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喜欢赶集,赶集的日期有何规律呢?

如题所述

农村为何非要隔几天一次赶集,难道不能天天赶集吗?看完涨知识!

很高兴来为大家分析这个问题,小编打小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农村赶集,那时候穷,为了能攒上点钱去集市上吃碗米粉,下完课就和小伙伴们去柑橘园里捡知了猴的壳来卖。

去集市上吃米粉,肯定要等着赶集日才去,并不是说平常没有的卖,就是图个热闹,农村集市上特别热闹,不仅人多,最主要的是会有一些外地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吸引我们,小编记得,一个贩卖鞋子胶水的小贩,他尽情叫卖的同时,还给农民们展示着他的产品,而旁边一铁链拴着的大石头,就是这个胶水固定的,类似奇怪的展示方式在赶集上特别多,所以小时候特别喜欢去赶集。

赶集并不是天天有的,也什么农民要隔三差五的去?不能天天赶集?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从下面几点来给你解析:

一、农村购买力低,如果不隔开几天,很难形成有效的交易

制约农村赶集日的出现,最为主要的就是农村购买力,也许这半个月,农民只有一次能够去集市上交换农产品的机会,如果还找不对时间,就很难形成有效的交易。

其实不仅仅是农村有赶集日,城里一些社区或者大一点的小区周边,也有“赶圩”一说,唯一不同的是城里的一般选择在周末,也是为了迎合上班族的时间,农民没有周末,也就不需要把赶集日定在周末了。

二、固定的赶集日,农民交换农产品更公平

赶集其实早在汉朝初期就开始萌芽,当时人们去集市上交易是没有时间固定的,长期以往会出现一些好的农产品遇不上真正需要的人,这就会导致,自己辛苦种出来或者捣鼓出来的优质农产品,运气差一点就总卖不上好价钱,而需要的人又可能花了钱还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所以很不公平。为此,

汉朝初期的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二五八或者三六九为农民交易的固定日子,这就是赶集的前身,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

三、赶集日的出现,更利于小贩的生存

农村集市上很多日用品都很新潮,这些人往往是流动的个体户,他们喜欢去城里寻找一些适合农民的物品,以薄利多销的方式,销售给农民,有了赶集日,他们能明确自己今天应该在哪里,让自己的商品最大限度的每天都保证接触到一定量的农民群体。

两者其实也是共赢的,小贩为了方便自己,会迎合农村赶集日,如果农村没有赶集日,也会因为这些小贩到来具有固定有规律的时间,形成规律的赶集日,农民也会通过固定的赶集日,从这些小贩这里购买到新潮适合自己的商品。

总结:农村赶集是农村的一大特色,农村赶集不仅具有隔三差五固定的时间特点,也有“赶”的特点,就是时间快,通常半天就散集了,极大的减少了占用农民耕地时间,赶集符合农村发展规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继续延续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3

农村赶集,在369或247中品味平淡之美。杨大侠杨科透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