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如题所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释义: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避逃离。

感受;当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损坏时,就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不能退缩。

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原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做了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明确表示:纵是被贬遣戍,只要对国家有利,不论生死,也要去干;岂能因为个人祸福而避后趋前。此时此境诗人深怀忧民之心,忠君之意,难忘报国。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