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 《说鱼》 原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原文:

鱼者,水中动物也,多可供食,为餐桌常菜,其味鲜美,爱吃者众。然世人之于鱼也,几无佳语,“鱼肉百姓”之贪鱼,“鱼目混珠”之诈鱼,“鱼死网破”之凶鱼,“鱼游釜中”之危鱼。惟《庄子》所记“北冥之鱼”为得志之鱼也。但其名为鲲,又化为鸟,其名为鹏,乃能飞之大鸟也,然鲲鹏之于鱼也,几无所怜,置众鱼之生死不顾,得志忘源,辱己曾为鱼名。世憎鲲鹏之不仁也!其真乃鲲鹏之咎乎?非也。乃世人不公于鱼也,竭泽灭族,吃而不誉,人之大罪也,是鲲鹏不敢为鱼名也,岂但为鱼哉!予为鱼而鸣不平也,呜呼!鱼之若此,何况人乎!

闻一多在《说鱼·探源》中写道:

种族的繁衍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生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是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译文:鱼者,水中动物也,多可供食,为餐桌常菜,其味鲜美,爱吃者众。然世人之于鱼也,几无佳语,“鱼肉百姓”之贪鱼,“鱼目混珠”之诈鱼,“鱼死网破”之凶鱼,“鱼游釜中”之危鱼。惟《庄子》所记“北冥之鱼”为得志之鱼也。但其名为鲲,又化为鸟,其名为鹏,乃能飞之大鸟也,然鲲鹏之于鱼也,几无所怜,置众鱼之生死不顾,得志忘源,辱己曾为鱼名。世憎鲲鹏之不仁也!其真乃鲲鹏之咎乎?非也。乃世人不公于鱼也,竭泽灭族,吃而不誉,人之大罪也,是鲲鹏不敢为鱼名也,岂但为鱼哉!予为鱼而鸣不平也,呜呼!鱼之若此,何况人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8

鱼者,水中动物也,多可供食,为餐桌常菜,其味鲜美,爱吃者众。然世人之于鱼也,几无佳语,“鱼肉百姓”之贪鱼,“鱼目混珠”之诈鱼,“鱼死网破”之凶鱼,“鱼游釜中”之危鱼。惟《庄子》所记“北冥之鱼”为得志之鱼也。但其名为鲲,又化为鸟,其名为鹏,乃能飞之大鸟也,然鲲鹏之于鱼也,几无所怜,置众鱼之生死不顾,得志忘源,辱己曾为鱼名。世憎鲲鹏之不仁也!其真乃鲲鹏之咎乎?非也。乃世人不公于鱼也,竭泽灭族,吃而不誉,人之大罪也,是鲲鹏不敢为鱼名也,岂但为鱼哉!予为鱼而鸣不平也,呜呼!鱼之若此,何况人乎!

(作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出处:初一语文课本)

鱼者,水中动物也,多可供食,为餐桌常菜,其味鲜美,爱吃者众。然世人之于鱼也,几无佳语,“鱼肉百姓”之贪鱼,“鱼目混珠”之诈鱼,“鱼死网破”之凶鱼,“鱼游釜中”之危鱼。惟《庄子》所记“北冥之鱼”为得志之鱼也。但其名为鲲,又化为鸟,其名为鹏,乃能飞之大鸟也,然鲲鹏之于鱼也,几无所怜,置众鱼之生死不顾,得志忘源,辱己曾为鱼名。世憎鲲鹏之不仁也!其真乃鲲鹏之咎乎?非也。乃世人不公于鱼也,竭泽灭族,吃而不誉,人之大罪也,是鲲鹏不敢为鱼名也,岂但为鱼哉!予为鱼而鸣不平也,呜呼!鱼之若此,何况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