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如题所述

汉字“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图):(下面的米字格去掉斜线就是田字格。)

写田字格的口诀:“左旁小者齐居上”、“右旁小者齐居下”、“横长竖短撇捺宜收,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马头小小马背宽宽”等等。田字格本身不是汉字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起辅助参照作用。通过与边线、中线及其分割出来的空间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分辨汉字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扩展资料:

1、田字格具有普及性。田字格作为最为精简的练习格被广为应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的生字就使用田字格来展示。学生对于田字格的熟悉与习惯程度,是其他写字练习格所无法比拟的。

2、田字格便于笔画练习。初学文字书写者都要从基本笔画的书写开始学习。在田字格中方便练习笔画书写。横中线与竖中线是书写者最基本参照线。

3、田字格便于结构安排。要指出的是,笔画的练习,都是为了写出完整文字而服务的。而在田字格书写文字便捷的原因在于田字格的四边与横中线、竖中线所划分出的区域为所有汉字的笔画与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参考。

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还可以作为独体字或包围结构中左右对称文字的中轴线;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对于其他结构的文字,也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及其构成的分区中找到相应的参照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9

和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拼 音 hé   hè   huò   huó   hú  

部 首 禾  笔 画 8  五 行 水 五 笔 TKG

[ hé ]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 hú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和蔼可亲

成语拼音:hé ǎi kě qīn

成语解释: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风和日暖

成语拼音:fēng hé rì nuǎn

成语解释: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成语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 

3、和璧隋珠

成语拼音:hé bì suí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4、和衷共济

成语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成语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5、和盘托出

成语拼音:hé pán tuō chū

成语解释: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第2个回答  2019-07-09

汉字“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图):

(下面的米字格去掉斜线就是田字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8
要写在田字格中间。
第4个回答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