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万隆(1940年-),男,汉族,河南漯河人,被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是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是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现任双汇集团董事长,世界肉类协会理事,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先后荣获漯河市特等功臣、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工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商业企业家、中国肉类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

2013年11月,美国《时代》选出全球十三食神,双汇掌门万隆成唯一上榜华裔。

2014年,万隆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2018年10月24日,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万隆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省漯河市 出生日期 :1940年 职业 :经济师、双汇集团董事长 主要成就 :中国肉类工业教父,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人物经历,外界评价,经典语录,个人荣誉,

人物经历

1940年4月,万隆出生于漯河。1960年,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铁道兵,入伍5年后,1968年万隆复员,去到双汇集团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曾任办公室办事员、副主任、主任,副厂长。1984年年中,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漯河肉联厂实行改制,万隆经民主选举担任厂长,成为漯河肉联厂首位民选厂长。上台之后,因为公司里很多人都是外行,有各种背景,一天到晚不愿意干累活,还唠唠叨叨,不换掉没法干任何事。万隆重新“组阁”,把所有副厂长都换掉了。 双汇集团 上任第二年,他搞议价猪收购,每斤猪价格比统购价上浮三分钱,还把广告贴在四周城镇,这一下把远近猪源都吸引来了,肉联厂人欢猪叫。省里传来讯息,说他私抬物价,搞乱了市场,让他本人去省里汇报。 他先汇报成绩:每年8月份都是生产淡季,工厂停产,工人放假,光工资和各项费用开支就十八九万,而搞议价猪收购之后,这一年8月企业净盈利两万。 1985年冬天,中央宣布价格改革,物价随之上涨。当地某管理部门给肉联厂下达通知,计画储备1500吨猪肉,不经批准,一吨也不能调出。意图是囤积白条猪,春节时抛出卖个高价。但万隆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果不能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万隆表面上没有反抗,猪肉塞满了冷库时,恰好气温骤升。他礼貌地将主管领导请来“视察存储任务完成情况”。外面阳光普照,里面猪肉堆积如山,领导也发现,这样下去不到春节猪肉就会变质,主动提出尽快把猪肉处理掉。只用四天就把1000吨冻肉送到客户手中,春节之后,生猪价格果然大跌。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 在漯河当地,万隆被看成是一个 “能耐人”。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在河南十大肉联厂中排名倒数第一,固定资产468万元,财务入不敷出,工厂濒临倒闭。自万隆担任厂长以来,万隆就决定大干一场,他力排众议,决定 “砸锅卖铁”,咬牙上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火腿肠生产线。 国内卖猪难时,他又壮著胆子投资分割肉车间,获得出口资格,接下了出口苏联的分割肉订单。苏联解体后,企业失去出口市场,万隆焦虑不已。有一次他在火车上,看见对面旅客吃火腿肠,那时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回到工厂后他就要上马这个项目。该项目投资高达1600万,等于押上几年来的身家,而且国内已有春都、双鸽等品牌,万隆从日本、德国、瑞士、丹麦、奥地利买来世界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并把质检员的权力提高到了厂长之上,“我从不小打小闹。”万隆说。1992年“双汇”火腿肠订货现场,当场签了8000吨订货契约。 万隆 他上任以来,勇于改革,敬业诚信,带领全体双汇人使一个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国营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年产销售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一些媒体称他“中国屠夫长”、“肉类工业的教父”、“肉类品牌创始人”。 1999年,他又提出销售冷鲜肉,改变中国生鲜肉类没有品牌的历史。 2012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在讨论会上发言说,2012年继续向前推进双汇集团重组工作。重组以后集团公司产业分得很清楚了,上市公司做肉食加工这一块,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承担起重任。集团公司就成了一个控股公司,做肉食以外的事情。上市场公司搞专业化,集团公司搞多元化。另外我们还搞了一个跨国公司,搞国际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融资渠道,组建海外公司,实现大外贸、大流通、大市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 万隆董事长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双汇集团要进行三个转变:第一个,过去我们的产品是高中低全覆盖,要向中高档转变;第二个,过去我们是速度效益型,要向安全规模型转变;第三个,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的大公司发展,要走出去,向外发展。中国企业要创造世界名牌。 2011年,3月15日,双汇被曝光“瘦肉精”事件,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在遭遇上述事件的负面影响后,万隆及时做出每年花费超2亿元,进行一系列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改革的决定,包括对进入双汇的每头生猪进行严苛的检测。 2011年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大会”,董事长万隆在会上向消费者致歉,中高层、各地经销商以及相关各方到场,但无消费者代表出席。现场气氛火爆,有经销商甚至喊出了“万总万岁、双汇万岁”的口号。

外界评价

以前的万隆以铁的纪律和“六亲不认”而闻名,他担任厂长以后,为扭转厂纪不严、纪律涣散的状况,制订严格制度,公平“执法”,对于偷盗企业财物者一律开除,甚至一根火腿肠。而且曾经迅速果断的把一位市领导的亲属开除,连讲情的机会都不给,这位领导称他“头发少、头皮硬”。 万隆 万隆一生富有传奇,历经风雨,曾为50吨出口指标东奔西走、曾为了几十万元的贷款,冒着风雪、蹲行长家门口等到半夜。尤其是每逢企业面临存亡之际,总是指挥若定,上任之初,不怕威胁大胆改革,1991年他力排众议上马肉制品生产线,1999年他又提出销售冷鲜肉,改变中国生鲜肉类没有品牌的历史。曾两度更换行销副总,而每次更换之后,企业产销都大幅增长。创业成功后,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帮助:为下岗职工,社会无业青年,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万隆一生充满著永不满足,媒体称万隆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拼。企业销售几千万元时,有人问他什么时间可休息一下,他回答:什么时候到了一亿产销,什么时间休息,可到了一个亿,他又说十亿,到了500多亿,他的目标却成为千亿。 万隆一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爱好,吸菸、喝酒、打牌、跳舞等统统不沾,一日三餐均在公司。偶尔陪客人时也喝一点红酒、黄酒之类。当记者问他,您最喜欢做什么事,他说:杀猪,把猪杀好。

经典语录

只要社会需要,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参与社会捐赠 ”,双汇集团万隆董事长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也是双汇集团对社会的承诺,只要社会需要,双汇会一如既往。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

个人荣誉

万隆曾先后荣获漯河市特等功臣、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食品工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商业企业家、中国肉类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2013年11月7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全球评出十三位“食神”,双汇国际董事局主席、双汇集团董事长、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这位被誉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的重量级人物,成为唯一上榜华裔企业家,名列第八位。 据悉,《时代》杂志发起的这次全球“食神”评选,旨在表扬他们给现代的饮食和人们对饮食的想法带来最深刻的影响。上榜人士包括名厨、食评家、官员、食物哲学家、商人、农人等。名列榜首的是有巴黎餐饮界“造星者”之称的食评家彼得里尼—世界三大名厨之一。与万隆一起入选全球十三强的还有:圣城厨房大师奥托伦吉、藜麦之王努涅斯、印度奶业的推动者帕特、全球闻名的优秀厨师阿塔拉等在全球餐饮领域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