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19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南国移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释疑《寡人之于国也》里孟子向梁惠王描绘施行仁政的美好前景是:“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许多学生对这几句的意思不理解:为什么人要到五十岁才可以穿丝织品?为什么人要到七十岁才可以食肉?其实在《孟子·尽心上》里为此作了很好的补充注释:“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五十始衰,非帛不暖,未五十者不得衣也。”“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笔者认为,所谓“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或“七十非肉不饱”,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定指五十岁、七十岁,而应该是泛指老年人,从五十岁到七十岁代表着年龄的增长。《礼记》(内则第十二)有作:“六十非肉不饱”,《盐铁论》(孝养第二十五)也有作:“八十曰耋,七十曰耄。耄,食非肉不饱,衣非帛不暖。”这些都说明了这一点。《礼记》这样叙述人的衰老过程:“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对老年人的膳食需求,说得较《孟子》更全面:“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异珍,九
第2个回答  2019-01-01
不是
古文里的
数字有的是虚数....不是指实际多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里的50
和70
一起指代
岁数很老的人都可以吃肉衣帛,形容社会好了
第3个回答  2019-09-17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里面的吧,我记得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穿上帛的衣服,五十跟前面的七十一样是年龄,衣在这里是动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