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题目:世事难料 要求:写事要有波澜800字

如题所述

秋日感怀
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
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是坚持,也是忍耐.
秋风中的花儿

年的秋天来得早,却如二八女子姗姗的莲步轻摇,那绚烂的黄叶依依的不忍坠落,我不知道爬满篱墙的红艳艳的藤蔓植物叫什么,每回行走在这条小路上,都禁不住
观望驻足,我想我的神情一定是喜悦的,在这个被古诗词渲染的萧瑟悲凉的秋天,有这样热情火辣的颜色怎不叫人心潮澎湃呢.仿佛秋风也爱恋着这个季节,柔软而
温情.阳光恰到好处的暖着我裸露的肌肤,整个人不免沉醉起来.于是嗅到了”芳熏百草,色艳群芳,在幽愈馨”的菊的清香.
自陶渊明歌咏过菊花”芳
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贞秀之姿并于东篱种菊之后,菊花便被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引为知己.试想忽然一夜霜满碧瓦,芭蕉不展,荷败
莲萎,红凋绿落,惟有”菊蕊独盈枝”,会是如何的惊喜呢.难怪明代诗人高启在”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的秋天要坐对幽轩赋诗了.这时如果有酒,
有一知己,吟风弄月,把盏赏菊,对面是心爱的人,杏眼桃鳃,柳眉樱唇,素指纤纤,笑靥如春,或者他是长眉俊目,星眸微醉,衣袂飘飘,这场景该是怎样的风情
万千呢.当然最好是繁花落尽之后于一山清水秀天高云淡之处寻菊之意韵,尽享生命乐趣,其中况味非尘俗庸人可体会啊.
苏轼赞誉菊花”轻肌弱骨散幽
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写出了菊花清冶秾艳的姿态,诗人屈原“朝饮秋菊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的将菊做为生命的汁液啜饮而流芳后世,写出了菊的极
致气韵.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点染出菊的婀娜婉转绰约柔姿.古时女子聪慧多情,也以菊喻心,如朱淑真的"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道出了与菊同一的孤标傲世,而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暧昧已是对菊由衷的青睐了.不管怎样,古文人们写
尽了菊花的幽香,风姿,异质,奇态,潇潇洒洒的装点出一个风骨无限的菊的世界.唯有唐黄巢《题菊花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
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和《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白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赋予菊花以重重杀气,令人心有余悸而惶惶
然.我终是一弱质女流,难将菊花看作金盔铁甲.而"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真正想看的是那凌霜而立独立枝头的菊花,好让自己独自走完人生的旅途
吧.
菊花既然有如此多的意味,它的名字也一定是超拔飘逸的,
以花色命名的有:“空谷清泉”,“黄莺出谷”,“玉蟹冰盘”,“绿衣红裳”等等.或以花瓣来辨其形而命名的如:“惊风芙蓉”,“松林挂雪”.也有以花的造
型来命名的如”金线垂珠”,“十丈珠帘”等,还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
“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总之一朵花背后隐藏着人们无数的愿望与志趣,令人遐思不已.
菊花除了可供观赏与浸淫之外,还有许多实用价值.可作药,可酿酒,可制茶,可养生.当今最流行的韩国新新浪漫主义掌门人金河仁更是将菊花演绎成爱情的滋味,浪漫纯粹.
秋风秋雨愁煞人
雁过秋空夜正央
回塘风起是清狂
岁华如箭几多事
秋月秋宵秋日长.
夜已深,人不寐.

外有寥落的几颗星,皎洁的月圆满着,却是凄清,幽冷.明月哪会解人心中的离恨,兀自透过云层将那万点清辉漫散于高处仍蓊郁葱茏的树梢上,远处连绵的山在夜
色下更显得冷峻苍茫,依依的西风不经意的拂过篱笆墙边白日里翠生生的藤萝.已是深夜了,看得见杂草丛中栖息的几点萤火虫,瑟缩着,许是做着一个关于夏季的
梦吧.疏星明灭的夜空,居然飞过一只雁,怕是离群失伴了,徘徊着,盘旋着,偶尔听得一两声尖厉的鸣叫,划破了夜的衣裳,突然急掠过树梢,倏然间消失了踪
影.这时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丝竹声,侧耳细听,却是那般的惆怅清冷,如大理石柱上斑驳的斜纹.是谁家的女子将那锦瑟弹响,低低的告诉我:秋天来了.

天来了,洞庭湖水满溢着秋潮,涨落间淘尽了多少
英雄豪杰.虽说秋风是这样的柔弱无骨,依然吹落了洞庭湖边曾经枝繁叶茂的树木,你听:那坠落黄土的片片树叶回旋激荡的声音是否如刀枪齐鸣万马萧萧?你看:
那伫立水中的长衫少年衣袂飘飘的身影是否如玉树临风悠然从容?可是他的眉宇间为什么会有淡淡的忧愁?是谁美妙的目光装满了他的心房?是谁曼妙的歌声吸引了
他的目光?是一位美丽的山鬼,披着荔戴着萝含着醉吐着笑在不远处翩翩起舞,可是她的嘴角边为什么会有恍惚的哀愁?是谁和谁的爱情让她如此凄艳迷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不经意打开抽屉,我又看到了那截折断的尺子,不禁又想起了几年前的那件事……
那是小学6年级的一次数学期中考试,考试前一天,老师
嘱咐我们:“同学们,这次考试有画图题,大家一定要带好铅笔尺子.”当天晚上,我复习到很晚,没有收拾考试要带的东西.第二天早上,我睁眼一看,都7点
30了!糟了,考试要迟到了!我匆忙穿好衣服,把摊在桌上的铅笔,橡皮等等一股脑地往书包里一赛,就飞奔向了学校.
到了教室,我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掏出来.铅笔,橡皮,钢笔,尺……咦?啊!尺子!我忘带尺子了!完了,离考试就剩5分钟了,怎么办?
我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又在座位周围找来找去,希望能找到一把直尺.可是奇迹到底没有发生,书包里空空的,地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唉,这下惨了,没带尺子,画图题怎么做啊.

师已经拿着卷子进来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我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怎么了?丢东西了吗?”回头一看,不认识.所谓病急乱投医,我虽然觉得
他帮不上什么忙,可还是把忘带尺子的事告诉了他.他沉没了一会,说:“我给你吧.”我正在纳闷,忽然见他把他那把新尺子“啪”的一声折成了两半,把其中一
截递给我,说:“给,拿去用吧.”
我接过那半截尺子,一股感激之情从心底升起,可我还没来的及说什么,铃声就响了,开始考试了,我只好转过身,开始聚精会神地答题,用那截断尺仔细地画着图……

声再一次响起了,考试结束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我转过身,想向他道谢,可是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好像明白我的心思,笑了笑,说:“不用谢,互相帮助是
应该的嘛,那截尺子就送给你了.”说完,他就拿起东西走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尺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可是我仍然记得很清楚,它还将继续留在我心里.它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我也会把这种真情继续传播下去,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真情,并把它传下去.
现在,我在离奶奶很远的城市生活,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前几天打电话,谈话里全是她担心、关爱我的话语.想到奶奶苍老的面孔,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从我呱呱坠地、快乐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奶奶就是最疼爱我的人了.那种疼爱,是大海滔滔不绝的水,是太阳永不停息的热,是在我的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正因为这样,我也十分爱奶奶.

时侯,我经常与奶奶玩耍,累了,就扑进奶奶的怀抱,听奶奶讲故事,慢慢地便进入了梦乡,那时的我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在我生病时,
奶奶焦急地背着我去医院挂号;跟奶奶一句一句地学说家乡童谣,再学说给姥姥姥爷听,逗得大家乐不可支;夜晚奶奶困倦了,我却缠着她讲她小时侯有趣的事
情…….这些景象时常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却.
记得有一次是奶奶的生日,我亲手做了一张精致的贺卡想送给她,给她一个惊喜.放学回来后,我一进门
便嚷着叫着要给她看一样好东西,奶奶端着两支和面的手一叠声答应着,眯着眼、侧着头听清我说的话后,笑眯眯地说:“奶奶给咱做面条子哩,吃完饭咱坐下一块
看!”我一听,当时就像皮球泄了气,只好看着笑呵呵的奶奶进厨房继续忙她的活儿去了.一吃完饭,我急忙把准备好的礼物亮出来,奶奶知道是送给她的生日礼
物,脸上的皱纹像开着的菊花瓣,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我孙女儿给我送生日礼物了,我孙女儿知道孝敬奶奶了,我孙女儿长大了,”望着奶奶两鬓的白发和满
足的笑脸,我下午的懊恼情绪早被抛到九宵云外了,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幸福和惬意.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中学,突然感到奶奶变得很唠叨了.一
次放学后,我拿着没考好的试卷心情糟糕地回到家里.奶奶看见我不高兴,便关切地问:“这是咋了?今天不高兴了?怎么不说话呀?在学校要好好上课,咱现在要
好好学习,别像奶奶一样落个睁眼瞎.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吧,奶奶给你做饭,你想吃啥奶奶给你做呀,你想吃啥,我……”,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叫:“奶奶你
别说了,烦死了!”说完,拿起书包跑进房间,使劲关上门.过了一会儿,只听门外“啪”地一声,好象什么被摔碎了.我开门一看,地上是一只摔碎的碗,奶奶正
一边收拾,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人老了,不中用了,碗都拿不住了.”看到奶奶为了我生活不停操劳,我为自己刚才的情绪感到羞愧和自责.
现在,我在离奶奶很远的城市生活,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前几天打电话,谈话里全是她担心、关爱我的话语.想到奶奶苍老的面孔,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