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朝篡位的人那么多,为何后人对司马家族评价很低?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我国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封建王朝制度的国家,经过战争、派系的内斗,王朝的改朝换代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有些是帝位按正常流程继承的,这可以是说是名正言顺的登基。但是也是有着很多人,是靠着各种计谋过着兵变夺得的皇位,虽然不光彩,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满意的。

说起夺到皇位,我想大家应该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也是让当时的秦王顺利的淘汰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从此也是开始了他的天可汗时代。虽然唐太宗的继位不是名正言顺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唐太宗也的的确确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富强,政治清明,经济也是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因为唐太宗的仁政,百姓们的负担也是大大地降低了,他也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可以说后人们对待唐太宗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但是不是谁都能像唐太宗一样得到后人的好评的,就如同我们今天要说的司马家族,同样是依靠着手段得到的皇位,司马家可以说是受到了大家的抵制,而且世人对司马家也是纷纷鄙视不已,那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就要说一说当时的时代背景了,东汉末年的时候,汉朝已不再是那个令周边国家闻风丧胆的大汉朝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已经完全处于了混乱的状态,皇帝懦弱朝纲混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各路诸侯四起,虽说仍有汉朝之名,但是已经离分崩离析不远了。而且内有十常侍掌握大权,朝野已经变得混乱不堪,外有各路诸侯虎视眈眈,都想对权势有着更深一步地掌握。

而且天公不作美,在民间又是出现了瘟疫等,百姓们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黄巾起义又爆发了,那时候的汉朝经历了这种大变,已经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董卓也是找到了机会,汉献帝刘协昏庸无能,董卓进京又是使当时的事态雪上加霜。但所谓时势造英雄,二十四路诸侯汹涌而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曹操也是从中脱颖而出,通过起兵也是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不得不说的是,曹操的确是一位枭雄,虽然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受到了天下人的诟病,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因为如此,曹操的势力也是迅速得到了增强,但是曹操也是为自己的这种做法背上了“汉贼”的骂名。但是成大事者就要不拘小节,曹操也的确是成为了当时的霸主之一。

后来到了三国鼎立时期,孙刘两家联合起来才能与曹操抗衡,从这也能看出来曹操的势力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他也是最有可能统一三国的人。可惜的是,曹操只做到了魏王就撒手人世了,但是他的儿子曹丕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公元220年10月,因为大势已成,加上百官们的上书,汉献帝刘协也是被迫退位。

曹丕虽然进行了“三让”但是他的内心里是十分渴望登上帝位的,最终曹丕称帝,魏国成立了,东汉也是结束了它的光辉历史。但是好戏这才刚刚开始,司马懿服侍了曹魏三代人,他的隐忍可以说是令人佩服。因为曹氏家族的历代皇帝都非常短命,慢慢掌握了大权的司马懿已经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他只差一个适合出手的机会。

终于在熬死了曹魏的三代帝王后,司马懿也是等到了高平陵之变。经过此次谋权篡位司马懿也是终于完成了他的大志。司马家族成功上位了,并且也是在后来开辟了晋朝。但是,你知道吗,与其他人的谋权篡位不同,司马氏的这个做法,也是受到了后人们的鄙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要知道,在夺得皇位的过程中必然是要流血的,但是司马家族为了上位可谓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他们造成的杀戮也是有些过分了。就在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为了斩草除根,司马懿也是将曹爽的家族自己和他有关联的人都给杀光了。但是这还不算完,司马懿做起事来可是心狠手辣的。

为了防止还有反对他的人,在杀了曹爽之后,他又把屠刀给对准了司空王陵,而且都是进行灭族,无论是妇女还是儿童他都没有放过。他也是对朝廷进行了大清洗,颇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整个朝堂,几乎有一半的朝臣都被司马懿给杀了。而且杀戮还没有停止,曹魏家族的人自然也是受到了司马懿的迫害。

在司马家族走向皇权的道路中,杀戮是一直没有停止的。但这只能算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想大家之所以对司马家族有着诟病,还与后来出现的五胡乱华有着关系。在司马氏夺得了皇权后建立了晋朝,但是如果他的能把天下治理得有声有色我想大家也不会如此鄙视他们。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仅造成了众多的杀戮,就连国家的治理也是弄得一团糟。

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夺得政权不容易吧,为了使政权被牢固的通知在司马家族手里,晋朝便开始了大肆的封王,这一下子藩王就多了许多。想一想汉武帝时期发布的推恩令,不就是为了保护皇权吗?封王一多,国家必生内乱。事实也是证明了的确如此,在西晋后期也是爆发了八王之乱。

这一下子就给那些游牧民族带来了可乘之机,也就有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在五胡乱华期间,汉族也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可以说那段时期已经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司马氏给予鄙视的原因了,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是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令人痛惜。

结语:回想一下,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这是每一个统治者的最高理想,可是到了司马氏的晋朝,带到的却是杀戮和灾难,这也是为何大家对于司马氏篡位予以否定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4

一般被人所不齿,都有得位不正的原因,比如曹操也曾被人说成是“贼”,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未登上皇帝宝座,都被众人所诟病,更何况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

在古代有“窃国者皆为贼”的说法,不是正大光明得来的东西,当然会被后人所不齿了。

在曹操尚在时,司马懿是不敢动其分毫的,可是在曹操去世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手段不正当

皇帝宝座是大家都垂涎的事情,因为拥有了它,就可以杀伐决断,那锦绣河山,美女珍宝都任由其挑选。

因为这个位置能带来很多好处,所以也有很多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争夺这个位置。

古往今来的帝王夺位,除了发动起义、政变的血腥之途外,就是阴谋篡位了,权臣利用手中大权,欺负主幼,然后从皇帝手上接过权柄,代皇帝行使权力。

曹操也曾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但是他未敢称帝,一直以臣相居之。

而司马懿家族却把这些繁琐的过程给去掉了,直接登上了皇位。

三国中,曹氏家族的力量是最为强悍的,不仅仅是曹操厉害,就连他的后代子孙也个个出类拔萃。

在曹操之后,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魏国自此雄踞北方,成为一方霸主。

江山是打下了,可惜曹魏的接班人命都不够硬,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都早早驾鹤西去,这就给了司马懿了机会,谁叫这些人都活不过他呢?

所以有一句话讲得挺有道理的,只要不死总会出头。

魏王曹叡是一个短命皇帝,死前连一个能继承大统的“苗”都没有留下,无奈之下,他只能扶持自己的养子曹芳登基。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快重复历史上那种“主幼国疑”的状态了,曹叡驾鹤西游之前留下了两位顾命大臣,分别是司马懿和曹爽。

两虎相争可以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了,司马懿老奸巨猾,肯定不会正面去刚,他像一个具有经验的猎手,在慢慢地寻找机会,一个时刻处心积虑的人,总会找到破绽,终于在曹爽携天子去高平陵祭拜之际,他发动兵变,控制住了洛阳城。

占领了洛阳,司马懿就诱杀了曹爽,本来事先说好不杀他的,可是当曹爽交出兵权时,司马懿不但杀了他,还诛杀了他的家人,也正因为司马懿出尔反尔的态度,让后世对他多有诟病。

司马家族的内斗,让整个朝廷混乱

把江山抢来之后,如果好好经营,自然不会有人多说什么,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得位不正,可是他善于经营国家,开创了“贞观之治”,对贤臣更是礼遇有加,所有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极高。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如果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一定会让人们称赞,能迎来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谁做君王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

可司马炎偏偏没有把那种励精图治的典范做到底,后期的司马炎与前期就完全不同了,不但沉迷享乐,还变得昏庸起来。

他最为昏庸的地方就是立了“傻”儿子司马衷,以至于在司马衷称帝以后,爆发了“八王之乱”。

那是一场噩梦般的乱政,百姓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司马家族建立西晋后,让民生问题更加艰难,还不如曹魏集团,所以人们对司马家族也是颇有微词的。

对待反对者的态度太过狠

辣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莫不是以宽弘的态度得到大家的支持。

比如李世民在夺得天下后,重用魏征等人,这也让他在支持度上获得了好感。

在争夺天下时,遇到反对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曹爽和司马懿不合,诛杀他,也许合情合理,但是连他的家小都不放过,确实狠辣过头了。

历代夺权者,对于有名气,又愿意归顺之人还是很宽容的,可是司马懿对待反对者,没有一点宽待。

有一句话说得好,“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当看到曹爽的结局时,很多人就会时刻联想起自己,所以司马懿的暴虐只能引起更大的反感。



不仅仅是司马懿如此,他的后代子孙中就没有一个像样的继承者,以至于后来让天下跟着“陪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