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如题所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却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补偿。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会产生广泛的“搭便车”的行为.即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为环保行动付费而会乐意坐享其成。这必然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他获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但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若有外部经济存在的话,则行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处,自然不愿意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的产量。结果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2 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2.1 实行征税或补贴的政策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担污染成本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居民(或企业)。政府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居民(或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
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3 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 ,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DP的1.5%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4 加大审计部门对环保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同时又对环境污染单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资金的一收一支构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做出审计。通过审计,既能监督此类资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益。
2.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6 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环境资源公共物品与行为外部性两个特点。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体性成本,这样,导致经济行为失去制约,产生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能动性的参与特点。加强对环境污染单位个人和群体的监督,利用公民社会的自主力量.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弥补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京城一名身在环保社团中的大学生,最后我想就我参加一些青年环保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来谈谈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邻的燕山,是北京的后花园,它是北京市民带来周末休闲的好地方。北京的东南接入华北平原,是一片开阔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的东南部常常会起雾的原因。但说到北京城里远眺时的雾呢,实际上天气预报从某个时候已经改变了说法——叫“霾”,霾和雾直观的区别就是颜色,自然的雾气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雾气却是灰色的,因为北京尤其是市区的大气污染,已经从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废气为主转变成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了,这也就意味着为北京的空气污染“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耸的烟囱,而是我们身边川流不息的车流了。这也是北京最大的环境问题——至少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是这样。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私家车,他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整体上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但这种破坏又不能明确让他们来负责和修复,所以北京市现在采取尾号限行的手段,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当然我个人以为这种限制市民行车的强制性措施并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来说大概是比较有效的。如同造纸等关系民生的污染工业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只能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于北京春天的沙尘,那的确是外来因素,内蒙浑善达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极低的植被覆盖率也为西伯利亚寒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尘暴,还要从三北防护林说起。根据一些资料,某些地方所谓的防护林,实际上仅有的几棵小树都细如铁丝,这样的林子怎么能用来固沙呢。三北防护林,虽然一些地方初见成效,譬如多伦等等,但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商都、化德、正镶白旗一线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严重,那里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黄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也有点点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气问题,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毕竟北京作为北方远海的城市,可以说什么也没有。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样,因为不用负责,如果上游地区的政府只顾自己辖区的经济发展而不顾对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个人建议是之前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针对北京来说,就是发挥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和周边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上看,一个理性的个体确实都在追求获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确实对环保拥有不计收益的热情,虽然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并不专业,但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励和支持,是会有不小成效的。而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空有热情投入,换来的却多是鼓励而少有实际意义上的支持,这也如同经济学一样,个体的收益或亏空都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所以我觉得国家在采取宏观手段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对这些志愿者们加以引导,让环保从一个“大人物们的任务”转变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参考文献
纪小卫 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中华环保联合会 2008中国环境保护年度报告
鲁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郭远凯、李传裕 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经济分析
09-01-26 | 添加评论 | 打赏
0

looga
摘要 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学分析 治理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却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补偿。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会产生广泛的“搭便车”的行为.即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为环保行动付费而会乐意坐享其成。这必然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他获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但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若有外部经济存在的话,则行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处,自然不愿意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的产量。结果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2 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2.1 实行征税或补贴的政策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担污染成本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居民(或企业)。政府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居民(或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
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3 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 ,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DP的1.5%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4 加大审计部门对环保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同时又对环境污染单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资金的一收一支构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做出审计。通过审计,既能监督此类资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益。
2.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6 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环境资源公共物品与行为外部性两个特点。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体性成本,这样,导致经济行为失去制约,产生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能动性的参与特点。加强对环境污染单位个人和群体的监督,利用公民社会的自主力量.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弥补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京城一名身在环保社团中的大学生,最后我想就我参加一些青年环保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来谈谈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邻的燕山,是北京的后花园,它是北京市民带来周末休闲的好地方。北京的东南接入华北平原,是一片开阔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的东南部常常会起雾的原因。但说到北京城里远眺时的雾呢,实际上天气预报从某个时候已经改变了说法——叫“霾”,霾和雾直观的区别就是颜色,自然的雾气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雾气却是灰色的,因为北京尤其是市区的大气污染,已经从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废气为主转变成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了,这也就意味着为北京的空气污染“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耸的烟囱,而是我们身边川流不息的车流了。这也是北京最大的环境问题——至少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是这样。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私家车,他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整体上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但这种破坏又不能明确让他们来负责和修复,所以北京市现在采取尾号限行的手段,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当然我个人以为这种限制市民行车的强制性措施并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来说大概是比较有效的。如同造纸等关系民生的污染工业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只能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于北京春天的沙尘,那的确是外来因素,内蒙浑善达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极低的植被覆盖率也为西伯利亚寒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尘暴,还要从三北防护林说起。根据一些资料,某些地方所谓的防护林,实际上仅有的几棵小树都细如铁丝,这样的林子怎么能用来固沙呢。三北防护林,虽然一些地方初见成效,譬如多伦等等,但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商都、化德、正镶白旗一线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严重,那里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黄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也有点点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气问题,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毕竟北京作为北方远海的城市,可以说什么也没有。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样,因为不用负责,如果上游地区的政府只顾自己辖区的经济发展而不顾对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个人建议是之前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针对北京来说,就是发挥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和周边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上看,一个理性的个体确实都在追求获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确实对环保拥有不计收益的热情,虽然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并不专业,但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励和支持,是会有不小成效的。而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空有热情投入,换来的却多是鼓励而少有实际意义上的支持,这也如同经济学一样,个体的收益或亏空都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所以我觉得国家在采取宏观手段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对这些志愿者们加以引导,让环保从一个“大人物们的任务”转变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