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旷达的诗词

如题所述

苏轼旷达的诗词如下:

1、《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经过渑池时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和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苏轼看来,人生就像是一个漫长的旅途。人生一世,走到这里,又行到那里,总会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它们就像什么呢?就像飞鸿偶然在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2、《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一生交友遍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一两个知心的朋友。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苏轼喜欢热闹、待人以诚、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自身强大的性格魅力。他用自己的旷达扭转了各种人生困局,也抚慰了无数人心。

3、《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生老病死,人之常理。可是,谁又能坦然面对它们呢?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原因就在这里。临近迟暮之年,回首一生功业的时候,一向旷达的苏轼会怎样评价自己呢?这首诗给出了很好的回答:“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将人生低谷看成是最美回忆,这份旷达谁人能及!

4、《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古代,岭南一直都是蛮荒之地,加之瘴气迷漫,有罪之人被流放此地后基本等于陷入绝境,很难有生还可能。可苏轼就是苏轼,永远都是那么旷达乐观。他不仅活了下来,还在泥泞中开出了花。为了荔枝,他甚至愿意常作岭南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