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描写冬天的古诗

如题所述

1. 《江雪》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在千山万岭之间,鸟儿不再飞翔,人类的踪迹也已消失。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垂钓于寒冷的江雪之中。
2. 《雪梅·其一》 宋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与雪花竞相绽放,争夺春天的气息,彼此都不肯认输。诗人难以抉择,难以用笔墨评判。梅花虽白,但雪更为纯净;雪虽洁白,却输给了梅花的芬芳。
3. 《青松》 现代 ·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雪花覆盖在青松之上,但这青松依旧挺拔而直立。若要真正了解青松的高洁,唯有等到雪花融化之后。
4. 《终南望余雪》 唐 ·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远望终南山,北面的山岭美丽,皑皑白雪仿佛漂浮在云端。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而长安城内却因雪而增加了几分寒意。
5. 《夜雪》 唐 ·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夜间惊觉,枕被已感寒冷,起床查看,窗户透出雪光。深夜方知雪下得厚重,不时听到雪压断竹枝的声音。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折断,胡地的八月便已雪花飞舞。突然间,仿佛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不暖,锦被也显得单薄。将军的角弓难以拉开,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穿上。广阔的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中军帐中设宴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助兴。纷纷扬扬的暮雪下到辕门,风扯着红旗,却冻得不能翻卷。轮台东门外送别您归京去,您离去时,天山路上一片雪白。山路曲折回旋,已看不见您,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7.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 ·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色深沉,雁群高飞,单于趁夜色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8. 《观猎》 唐 ·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强风中角弓鸣响,将军在渭城狩猎。枯草中,鹰眼敏锐,雪后路面上,马蹄轻盈。忽然间穿过新丰市,返回细柳营。回首远望狩猎之处,千里之外,暮云笼罩,原野归于平静。
9. 《稚子弄冰》 宋 ·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小孩子们早晨从金属盆中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铮来敲击。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10. 《对雪》 唐 ·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译文:雪花六角形飞舞着进入门户,坐着观看青竹变成洁白的琼枝。现在正好登上高楼远望,因为大雪覆盖了人间的险恶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