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习论语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

如题所述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它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与对立的消解,是一种人人相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圆融完美与生生不已的境界。[1]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动态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是个体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心理和谐的表现一是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等)与主体行为的协调统一;二是人际心理和谐,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人事心理和谐,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对外适应和对内协调是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2]  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是塑造国人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资源。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于维系心理和谐、增进心理健康、促进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  一、《论语》中的“和”   “和”是儒家思想的终极价值目标之一。《礼记·中庸》将“和”界定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话主张人的喜怒哀乐乃至天地自然都要“中”、“和”,才能达到天地人“和”的境界。杨树达进一步指出,“和”不仅指人的喜怒哀乐,凡事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称为“和”,“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4]《论语》中的和谐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立足于政教伦理,重在“人和”,包括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是处理人际关系及一切事务的最佳准则。“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原则,又是达到“和”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中庸”即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行为的尺度,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5]、“温良恭俭让”[6]是孔子待人的中庸,“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是孔子对自然生命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8]是孔子审美的中庸。坚守中庸之道的君子能够悦纳自我和现实,善于自我调节,面对外界各种刺激能够调控好自己的心理体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使内心居于适中状态,保持心理平衡,达到中和境界。  心理和谐是“和”的重要内涵。尽管心理和谐是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内容,《论语》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但其中富含大量心理和谐思想。  二、个体内部心理和谐  个体内部心理和谐是指构成心理内部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各成分之间的协调统一。人的内部心理是否和谐往往取决于个体理智、情感、意志和欲望的矛盾如何解决。  1.正确的自我意识  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具有积极的自我体验是保持心理和谐的重要方法。孔子正是这样的智者,他曾概括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9]孔子提倡,一个人应有良好的自我调控意识和能力,它是达到仁的基本途径。他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心理和谐的人善于驾驭情绪、情感和行为,尽量减少消极心理,面对负性事件能够从容应对,心地坦然。心理不和谐的人容易感情用事,面对负性事件性情焦急,方寸大乱,乃至败坏大事。  2.和谐完整的人格  心理学上的人格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动机、需要、兴趣、信念等稳定而有机的统一体。孔子推崇的理想人格有君子、豪杰、圣贤三种不同层次的人格,主要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不过,《论语》中还是有大量关于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的言论可供我们参考。  一是言行一致。孔子特别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10],了解一个人的方法应是“听其言而观其行”[11]。二是内外和谐。孔子提倡个人内在涵养、知识、思想与外在行为、规范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3]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以心理情感为真正依据,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正如李泽厚所说,孔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塑造人性心理,追求理性与情感不同程度、不同关系、不同比例的交融结合,成为一种“情-理结构”,从耳目愉悦到性爱欢乐,从社交行为到礼制道德,均有这个问题。[14]这种理性与情感的协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和谐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人格和谐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人格独立。孔子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格是否独立。君子 “和而不同”[15]、“周而不比”[16]、“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7],小人则恰恰相反。四是坚定不移。孔子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8]来说明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恒久保持德行。五是正直公正。公正是孔子的人格特征之一,也是孔子所欣赏的高尚人格的重要内涵,包括平等待人、秉公办事和清正廉洁。 三、人际心理和谐  人际心理和谐即个体善于积极、主动、理性化解人际矛盾,达成人际交往的默契和融洽,使自己和他人都得到心灵上的安宁和幸福,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方面。在中国传统的人伦社会里,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孔子的人际观是主和尚通,和而不同。用作处理人际关系准则的“和”,其本义是指用于不同意见或不同个性中谋求一种“执中”或和谐的状态之义,而“同”是指抹杀不同人的个性来谋求单一性的一致之义,因此,只有“和”而不是“同”才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才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0]。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尚和思想,正是中庸思想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在孔子看来,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还需把握好一些原则。  一是尊重。这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它要求平等待人,以礼待人,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结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1]其实就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所提倡的人际交往的心理换位原则。二是诚信。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22]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诚是信的内在心理基础,信是诚的外在体现。三是仁爱。《子路》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23]这里的“仁”德就是人际互动中所应秉承的原则,其外在行为表现就是“恭”、“敬”、“忠”。四是宽容。人际交往中矛盾不可避免,这就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注意调和沟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4]。五是谨慎择友。孔子认为个人的成长受朋友影响极大,与君子交便趋向君子,与小人交便趋向小人。他把交友分成有益和有损两种,认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25]。强调结交朋友要慎重,多交益友、少交损友。  和谐的人际交往还需把握好人际交往艺术。一是要把握分寸,凡事有度,适可而止。对待朋友的错误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26]二是要把握时机。与君子交往要避免“躁”、“隐”、“瞽”等三种过失[27]。三是要因人而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8]  四、人事心理和谐  人事心理和谐,即个体在对待和处理事务时的理智、冷静、适度和乐观。这里的“事”,指个体遇到的和自己所做的、主要属于客观方面的、非人际关系的活动与结果。[29]心理和谐的人除了对良性刺激事件的欢愉之情适之有度外,尤其表现在善于处理遭遇到的负性刺激事件并努力缩短处理过程。当负性事件发生时,个体也会感到痛苦或遗憾,但经过自我调节和他人劝导仍能做到理智并坦然应对。  1.强调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身处礼坏乐崩、颠沛流离的时代,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人的生存发展尤其重要。孔子提倡“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30],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乱世保全自身的做法。可见,孔子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一面,同时也有灵活变通、洁身自好、保全自身的一面。重视“经”与“权”、“常”与“变”的结合,重视个体的灵活性、主动性,不强调一成不变的绝对律令与形式规则,这也是它与后代宋明理学区别之处。  2.贵仁重德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其核心是人生目的。孔子把“仁”、“义”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目标,鼓励个人执着地追求“仁”、“礼”、“义”、“道”,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31],乃至杀身成仁。孔子的人生理想则是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32],他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虽不得其时、屡屡受挫,但其深远影响却延其后世。  生活中能否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贫与富、贵与贱、成与败等人生重大矛盾关系到心理和谐的程度。孔子强调应在把握仁的原则下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各种需要。一方面做到积极乐观,努力争取;另一方面,应虚静淡然,适当超脱,顺其自然而非患得患失,这样才会豁达而不失节制,恬淡而不失执著,从而提高生命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3.强调敬事  “敬事而信”[33],“执事敬”[34],心怀慎重敬畏,积极、主动、理智地处理事情,不为之所奴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事要恪守本分,竭力做好份内之事。做事还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就像孔子教学中注意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5]  五、《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高校是直接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心理基础,同时又制约和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论语》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尚和思想作为其重要内涵演绎为尚和心态,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经过文化的传承延续至今。《论语》中蕴涵的丰富的心理和谐等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下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核心目标  当前我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与深度震荡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角色的转换、利益关系的调整、物质生活的差异难免使人“心为形役”,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甚至身心疾病。心理和谐教育正是以提高个体心理素质,追求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实现真善美的统一为目标的教育,是全面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和谐是其核心目标。学习、吸收和践行《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和现实,坦诚看待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提升身心健康、促进自我成长。可见,《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正在大力营造的心理和谐氛围、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为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  以儒家文化为基底的中国文化是塑造国人心理和行为非常重要的资源。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其“心理和谐”思想体现在具有自然基础的人类生活中,经过儒家弟子的继承、传播,穿越时空,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社会舆论、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为文化—心理结构”,[36]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演变为民族性格中积极进取、实用理性的人生态度,乐群贵和的民族特色,淡泊明志、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谦虚谨慎、诚实守信的道德传统。这些植根于我国文化土壤的本土心理学思想,符合国人的哲学传统和思维习惯,能真正反映中国人心理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对包括心理和谐在内的诸多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既是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根据现实需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体系的需要。  3.《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为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提供了重要途径与方法  从个体角度上讲,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关键和内在动力。自我教育实质上是大学生对自我心理的认识、调节、评价、提高的过程。《论语》中富含个人身心修养的态度和方法,比如笃志而固执、反躬内省、慎独、从善改过、下学上达、推己及人、存心养性等。这无形中也与现代心理学所主张的以人为本、重视个人在身心保健中的主体作用、重视自我调适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孔子主张的这种内省历经传承业已成为中国人日常心理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本土思想家探索人类心灵活动和规律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达成心理和谐的最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修身养性,强调心灵的内观和内求,主张通过人内在的、经常的自省,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调控,通过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个体心灵境界,达到身心适应、心理和谐并获得个人成长和人生幸福。孔子宣讲的“修己以安人”[37]被后代儒家发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认为是起点和基础。孔子所倡导的“仁爱”、“中庸”等伦理道德观念本身就是修养身心的重要方法。  学习也是孔子大力倡导的提升修养、促进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于怎样有效地学习,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提升心理和谐水平,孔子给出了诸多建议。一是“温故而知新”[38]、“学而时习之”[39],强调勤奋好学、开拓思想、时常练习,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40],善于发现、学习和借鉴他人长处。三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1],学与思要有机结合。四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2],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从社会角度上讲,安定有序、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心理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谐程度。社会心理教育是指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等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43]社会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论语》中也包含了如何促进社会心理和谐的途径与方法。如重视环境的作用,提出里仁为美、择不处邻、择善而从,倡导为个人的心理和谐和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需要指出,由于时空转换,《论语》中的许多思想内涵已发生变化,一些观点并非绝对原则,其原有形态也不应照搬套用,这是我们在吸收《论语》思想精髓时需要认真把握的。这是我其他地方复制的,希望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