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教教我只怎么写出有韵味的古诗是会写韵嘛,我不会写韵,跪求指教平仄不懂求解

如题所述

建议你买本《诗词格律》方面的书学习下。比较有名的作者包括:王力、余浩然等。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古韵的详细分类在不同的时代各不一样,有些细微的差别。应用较多的有“平水韵”等。相关资料可见百度百科网址。
新韵就简单了,查新华字典就可以,韵母相同当然是同韵字。中华新韵把韵母读音相近的字(邻韵字)划分在一起,有分成十八个韵部之说。详细划分可参见墨香斋主的博客网址。
在古时候,人们(至少是某个地方的人)把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入声到底怎么读了,它混杂在现代所有四个读音中。但平声呢,包括现在的第一声、第二声,上声则是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在古人所分的四声中,平声为诗词平仄中的“平”,上、去、入声则是诗词平仄中的“仄”;时代在发展,诗词格律的理论当然也应该不断更新进步,所以,有学者提出新韵之说。新韵对平仄划分方法为:第一、第二声(也称阴平、阳平)为“平”,第三、第四声(也称上、去)为“仄”。古今平仄查询,可见中华国粹网友情提供的查询网站。追问

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