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急需。。。。。。。

试借助非对称信息效用原理,分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塔便车”现象。例如, 试分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要理解搭便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公共物品指的是一经产生全体社会成员便可以无偿共享的物品。公共物品十分常见,比如,在现代社会中,国防、不付费公路、社会福利、公共教育、法律和民主都是常见的公共物品。而社会上的大部分物品都不是公共物品,比如,在商厦里看到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除非偷抢,不付钱
就不能获取。虽然社会多数物品不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却是我们整个社会和文明得以存在的关键。比如,国防这一公共物品,如果没有,侵略者想打就打进来,整个国家势必灭亡。公共物品问题和与之相应的搭便车理论在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运动和革命的目标,如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主自由、男
女平等、提高工作待遇、环境保护,等等,都是公共物品。
奥尔森搭便车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公共物品一旦存在,每个社会成员不管是否对这一物品的产生做过贡献,都能享受这一物品所带来的好处。公共物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中国俗语所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困境。由于存在以下机制,奥尔森认为搭便车困境会随着一个群体中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1. 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个体在获取公共物品后能从中取得的好处会减少。2. 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中每个个体在一个集体行动中能做出的相对贡献减少(如果只有两个人时你能提供1P2 的贡献的话,在一个100 人的群体中你只能提供1P100 的贡献) 。这样,因参与集体行动而产生的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等就会降
低。3. 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群体内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监督的可能性会降低。也就是说,在大群体内,一个人是否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往往无人知道。4. 当群体成员数量增加时,把该群体成员组织起来参加一个集体行动的成本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大群体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发起一场集体行动。因此,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一个人都想获取一个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这就是搭便
车困境。

奥尔森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途径。其基本思路是,集体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只是一种集体性激励(collective incentive) ,既然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理性的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 那么选择性激励( selectiveincentive) 就很有必要。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东西。奥尔森所提出的选择性激励有三种
其一可概括为“小组织原理”。当一个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较少时,其中某一成员是否加入对集体行动的成败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不多,大家对某个成员是否参加了某一行动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一个成员没有参加该集体行动,那么他就不能获得该组织或网络向那些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人提供的种种奖励,甚至会在该组织中被边缘化
其二可称为“组织结构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组织如果很大,那就必须分层;就像党组织一样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总支再到支部,一层层地分,到最后的支部一级,成员数量就很有限了。这样,在每个基层组织中,成员就能相互监督,是否参加集体行动与个人利益也能较好地挂钩。这实际上是回到了前面的“小组织原理”。
第三可概括为“不平等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内部在权力、利益、贡献和分配上都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一个人在组织中所获的权力和荣誉就有可能成为促使其为组织多做贡献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一个人如果能够独立为某组织取得某一公共物品提供一笔关键的资金并从中获取荣誉,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独自为某一事业做出贡献。中国大学中随处可见的邵逸夫楼、李嘉诚基金、光华学院等等就是例子。

还有其他对奥尔森理论的不同观点,内容太多了,贴不下来
楼主要是很感兴趣,可以传给你。qq 24512932 说一下百度知道 就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3
大家看清楚人家的题目好吗?

楼主是想知道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搭便车”的现象。

在和尚吃水的问题中,需要一些前提假设:

(1)和尚的能力分为两种:高能力和低能力。
(2)高能力的和尚可以一个人挑一桶水,低能力的和尚需要两个人才能抬一桶水。也就是说,同样获得一桶水,高能力的和尚付出更少的成本。

然后,可以进行分析:

一个和尚(此和尚应为高能力)时,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自己打水。

两个和尚时,高能力的和尚可以假装自己是低能力的,这样如果对方是高能力的和尚,自己有免费的水喝;如果对方是低能力的,自己也只要出一半的力,就有半桶水喝。因此,两个和尚都会显示出自己是低能力的,而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于是就会出现两个和尚抬水吃的情况。

三个和尚时,基于同样的原因,高能力的和尚也会假装自己是低能力的。所以三个和尚都表现出是低能力的,而此时又一个问题:抬一桶水只要两个人就够了,不需要三个人。因此,对每个和尚来说,坐着不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为只要其他两个人去打水,自己就有免费水喝。

这样,三个和尚都不动,就形成了纳西均衡点——没有人去打水,三个和尚没水吃。

不知道这个分析可以接受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0-12
政治学和经济学中理性选择的理论化常常涉及一些在人们有机会免费得到某些东西时所产生的特殊问题。向所有人免费开放的公共牧场是这方面内行分析中的明确隐喻(defining metaphor),由于增加放牧的数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要高于使用这块无人看管的公共地的边际成本,这一牧场因为“理性牧羊人”过度的放牧而逐渐地毁灭。哈丁(Garrelt Hadin 1968,p.1244)解释说:“一个牧民由此得出,他最应该追求的就是增加他的牲畜数量。其他的牧民也这么想……共用这一牧场的所有牧民都这么想。”最后,个人利益的追求毁掉了这一无管制的牧场,使得牧民们得到了比他们用其他方法更坏的结果。

“公共地悲剧”预言了理性的自私自利如何导向公共物品的次优化供给或保护,而这一预言已经在经济现象分析中被反复验证。鲸鱼被捕杀,龙虾被捕捞,北美野牛被滥杀,树木被砍伐,水因为廉价而被浪费,由于这些资源的利用无管制,从而鼓励了经济人为私利利用这些公共资源,直到边际回报与边际成本相同为止。也就是说直到可利用资源已经很少或者已被耗尽为止。一些人从这个预言推断,公共地产生悲剧,因此主张私有化;另一些人则推断,无管制地获得公共物品产生了困惑,因此主张公共地公共管理。无论他们的政策倾向如何,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利润动机的条件下非规制的公共资源的耗损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我们从经济的领域转到政治学的领域,集体物品的问题由从公共体中提取资源转向了为公共储备作贡献。张(Cheung1983)所描述的一个相关寓言刻画了在扬子江上用人力逆水村纤的劳工。虽然这些纤夫是根据到达目的地的船数领取报酬,但是这种激励体制在激励纤夫努力拉纤上并不怎么有效率。每一个纤夫都不愿意比别人出更多的力,然而集体努力的成功是一个集体物品——不管他是否出力,每一个纤夫都可以享受它。由于追求他们各自的利益,所有的纤夫都不用力拉纤,结果没有人能拿到报酬。只有在纤夫们同意雇用一个工头用鞭子抽打他们,船只才能被拉动。

这个纤夫的寓言提示的第一个含义是,代理人或者机构可以干预人们作贡献的动机并克服集体行动的难颗。例如,它指出国家的起源可能是对集体行动难题的一种解决办法,因为在这种难题下,每一个人享受着法制下的好处,但是没有人愿意单方面让出全部的行动自由(Nozick 1974)。在同样的情况下,它也指出,国会中的领导职位的产生和构成是为了调解国会中每一个政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通过对其成员的个人激励成功地通过立法,从而避免了通过该法案必须有的牺牲(Cox and McCubbins 1993)寓言的第二个含义是,当缺乏改变激励体系的制度时,以自愿年献人基础的集体努力就会在行动者计算个人的利益中崩溃。就本质而言,这个寓言提供了一个理性选择行为的“充分的”理论(thick theory),在这种理论中,纤夫们在寻求工资的同时又避免在体力上尽力——这是一个有关动机的貌似有理但存在潜在错误的命题(可比较Lane 1991)。

这个故事还隐含着这样的假定,纤夫们在拉纤绳时是因为明摆着的激励力量还是因为某些非激励的动机,这些动机不包括像“做好分内的工作”、“少为个人打算”或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样的规范。这种关于自愿性集体行动的崩溃的观点提出了政治学研究从利益集团中群众参与的可能终结到大范围政治无差异等连串研究课题。

我们在第4章讨论过的选民弃权同样属于集体行动批题的这一大类,但是给人们普遍印象的是,理性选择馍人在解释集体努力的事情时比解释投票有更多的优势(Olson 1965;Aldrich 1993,P.11)。例如,哈丁(Russell Hardin 1982,P.11)认为,“集体行动的逻辑……因对投票行为的糟糕的解释而声名狼藉,因为它指出,几乎没有人愿意在美国全国选举中投票。它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为什么有一半合格的美国选民没有参加投票,但是,它对我们如何来理解剩下的那一半美国选民却很少有用。因此,集体行动的逻辑在预测不可忽视的自愿行动的许多领域(如最近的环境保护运动)中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认为理性选择理论解释自愿性集体行动比解释投票更为成功的观点提出疑问。我们首先来讨论那些为支持曼瑟尔·奥尔森关于个人为集体政治事业(特别是为利益集团和社会运动)作贡献的条件的论点而进行的经验性研究。考察了人们在遇到社会困境时如何行为的非经验性和经验性的证据之后,我们将评议唐斯的“理性的忽视”(rational ignorance)假设的经验性地位,根据唐斯的假设,公民的动机是在获取公共事物的信息、时花费最少的资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议,我们指出,从投票参与转到集体行动之后,理性选择应用的学术研究质量并没有什么提高,从理性选择理论得出的假设在进行了经验性检验之后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改进。我们发现的这两类文献之间的根本差别是,理性选择在非选举的政治行为中获得的赞誉很少是以系统的经验性调查为依据的。
第3个回答  2006-10-13
你想知道什么了
是随大众的还是另一种自己的看法了
这种很好写的
搭便车 下面写一些搭便车现象可取的地方 不可取的地方网上到处能找到 下面我自己写的

人,都有一种希望讨巧的心理与想法,希望占人便宜,就连乘车也是希望「搭便车」。

在美国的各大小公路旁,经常看到有人竖起手来,或者竖起一块牌子,希望路过的车子顺道带我一程,让我「搭便车」。但是人心难测,好人、坏人难料,你给他「搭便车」,万一为了好心,结果遇上坏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做好事还要有智能。

不过,也不要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看得很坏,完全否决,基本上「搭便车」是善行,是好事。现在西方国家提倡高乘载,同一个社区的人,大家相约四个人轮流开一部车上班,一方面节约能源,同时避免空气污染及交通阻塞。政府为了奖励这种风气,在高速公路上特辟一条高乘载的专用道,让两个人以上的车辆行驶。

甚至也有一些人主动邀约同一社区,有子女就读同一所学校的家长,大家轮流接送小孩上下学,一方面节省时间、精力、能源,同时也是守望相助,增进人际的互动、联谊,进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友好。

相对于此,目前有许多宗教团体,反而彼此分派、分人我,彼此不肯合作、交流,不肯给人方便,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搭便车,一部车子里只要还有一个空位没坐满,就是资源的浪费;让人搭便车,在不用花费之间给人助缘。你给人搭便车,大家也会给你搭便车;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助成,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可爱。所以有很多好事,希望社会各界,尤其宗教团体,大家应该倡导「搭便车」的观念,例如要开会,家里很窄,社区公共的会所可以方便借用一下;家中要请客,你家的设备比我家好,跟你商借一下;你的教堂寺院寮房多,我的客人可以来借住一宿;甚至小孩准备考试,你家的书房大,借我家的小孩温习功课。古代的寺院,如范仲淹、吕蒙正等多少大儒,都是如搭便车一样,在寺院借住攻读而有成。

从搭便车让人连想到大学也可以开放旁听,或是戏院、剧场,各种表演时间一到,座位未满,都可以方便开放给人「搭便车」。因为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不肯给人方便,一点光都不肯让人均沾,一心只想沾别人的光,造成社会自私。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想要提升社会力,就应该要有一种社会教育,大家要有天下一家的观念。「搭便车」就是你我彼此互助的美德,值得倡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