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南美景作文600字

如题所述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https://liuxue.87dh.com/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理概念,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以和为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古时候,很多古人都想醉梦江南可见江南在古时...
  (篇1)
  一、教材分析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四、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3、识字教学:教师出示学生字卡片,学学生认读,教师带读。去掉拼音读;识字游戏:中大奖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牢牢掌握了诗歌里的学生字,这次老教师要加大难度了,同学们观察老教师黑板上出示的这首诗,和咱们课本上的诗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篇2)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习方法。教材分析:
  杜牧的《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作者通过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
  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杜牧及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春天风景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2、
  3、请学生说。(2—3名学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出示: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4、生齐读。
  3、引出诗题: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杜牧的脚步,一步一景,去感受他笔下别样的江南美景。
  4、板书课题:江南春(生书空),学生齐读,从这个题目中知道什么?
  5、解题: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字可以对照生字表,注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师过渡:谁来给大家读读,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
  3、检查学习效果:出示整首诗
  (1)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齐读。
  (2)课件演示出示“旗”,生说说注意的地方,演示笔顺,师范写,生描红。师:生字我们会写了,字音我们也读准确了。配上音乐再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进行比较,评价,读得不好的再读。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轻重、延长、停顿)
  2(4)老师引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师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平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你有什么高招吗?(生:词义,句义,查背景??)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1、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或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再读要求: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打“?”。(动笔写一写、记一记)3、生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4、(反馈)学生交流。
  抓住:“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等词,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师过渡: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其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文结合,诗意也就了然于胸。
  (一)学习第一行
  1)、指名回答:
  抓住“莺啼”“绿映红”,理解“千里”所描绘的范围之广。
  2)、师出示画面,引读第一句:在广阔的江南水乡,处处是莺歌燕舞,处处是桃红柳绿,处处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看到此景,你会不禁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你会吟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指2—3名学生),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3)、师引读:作者杜牧和我们一样,也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不禁吟诵起来:(——千里莺啼绿映红)。
  过渡:千里江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绿意盎然的春景,还有人们临水而居的那一番惬意!从哪一行诗里读懂的?
  2、学习第二行
  1)、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2)指名说。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
  34)、课件出示图片,师引读:置身于这依山临水、酒旗迎风招展的江南小镇,你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你也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此清幽雅致的小镇,诗人更是诗兴大发,吟道:(——水村山郭酒旗风)
  5)、过渡:江南的春日别有一番风味儿,极目远眺,我们看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写的内容吗?同座位交流。
  指名说。
  (二)后两行
  1、师:提问,诗歌的前两行写的是什么?(板书:江南美景)
  诗歌的后两行又写了什么呢?
  2、要了解这些,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南朝和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总结)介绍背景资料:
  (1)(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他的诗或忧虑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忧国忧民)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3、如果你是诗人杜牧,你会对当时唐朝的皇帝说什么?(生:希望建寺院保佑江山是不可能的;南朝早都灭亡了,我们唐朝还仿效他们,早晚也会灭亡;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速大唐王朝的灭亡??)
  4、是呀,所以当诗人看着烟雨朦朦中南朝遗留下来的座座寺庙,内心不禁担忧起来:(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5、诗人在担忧什么?(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
  (斗转星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板书:烟雨楼台)。
  6、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中的美,也读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8、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9、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1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师: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古诗学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喜爱,与作者一同去欣赏吧。
  2、播放视频。(欣赏吟唱)
  3、在古代,很多诗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吟吟唱唱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4、我们也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唱吧,(生同座位练唱)。
  5、指名唱,小老师领唱。
  五、拓展链接,温故知新
  1、(游戏)出示诗意,寻找诗句。(男生、女生分别读诗意、诗句。齐读,背诵。)(巩固理解基础上,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师:同学们已经把这美好的江南春光深深地揉进我们的记忆里了。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古诗,在课下我们也要学习古诗,这就要我们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师生小结古诗学习方法: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再读古诗:明意悟情。3)、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3、学法迁移。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会的方法课下学习更多的古诗。
  六、作业:
  1、默写《江南春》。
  2、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烟雨楼台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希望以上的答复能对您的留学申请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更详细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协助,我强烈推荐您访问我们的留学官方网站 https://liuxue.87dh.com/ ,在那里您可以找到更多专业的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资料以及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祝您留学申请顺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