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貌

如题所述

黄河源区的气候寒冷干旱,为片状多年冻土发育区,多年冻土的厚度达6.5~65.5m(王绍令等,1991;周幼吾等,2000),活动层深度为0.5~1.5m。该区的冻土地貌非常发育,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现今正在发育的冻土地貌和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冻土地貌。

现今发育的冻土地貌有多种类型(边纯玉等,1990),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前人的研究,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是岩石碎屑堆积地貌,这类地貌分布的海拔位置比较高(4900m以上),基本都在植物的生长线以上,主要分布在巴颜喀拉山的中心部分,有岩屑坡、石川等。第二类是冻融泥流阶地,这类地貌分布的位置较低,主要分布在谷地中的山坡上,坡面有土层覆盖,生长有草本植被。第三类是热融类地貌,如热融湖塘,这类地貌分布在低洼积水的地方,由于冻胀和融化作用,使地表塌陷形成洼地,如在河流的河漫滩、沼泽地、湖泊岸边等比较发育。第四类为冻胀丘,在黄河源区有3种形态:第一种是规模较小,中心已无冰体,表面生长有草,称草丘;第二种是规模较大,长、宽、高可达数米,中心有冰体(图1-18);第三种是冻胀丘的中心冰体融化,形成塌陷,形态已不完整了。第五类是冻胀拔石、石环等,但石环的发育还不完整,在阿涌哇玛错发育的石环直径为1~1.5m。从类型上来说,黄河源区的冻土地貌还是比较丰富,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规模不大,有些冻土地貌发育还不够完全。

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冻土地貌主要保存在地层中,作者在黄河源区发现了冰楔假型和冻融皱褶(图1-19)。冰楔假型有两种类型,冻融皱褶规模比较大,发育在砂砾层中(Cheng et al.,2005;程捷等,2006)。

图1-18 冻胀丘素描图

Fig.1-18 The frost-heaved mound

一种冰楔假型是发育在基岩中的(表1-2),这种冰楔假型的深宽比较大,为1~2m,是沿着基岩的节理、层面或片理发育的(图1-19b、c)。在古冰楔的发育过程中,造成基岩的褶皱变形,从我们目前发现的两个地点来看,是成群发育的。冰楔假型在剖面上为倒三角形,两侧的壁较陡直,少分叉,底部尖锐。如在黄河乡的黑河桥头的第二级阶地的基座上较为典型(图1-19b),冰楔假型发育在地表以下约1.5m,被黄褐色中细砂夹砾石层所覆盖。冰楔假型中的充填物为灰黄色的中细砂、粉砂,含少量的砾石,胶结好,砾石的长轴平行于冰楔假型的壁排列。冰楔假型中的充填物与上面的覆盖物界线清晰,上部的覆盖物含砾石较多(15%~26%),砾石的长轴呈近水平方向排列。发育在绵沙岭的冰楔假型较黄河乡的窄且深(图1-19c),但充填物的特征是相似的。

表1-2 黄河源区冰楔假型及冻融褶皱发育特征 Table1-2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ce-wedge casts and thawed fold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图1-19 黄河源区冰楔假型和冻融褶皱剖面图

Fig.1-19 The profiles of the ice-wedge casts and thawed fold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a和d为发育在阶地砾石层中的冰楔假型;b和c为发育在基岩中的冰楔假型;e和f为冻融褶皱

另一种是发育在黄河或其支流第二级阶地砾石层中的。这种冰楔假型的特点与前一种有明显的不同(图1-19a、d)。从深宽比来看,较小,一般小于1。在剖面上为深的锅状,其上面的开口较大,而底部不是尖锐的角,而是比较平滑的弧形(图1-19a、d),这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发现的发育在砾石层的冰楔假型(梁凤仙等,1984)很相似。我们在鄂陵湖北出口的第二级阶地砾石层中发现的冰楔假型最好。地层剖面为人工采砂石开挖出来的,从这个剖面可以看出,第二级阶地冲积物可分上部的黄褐色的砂质粘土,厚约50cm,下部为灰色的砾石层(未见底),冰楔假型就发育在砾石层中。在横向上,由于冰楔假型的发育,将砾石层切断,并受挤压而发生变形。紧靠冰楔假型两侧的砾石发生了明显的旋转,致使一些砾石的长轴平行冰楔假型的壁,而远离冰楔假型的砾石保持了原始产状。冰楔假型的充填物为褐黄色的粘土质粉砂,胶结较疏松,不及黄河乡的冰楔假型中充填物胶结好,充填物中含少量的直径为2~4mm的砾石,砾石的长轴平行冰楔假型的壁排列。除砾石具定向排列外,充填物还发育与冰楔假型壁平行的沉积构造(图1-19a),应是古冰楔在融化过程中沉积物逐渐沉积形成的。在这个人工挖出的剖面上,发育多个冰楔假型,是成群出现的,从冰楔假型壁的产状来看,冰楔假型有多个延伸方向。这表明冰楔假型在平面上构成多边形。

在黄河源区,冻融褶皱不如冰楔假型那么发育,目前我们只发现了两处,都是发育在较粗的砾石层中,而不像过去所发现的冻融褶皱主要是发育在粘土层或细粉砂层中(周昆叔等,1982;黄兴根等,1985;董光荣等,1985),但也见在砾石层中发育冻融褶皱的报道(吴子荣等,1982)。在玛多县城东南约3km的三叉口发现的冻融褶皱规模较大,发育在洪积成因的砾石层中(图1-19f)。在剖面上,地层大体上可以分为5层,第1层(底部)为灰色砾石层,夹浅棕色的砂质砾石层,没有发生变形,保持原始地层产状;第2层为灰色砾石层,由于受到冻融褶皱的影响,在冻融褶皱发育的部位较薄,而向两侧增厚;第3层为棕红色的含砾砂层,夹灰色的砾石层,是冻融褶皱发育的层位;第4层为灰色的砾石层,也发生褶皱变形,在冻融褶皱的核部较厚,向两侧有变薄的趋势;第5层为灰色的砾石层,与第4层的界线较清晰,有侵蚀间断面,表明时代明显较下伏的地层晚,未变形。根据对下伏地层的测年,第5层的年代应为全新世。冻融褶皱主要影响到第2、3、4层,尤以第3层变形最明显(图1-19f)。发育在第3层的单个冻融褶皱宽达3~4m,高为3m,转折端圆滑,两翼地层产状不对称,其核部为被强烈柔皱的第4层砾石层,在这个大的冻融褶皱两侧还发育小的冻融褶皱。

野牛沟口的冻融褶皱也是发育在砾石层中,夹在砾石层中的一层含砾砂层发生褶皱变形,变形较弱,不如玛多县城的冻融褶皱变形强烈,这里的冻融褶皱为几个宽缓的褶曲构成(图1-19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