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欢迎阅读】

自从秦始皇嬴政第一次使用皇帝的称号后,“皇帝”便传至千代万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由最开始的称号演变成了一个名词,甚至一个代表。

“清君侧”到底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但只有一次成功

皇帝不仅是帝国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还是政治领袖、“宗教”领袖、道德领袖,肩负着维系社会教化,协调上天与人间社会关系的使命,作为帝国儒家官方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化身的角色。

同时,皇帝一人在上,不受任何正式的法令规章的约束。正因为皇帝高度集权,以至于皇帝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奸诈小人,如后妃、宦官、外戚等。这些人共同的特质是善于吹牛拍马、阿谀君主,处心积虑为自己图谋利益,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这些奸佞小人败坏政治风气,造成贪污,残害忠良,迫害百姓。所以,清君侧应运而生。

清君侧就是清除皇帝身旁的亲信、奸臣。因此,清君侧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常常被一些别有用心、图谋不轨的野心家们用来当借口。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清君侧,都是野心家用来当借口的。当然,只有一次成功。

“清君侧”到底是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但只有一次成功

第一次是汉景帝时的吴王刘濞。

汉朝到了文景二帝时代,有一件著名的政治事件: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必然的,正如汉初异姓王淮南王英布所说:老子想当皇帝。当然,削藩也是迟早的事。于是汉景帝时,汉景帝下令削去楚国东海郡、赵国常山郡、胶西国六县、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结果,七国叛乱。叛乱的诸侯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川王刘贤、胶西王刘?n(ang)、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所以叫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打出的旗号是:入诛汉之贼臣晁错。

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晁错官拜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政法委书记兼纪委书记,位列三公,可以制衡丞相。

汉景帝继位后,晁错成为其首席智囊,而汉景帝也对晁错言听计从。而晁错力主汉景帝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他在《削藩策》中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结果,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造反。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此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他被分封在现在的江苏一带,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都是富饶的地方。

所以,造反时的吴王刘濞气焰非常嚣张。而且叛乱发展迅猛,汉景帝始料未及,以至于手足无措,最后腰斩了晁错。但晁错死后,造反的诸王们并没有退兵。晁错冤死。最后在汉军军方高级将领周亚夫等人的努力下,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废除。

第二次是安禄山。

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载,一个寒冬刺骨的夜晚,玄宗皇帝的好“儿子”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幽州(北京)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他的母亲叫阿史德,是个突厥巫婆。据说阿史德多年不孕不育,于是便去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祈祷,之后竟神奇的怀孕了。后来安禄山的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改姓安。

公元713年,开元初年,突厥部族分裂,安禄山逃离突厥到大唐。后得到张守?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最后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兵力超过二十万,安禄山成了大唐最有实力的边关军将。由于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矛盾不可调和。同时安禄山目睹了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当政时,朝局腐败。

所以,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就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说他要“清君侧”,起兵造反。这次安禄山起兵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军事事变,从此以后唐朝由盛转衰。

第三次是孛罗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又叫孛罗铁木儿,元末将领,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之子,早年从父镇压元末红巾军起义,多次击败红巾军及击杀红巾军将领,升任中书省平章事,后孛罗帖木儿和另一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均卷入元末宫廷党争。

公元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孛罗帖木儿与扩廓帖木儿争夺山西和河北地区。次年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逼迫元顺帝解除孛罗帖木儿的职位,后太子命扩廓帖木儿出兵攻打孛罗帖木儿。于是孛罗帖木儿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太子流亡到扩廓帖木儿的属地太原。

公元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皇太子领军进攻京师,孛罗帖木儿战败,被元顺帝密遣人刺杀。

最后一次是明成祖朱棣。

明太祖在位时,为防范功臣们作乱篡位,便将几个儿子都封为王,且各有领地各拥军队。明太祖认为用自己的儿子当屏藩,可以保卫在中央的皇帝,让功臣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当明太祖死后,他的孙子朱允?傻腔??旰沤ㄎ摹=ㄎ牡勖魈?嬷煸?爸?铩④参奶?又毂甏巫印?/p>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继位为帝,朱允?稍谖黄诩湓銮课墓僭诠??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建文帝眼见拥有重兵的各地藩王不听自己的话,所以,建文帝身边的几个大臣如黄子澄、齐泰等,遂劝惠帝要“削藩”,于是建文帝听从他们的意见从事削藩。

这件事情立刻引来当时镇守北方的燕王反抗,燕王首先起兵,打出的名号即是“清君侧”。

最后燕王朱棣成功进入南京,混乱中建文帝失踪不知去向,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燕王朱棣在南京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用武力来清君侧的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