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哪个学校好就业?

如题所述

你好,石家庄铁道大学非常不错,就业率达到96%,可以参考!

  多年来,石家庄铁道学院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旧达到了96.5%,在这些就业的学生中,去国有企业的约占73.5%,去其他中小企业、学校、银行等企事业单位的约占22%,灵活就业的学生仅为4.5%。2010届学生步入大四还不到3个月,日前已有54%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而且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大会上,该校又一次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众多高校面对学生就业纷纷喊“难”的时候,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旧保持在96%以上,足以说明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成效。该校为何保持如此高的就业率?近日笔者走进了石家庄铁道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为当时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2000年划转为河北省,成为我省重点骨干大学。

    “高校办学要适应社会需求,学生思想教育要立足基层成才,要把学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对如此高的就业率,该校党委书记、院长王岳森一语道破天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没有市场,再完美的产品也得压“箱底”,“怀才”不遇中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工厂产品如此,高校学生培养也是如此,社会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标和导航仪。

    在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铁道信号方向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已全部与用人单位签约,而且学生还有一定的选择空间。铁道信号方向是该校近几年新增的专业之一。2002年前后,一向紧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开始变得理性。面对这一前兆,结合高速铁路大发展这一国情,学校果断地做出调整,计算机专业增设铁道信号相关课程,结果毕业生被“高价”抢聘一空。不仅如此,当时很多其他专业仅仅是选修了铁道信号课程的学生,都成了用人单位的“红人”。但是学校并没有因此停止改革的脚步,而是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展深入的调查。2004年,学校再次做出专业调整,将铁道信号方向划转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名下,增加了电子知识的毕业生更是如虎添翼,供不应求。

    近10年来,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这个大“晴雨表”,该校先后新增和调整专业方向30余个,构建了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材施教培养体系,该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面对当前新的就业形势,学校再次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遴选出一批主专业课程进行重点资助建设。目前该校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3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转制河北以来,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0余项。

    围绕着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不断密切与董事单位之间的关系。双方由最初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调整、课程安排等拓展到科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培训等各个层面,董事单位也由最早的30多家发展为今天以铁路行业为核心的局级大型国有企业70多家。这些董事单位不仅成为学校办学的“智囊团”,也成为吸收毕业生的“大户”。

    为了缩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推出了“3+1+1”、“3+1”、“2+2”等“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与“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和“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了“茅以升班”和“詹天佑班”。为了规避因受人才培养周期影响所产生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问题,2008年,学校在材料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进行了按专业大类招生的试点改革。

    以“基层成才,艰苦创业”为核心,加强日常思想教育,育志在四方人

    “我们喜欢铁道学院的学生,不仅是因为其知识技术过硬,更是因为该校的学生能吃苦、留得住,现在太缺乏这样的人才了。”北京铁路局人力资源部领导的看法也是众多用人单位的共识。据统计,在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占到三成以上。面对高寒、缺氧,该校毕业生喊出了“氧气缺,人气不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口号,守在艰苦的岗位上,为国家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苦”可并不白吃,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项目部指挥长郭衍敬、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常务副指挥长王守慧、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施工总经理刘程彦……这些毕业于铁道学院的技术精英都是从施工一线做起,在艰苦奋斗中成才。不仅如此,该校还培养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李东东、原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左建昌、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余海岁,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等等。据统计,该校仅1982年以后毕业的学生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的就超过了160人。

    “众多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校友的典型事例,对在校生就业有着现实的价值导向功能。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基层成才、艰苦成才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成长路径越来越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撑。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只有到基层去才更容易施展自己的才能,干出一番事业。”王岳森说。

    建校近60年来,“艰苦创业,基层成才”已成为学校的“传家宝”。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把这一精神贯穿到“三观”教育和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日常生活中,优秀校友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学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老一辈领袖浓浓的爱国情怀与艰苦创业精神感染着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基层急需人才的现状召唤着学生;专业实习中,火热的施工一线激励着学生。“艰苦创业,基层成才”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在长期思想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导向,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就业时的价值判断标准。“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基层成才之路”,也就成为广大毕业生就业的自觉行动。

    “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都奔赴到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等施工建设一线。近三年来,我校毕业生自愿到艰苦的施工企业一线工作的人数每年都保持在就业总数的70%以上。”该校学生处处长高晓峰介绍。

    “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已成为学校保持学生高就业率的“法宝”,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则是另一个“法宝”。

    “能干,肯干,实干”,这是用人单位青睐该校毕业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衣成林是该校2009届毕业生,到中建六局还不到一年,就开始参与到位于天津新港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立转式海河口开启桥主桥部分建设的技术工作中。多年来,学校将创业实践活动与科技竞赛有效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该校占地14万平方米的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是全校多数专业学生开展工程训练与创新训练的实践教学平台,也是学生进行前期创业产品研发和实训的基地。实训内容涵盖了工业认识实习、工业基础实习、工程技术训练和创新训练等四个层次,实训项目21个,日接待学生400多人。与此同时,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科技节活动,举办结构设计与制作、机械创新设计、电子电路设计、flash设计、物流设计等20余项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反复的动手与实践,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近5年来,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该校2个项目获奖,11个创业项目分获得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15名同学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先后有120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一、二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该校成绩显著,总评分居参赛高校第五名。

    创新就业机制,多种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构建全员促就业的良好氛围

    铁道学院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绝不是偶然,该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作为全国4所院校之一,在全国就业工作视频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凡是对学生有益的,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我们都竭尽全力的去做。”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范千文的话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多年来,学校一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校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各有关部门一把手参与,不断创新就业市场机制,多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学校不断发挥董事单位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每年董事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数量约占总毕业生数的45%以上。此外,借助优势专业学科的引力磁吸作用,学校大力吸收一些地方行业性企业和非铁路建设运营企业到学校进行校园招聘,形成第二梯队的就业市场格局。在完善董事会机制的基础上,学校先后与中建集团、中煤集团、中水集团、中交集团、神华集团、天津市政、首都钢铁、长城汽车、各类矿山、港口码头等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每年在组织春秋两季招聘会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学校又推出了“周末职场”招聘日,保持了校园招聘活动的经常化。

    针对小部分就业困难的学生,学校健全就业帮扶体制,实施个性化就业援助。通过建立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重点推荐、个性化的就业技能指导和主动干预等手段,帮助学生就业。力学系的老师到葛洲坝集团进行调研走访,成功促成21名2009届毕业生与该公司签约,在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招聘已满的基础上,机械分院又成功推荐11名毕业生。

    如今,在石家庄铁道学院,就业不仅是学生部门的事,也是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事。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专业教师,人人都在关心学生就业工作。学校不仅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就业信息网站,还成立了校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院(系)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同时不断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和激励机制。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校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7
军兴,计算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