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袋斜置栽培香菇模式的特点和管理要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短菌龄菌株的栽培常采用脱袋斜置的模式,目前该模式的栽培面积较小,但依然是一种生产鲜香菇的好模式,适宜在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清洁水源较丰富的地区采用。
搭盖“七阴三阳”荫棚,选用低压聚乙烯筒剪成60厘米长度,装料制成筒径9.5厘米、长度42厘米左右、湿重1.9~2.0千克的菌筒。经灭菌、冷却、接种,培养60~80天(L-241-4,菌龄200天),进行整畦、脱袋、覆盖薄膜,后经历保湿、通风、转色、喷水、浸水、出菇管理等环节。每生产周期约9个月,L-241-4菌株的生产周期同层架式不脱袋栽培模式为12~13个月。
短菌龄菌株的栽培(水菇)管理技术要点:
(1)初冬季节的管理 在南方的初冬(11月份)气温较低,病虫害少,这时的菌筒含水量适宜,基质营养丰富,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自然气温的温差较大,只要按常规保湿和加大温差管理,容易出菇。第一批菇采收后,加大通风,停止喷水,使菌丝休养生息10~15天,再继续拉大昼夜温差和干湿差进行催菇,直至第二批菇发生。
(2)冬季管理 进入冬季的1~2月,气温普遍较低,香菇菌丝生长和菇蕾发育缓慢,这时的管理主要是保温、保湿,防止菇棚倒塌,损坏菇筒。当气温达到菇蕾发生的温度时,在保温的同时适当通风,使菇蕾缓慢发育,可产一批优质菇。
(3)春季管理 春季气温回升,南方雨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增大,这时的管理对于冬季休养的菌筒,水分偏少,需适量补水,进入出菇管理。补水可采用浸水或喷水两种办法,采用浸水前用铁丝或铁钉在菌筒表面扎孔20~30个,深度2~3厘米,浸水的时间依不同菌株和扎孔的多少而不同,Cr-20菌株全淹没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后斜置畦面,适当通风使菇筒表面干燥后,温差管理,促进出菇。采用喷水需连续喷水3~4天,偏干的菌筒连续喷水的时间更长,当菌筒的重量恢复至新菌筒重量的2/3时,加大温差管理,通常7天左右可出菇。脱袋的菌筒到了后期筒质松懈,不宜采用浸水办法。对可浸水的菌筒,可采用2%葡萄糖加1%柠檬酸浸泡,具有增产的效果。
长菌龄菌株的栽培(仿生菇)管理技术要点:长菌龄菌株的栽培常采用层架式不脱袋栽培模式,但其中采用L-241-4菌株的菌筒常以脱袋的方式出菇。L-241-4菌株属于中温型菌株,出菇的温度范围8~22℃,最适温度15℃左右,江南的栽培场所常在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出菇时间从10月至次年5月,1~2月期间有一段时间因气温过低而不能出菇,第一批菇出菇的早晚与栽培地的海拔高度有关。该菌株因长出的香菇有类似于原木菇的形态,对此,菌株生产的木屑菇特称为仿生菇。现以仿生菇为例说明脱袋斜置栽培模式的管理技术要点。
(1)调整菇筒的含水量 经过长达7个月菌丝培养的L-241-4菌筒,普遍菌筒失水严重,这时即使菌丝成熟,也难于出菇。在菌筒进棚脱袋后,对于原为1.9~2.0千克的菌筒,经越夏培养后失水重量不同的菌筒分别处理,菌筒1.2千克以下的,应提前15天左右进棚,通过喷水、注水的管理使菌筒重量恢复到1.4~1.5千克,菌筒失水较少的采用喷水保湿增重,当气温降至22℃以下时进入出菇管理。
(2)出菇管理 进棚脱袋的L-241-4菌筒,当菌筒的含水量在58%~60%,气温在10~20℃,相对湿度85%~90%,有适当的光照度,即可正常出菇。第一潮菇往往需要进行菇蕾筛选,去除过密菇蕾、畸形菇蕾,使菇蕾间距在5厘米以上,每筒8~10朵。出菇期间光线适当增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