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卫子夫有儿子吗

如题所述

卫子夫与武帝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男为戾太子刘据,女为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随着卫子夫逐渐年长色衰,失去汉武帝欢心,相继有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受宠,加以卫青、霍去病先后去世,卫氏地位日益可危。征和元年,公孙贺一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伉等人皆因巫蛊牵连而被杀,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在朝中的盟友损失殆尽。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因其在巫蛊事变中支持起兵诛杀江充的太子,被汉武帝下令收缴了皇后印玺,卫子夫绝望自缢而死。葬于长安城外的桐柏。

她唯一生还的曾孙宣帝刘询即位后,追谥卫子夫为思皇后,重新以皇后礼仪安葬她,置园建周卫奉守,在宣帝势力稳固之后又升了陵园规格,守墓人由原来的三百扩充为千人。桐柏即长安城覆盎门外南北大道之东,汉书所写的改葬只是指重新以后礼安葬,并没有改变安葬地点。


刘据(前128年—前91年),又称卫太子。元朔元年(前128年),刘据出生,年近三十始得长子的武帝兴奋异常,即命人为刘据作《皇太子赋》,等于提前昭告天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太子,并将他的母亲卫子夫由夫人立为皇后,并大赦天下。因此刘据既是武帝的长子,也是其唯一的嫡子,武帝此举愈发巩固了刘据的地位。6年之后7岁的刘据被立为太子,他的三个异母弟随后纷纷就国,刘据的太子之位异常稳固。

  在刘据的成长过程中,武帝灌注了特殊的心血。为太子建博望苑,允许他招收门客是武帝的创举,显示了武帝将其视为接班人的迫切心情。但随着太子的长大,却形成了和汉武帝并不一致的政治观,这点让武帝始料不及。刘据性格“仁恕温谨”,但武帝“嫌其材能少”,认为与自己不相似。太子经常劝谏武帝减少跟外族的战事,武帝却说这样做是为了太子将来可以安享太平。

  随着卫皇后年老宠衰以及太子据的长大,武帝对卫皇后和太子的关爱减少,皇后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武帝察觉此事,曾对太子之舅、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说:“太子宽厚待人,是合适的守成之君。我现在帮他把仗打完,正是为了他的将来。”太子宽厚,虽然得到民心支持,但是也令一些主张严刑峻法的官员不满。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就失去了最有力的后援;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的移情别恋。卫子夫皇后的名位虽在,但想见武帝一面却十分困难。从而导致他们父子关系疏远进而生疑,并且太子与武帝在许多问题上不一致,如武帝“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武帝坚持以武力征伐四夷,太子则主张用怀柔之策缓和彼此关系等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江充等人的“不懈努力”寻找甚至不惜散布谣言的情况下,外加武帝晚年愈发残酷多疑,最终发生了征和二年父子相残的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9
有,太子刘据
刘据(前128年—前91年),又称卫太子。元朔元年(前128年),刘据出生,年三十始得长子的武帝兴奋异常,即命东方朔为刘据作《皇太子生赋》,等于提前昭告天下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太子,并将他的母亲卫子夫由夫人立为皇后。因此刘据既是武帝的长子,也是其唯一的嫡子,武帝此举愈发巩固了刘据的地位。6年之后7岁的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刘据起兵反抗后兵败逃亡,而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尽。刘据之孙刘询后来继位,是为汉宣帝。即位后谥刘据曰“戾”(东汉著作《说文》:“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应取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0
有啊,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已生育三女的卫子夫生下了皇长子刘据春三月甲子日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大赦天下。
第3个回答  2018-03-13
有的,当时的卫子夫生有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可惜再后来的巫蛊之祸中,卫子夫和她儿子双双遇难。
第4个回答  2018-03-13
有啊就是之前的太子刘据啊。只不过后面在巫蛊之祸中都被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