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它摔到池塘里去。改为比喻句?

如题所述

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它摔到池塘里去。改为比喻句示例如下: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这只不知好歹的恶霸摔到池塘里去。

这句话中把鹅比作不知好歹的恶霸,形象的写出了鹅的凶狠。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出自《牛和鹅》

扩展资料

《牛和鹅》是任大霖写的一篇记叙文,被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和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本。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

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5

原句: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改为比喻句: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这只不知好歹的恶霸摔到池塘里去。

分析:句子改为比喻句后,将鹅少比喻成恶霸,生动形象的描述了为什么将其摔到池塘的原因。

扩展资料:

比喻句的分类: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明喻:是常用是或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5

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这只不知好歹的恶霸摔到池塘里去。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举例说明:

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扩展资料:

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时 要注意:

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06
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改为比喻句示例如下:
金奎叔叔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把这只不知好歹的恶霸摔到池塘里去。
第4个回答  2019-11-25
金奎叔叔好比抓小鸡一样,轻轻地把鹅少提了起来,好比扔石头片儿一样,把它扔到池塘里去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