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及历史意义

如题所述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历史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第三次工业革命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 。

历史意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飞速下降。

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恶性循环。

2、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

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三次工业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业革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0

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及历史意义分别如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2、历史意义如下: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标志:以电器的广泛应用作为标志,电器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

2、历史意义如下: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1、标志: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2、历史意义如下: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2)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2)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

(4)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工业革命

百度百科—第三次工业革命

百度百科—第三次工业革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07

三次工业革命,对近现代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过程:工业革命首先从“珍妮机”的发明开始的。它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为了更好的带动机器,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迅速在各部门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意义:

第一,动力革命: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随之蒸汽动力用于火车、汽船,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引发交通工具革命。

第二,东西格局:英国生产力提高,加紧对殖民地掠夺,造成东方长期落后西方。

第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工厂取代工场。

第四,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加紧对无产阶级压榨,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资产阶级在发展的同时,也无形中准备了自己的掘墓人。

第五,城市化: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第六,人类文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

第七,环境:工业革命推动煤大量开采使用,人类生态环境遭破坏。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下半叶

标志:电的发明和使用

其他成就: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建立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超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3.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20世纪中叶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

意义:世界三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利)

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贫富差异逐渐拉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弊)

第3个回答  2018-08-21

三次工业革命标志及历史意义分别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历史意义: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时间: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历史意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历史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扩展资料:

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3、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

4、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5、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6、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工业革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2-26
  一、1765年至1840年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历史意义: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三、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意义: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18〕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9〕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20〕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22〕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23〕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25〕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10853.htm?fr=ala0_1#6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