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多观察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要培养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未解开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的这种科学魅力。如: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观察到,400米比赛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有多远?”的问题,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课余钻研数学的热情。
2、让学生对“解题方法”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指导他们按下列的几个层面提问:A、题中所给条件有哪些? B、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C、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D、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经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便逐渐学会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
3、鼓励阅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如在教学《通分》时,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结果一个学生大胆质疑:“通分时,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师立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并顺势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5
有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质疑”这个环节,所谓“质疑”,就是让孩子提出疑问。可在实践中,我发现这一环节常常是在走过场,往往是老师问“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台下往往是一片寂静,胆大一点的孩子会说“没有了”。学生没有不懂的问题是不是就意味着这节课成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恰恰说明学生还缺少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学生的质疑能力差,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忽略了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训练。在以色列,孩子放学以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大多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 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说“是的”,家长则会很高兴,如果孩子提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家长则会喜出望外。而在我国,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则往往是“今天作业做完了吗?”,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把老师难住了,大多数家长会感到尴尬和为难。
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我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也说过: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学生做学问,就是要边学边问,只学着怎样去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具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社会中倡导的师道尊严,“师云亦云”,教师在学生中间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师生关系产生过不少的负面影响,学生害怕教师,对教师是绝对的服从,这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对立,更不要说是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些要求、建议或问题。而当今要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教师要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缩短与学生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时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同去学习、探索,有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学习,能者为师嘛,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学习的合作者、好帮手。这样他们就会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
二、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使学生“想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的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积极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2---4的乘法口诀时,先师生合作编出了2、3的乘法口诀,接着就让学生同桌合作编出4的乘法口诀。这时有位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乘法口诀用中文的汉字书写,太麻烦了,为什么不用阿拉伯数字写呢?”的确,乘法口诀用中文书写,确实麻烦,但自古教材就是这样安排的,我作为一个教师也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教材怎样安排就怎样进行教学。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参与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在书写中觉得比较麻烦,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有创见、有水准的问题。课后,我查了有关的资料,表明乘法口诀表产生于我国2000多年以前,而那时,阿拉伯数字还没有传入我们中国,所以是用汉字表述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由“大九九”发展为现在的“小九九”(即由81句变为45句)。用数字表述乘法口诀表的三大优点:1、形式上,突出了数学之“数”的特征;2、在认读上更直观;3、与教材的有关内容相统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如口诀“34 12”与算式3×4=12更容易联系在一起。
  三、提供内容和机会,使学生“可问”。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去思考要回答什么问题,而无需去考虑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搞清。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没有问题可提。所以,教师要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材料,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他们有问题可问,哪怕是比较简单的、有趣的、甚至是幼稚的、可笑的。
  例如: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可开展一些小老师教学活动。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事先布置学生课后找一找跟10有关的事物,想好些跟10有关的问题到时课上与小朋友们交流。在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做老师来考考班内学生,学生们的问题还真是不少。10怎样写?10比哪些数大,比哪些数小?9只苹果再添1只苹果是几只苹果?10只苹果吃掉1只还剩几只苹果?……甚至有个学生说:“0----9都是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为什么10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学生提了那么多的问题,中间不乏有些可笑的,愚钝的,但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在思考,在探索。同样有的问题教师可能一时回答不上,要查些资料,但你不要觉的难堪,师生可共同探讨,有的问题可告诉学生到那里去找答案,有的可暂时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培养敢于质疑,会学习、会思考的标新立异的创造型人才吗?
  四、给予点拨和指导,使学生“会问”。
  学生刚开始提的问题大多是较浅显的,属于机械记忆一类的,也有属于理解性的,甚至有的是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的,有创见的是很少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
  1.巧设矛盾,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矛盾,让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有针对性。
例如,教学除法的用竖式计算时,教师由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导入,出示6÷3,让学生尝试用竖式来计算6÷3,全班学生几乎全是这样写的: 。这时教师,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以前用竖式来计算加法、减法和乘法这样写是正确的,照例除法的竖式是应该这样的,可是这是错的?”这时学生个个都瞪着眼睛瞧我,老师接着说:现在,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刹那间。只只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老师,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都可这样写,除法为什么就不行呢?”“老师,用竖式来计算除法到底该怎样写?”在教学新课时,又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用竖式来计算6÷3一定要这样写,而不能写成 6 呢?”
÷ 3
这里,教师有意误导了学生,设置了矛盾,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提出了关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针对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2.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的独立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后才发现的,是学生个体观察思考的结果,是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表现,具体反映在学生提问的独立性。这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难道这不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吗?
我们的教学,不就是要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质疑、会创新的学生吗?只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弊端,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材料,并给予正确地指导和方法,把问题下放给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倒“学”的制高点上,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