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吃什么的最多?

中秋将至,来个知识辩论竞赛吧,大家讨论一下中秋吃什么的最多?

月饼!

月饼成为大部分地区中秋节必吃的一种食品,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也代表着人民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向往。


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很多人都认为是跟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其实嫦娥奔月只是我们的一个神话传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


所以很显然吃月饼并非真的是为了纪念嫦娥而形成的一个习俗。


在殷周时期的江浙一点人民为了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太师饼"边薄心厚跟现在的月饼很相似,这也是现在月饼的"始祖"。后来到了汉代芝麻、胡核(核桃)等的辅料引进中国后边出现了以胡核等为馅的圆形饼,又名"胡饼"。小胖妞觉得,五仁月饼的雏形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吧?


到了唐代,在民间已经有了专门生产月饼的饼师。并且也已经成为京城长安街上为人熟知的糕点,但并还没有成为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在一年中秋之夜,杨贵妃观赏皎洁的明月,看见胡饼和月亮的外形很像,便随口而出"月饼",自此"月饼"之称便开始在民间传开。


到了北宋,中秋节皇家都喜欢吃一种叫做"宫饼"的糕点,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明代,有聪明的饼师刻制了一些带有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图案的器具用于在月饼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图案。那时的中秋节吃月饼已经在民间逐渐流传,带有神话故事的月饼出现更是受到人民的欢迎。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跟神话故事有关系,但研究历史都会发现主要的节日习俗都是因为以下两方面而形成,一是为了纪念重要的事件、二是为了庆祝丰收。而加入了神话故事小胖妞想应该是古代人民在节日都有拜祭的习俗,通过神话来表达对上天的虔诚以求得上天的庇佑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9

月饼🥮

首当其位的自然是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第2个回答  2019-09-13
中秋节的习俗吃 月饼 最多
中秋节的菜谱大全
1.1、爆炒鳝鱼
材料:鳝鱼300克,红鲜椒2棵,生姜、大蒜、花椒、料酒、胡椒粉、白糖、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鳝鱼去头去内脏洗净,切成片;加盐、胡椒、淀粉、料酒腌5分钟;辣椒切片,姜和大蒜拍碎。炒锅置火上,大火热油至8分热,下鳝鱼爆炒1分钟,加辣椒、姜、蒜大火爆炒;再加入汤和白糖,炒5-6分钟即可出锅。
1.2、糖醋排骨

材料:猪排500克,面粉50克,绍酒、酱油、糖、醋、葱段、生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排斩成约l寸长的小块,用绍酒和盐拌匀,再用适量生粉、面粉和水适量搅拌均匀。再将酱油、糖、醋和绍酒35克,生粉水加水调成汁备用。烧热锅,下油,至六成熟时,把猪排逐块放入油锅炸至结壳捞出,拨开粘连,捡去碎末,油温升至七成时,再将排骨下锅复炸至外壳松脆捞出。原锅留油少许,放入葱段爆香后捞去,即将排骨下锅,迅速将调好的芡汁放入锅中,连续翻炒,淋下香油即可。
1.3、油爆河虾
材料:大活河虾500克,米酒50克,白糖50克,精盐10克,葱末15克,姜末15克,菜籽油1000克(耗用25克)。
做法:虾剪去须、脚。将米酒、盐、 糖、葱末、姜末加入虾中拌匀。旺火热锅,待油温八成热时,将虾倒入锅中爆熟,捞出。原锅留油少许,下葱、姜末略爆。放入虾,加米酒、盐、糖烧沸,颠翻出锅即成。
1.4、清蒸大闸蟹

材料:公蟹母蟹各三只,生姜、白糖、醋、啤酒适量。
做法:大闸蟹用牙刷刷净,蒸锅添水,将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将绑好的活蟹放入,盖盖,冷水大火蒸15-18分钟(蒸的时间视蟹的大小决定),生姜、葱切末,并调入白糖和醋,即成为姜醋酱汁,待蟹蒸好后即可,食用时蘸姜醋汁。

2、中秋节吃什么蔬菜好
2.1、藕
莲藕富含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把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虽然失去消淤、清热的性能,却变为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2.2、黄秋葵
要说蔬菜的功效,现在最有名的要数黄秋葵。它开黄色的花朵,果实有点像辣椒,用油炒,特别是炒鸡蛋,很好吃。
2.3、莴笋和菜花
菜花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比柑橘要高2倍。中医素来有“白色入肺”之说,洁白的菜花是适时的保健蔬菜,不但能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还是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2.4、生菜和苦瓜

生菜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含水量是蔬菜中的佼佼者,多吃有助于皮肤补水,对因胃肠功能不好引起的痤疮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苦瓜富含粗纤维、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它含有抗癌作用的活性蛋白质,不但能够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清除体内毒素,帮助排毒。

3、中秋节吃什么水果好
3.1、菱角
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3.2、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石榴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团圆和吉祥。因此是中秋过节必备水果之一。
3.3、梨
梨有降血压、清热镇凉的作用,所以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食梨大有益处。
3.4、甘蔗
甘蔗味甘性寒,入肺、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润燥止渴、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治大便燥结、反胃欲呕、心烦口渴。
第3个回答  2019-08-28
饺子!

从春天开始数吧。北方地方基本都以饺子作为“年饭”(或“年夜饭”)的主角。民间的说法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初一饺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团团转”,而“合子”,其实也是饺子的一种变形。

以民俗记载较为丰富的山东来说,春节过后,山东地区还有“立春饺子打春面”的说法。到了夏天,山东莱阳、即墨等地六月一日过“半年节”,家家中午吃饺子。六月六,“晒衣节”,莱阳一带又要吃饺子,民间还有“六月六,看谷秀,不吃(水饺)光臭头”的俗语。

在山东省长岛,民谣说“立秋饺子入伏面”,而在招远、黄县一带,民谣又说“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鲁西南和冀北山区有七夕吃“乞巧饺子”的风俗。到了十月初,天津百姓“送寒衣”时也要吃饺子。冬至的时候又要吃饺子了,因为“冬至饺子夏至面”,然后一年就过去了。

饺子是历史的选择

为什么偏偏是饺子,包子不行吗,包治百病不也很有寓意吗?驴肉火烧、煎饼果子就不能整出点寓意了吗?

这得先看北方的食材特性。北方人吃饺子,首先是因为北方的饮食方式以面食为主。

秦汉之前,北方的主要食物是粟、黍,唐宋之后,小麦的地位逐步稳固,取代粟、黍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渐渐形成了现在“南稻北麦”的格局。

炊具决定饮食。对普通民众而言,油太过昂贵,因此蒸和煮一直是最主流的烹饪方式。
那为什么不能是蒸包子呢?还是得看食品工艺。包子虽然也是面皮裹着肉,但它的加工要求面团发酵。

一个优秀的平民节日食物有什么特点?它的原材料昂贵,吃它最能体现节日的重要。它的烹饪方式日常,人们不必为了做这种食物重新找锅、找模具、找酵面。在中国北方漫长的历史中,符合这两样的,也只有饺子和荤面了。所以我们看到北方食物最常见的句式就是“XX饺子XX面”。
而全家一起剁肉馅、包饺子的过程,甚至带有仪式性的团圆意味,也就自然成了普通人家的食物之王。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很多地区中秋也会吃饺子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9-08-29
中秋,除了月饼之外,闽南地区还会吃以下这些:
●蒸番薯芋
  包金包银护子护孙

  中秋前后是番薯芋成熟的时候,古代泉州人以其为中秋的必食品。原来,地瓜是金黄色的,而芋头是白的,被闽台寓为“包金包银”。

  另外,“芋”在闽南话中和“路”、“护”谐音,方言谚语中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工作出路)”的说法。此外,芋头往往是一颗“芋母”就能种出
一窝的“芋子”,人常言“芋子芋孙”,谐方言音“护子护孙”,因此,中秋团圆时吃芋,还有着庇佑子孙、人丁兴旺大团圆的美好寓意。泉州老教师傅孙义则说,
相传元末农民起义时,推翻蒙古族的残酷统治者,砍下敌人的头来祭祖,后来,人们用槟榔芋头和番薯作为替代品祭祖。泉州海交馆李玉昆研究员说,还有一种传
说,是戚家军挖芋头充饥,终大败倭寇,时值中秋,从此沿海中秋节多吃甜芋以纪念胜利。
  ●游笋江
  笋江泛月诗意浓

  古代泉州人有中秋月夜结伴坐船游笋江的习俗,称为“笋江泛月”。泉州海交馆李玉昆研究员介绍,台湾各地中秋夜“士子递为燕饮赏月”,即大家欢聚一起饮酒赏月。《台湾府志》记载台湾过中秋,祀当境土神,春祈而秋报也。

  ●偷菜偷葱

  “偷葱嫁好夫,偷菜配好婿”

  泉州民谚中有“偷葱嫁好夫,偷菜配好婿”的说法。因此,还没出嫁的姑娘可以在中秋夜象征式的摘别人家的菜,而没有人会去责怪。

  ●烧塔仔

  孩子边玩边吃

  晋江吴先生介绍,过去中秋,闽南孩童有烧塔仔的习俗,捡瓦片,叠塔仔,盖到七层就不会再往上高了。扫来树枝树叶放进塔中烧,烧得通红通红的,如
今可是很难得一见了。据说,“烧塔仔”的习俗相传源起元朝末年,当时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便相约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从此,“烧塔仔”便成为中秋习
俗相沿下来。

  ●牵水藏

  渔民祭祀“好兄弟”

  晋江围头,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流传着一种“牵水藏”的习俗。原来,过去出海捕鱼的渔民不幸遇难后,亲人为了超度死者的魂灵,就用一种纸糊的竹笼,放在海水中浸泡,直至3个竹笼都牵引破了,才代表超度仪式已经结束。

  ●听香

  夜里听香解心事

  “八月十五,听香吃芋”,其中这“听香”说的就是中秋夜的一个习俗。所谓听香,就是在中秋节夜间到自己铺境内的土地庙或其他庙宇,以自己需要问
卜的心事向“神明”焚香祷告,然后手持炉香走到人群喧哗之处,聆听第一句入耳的话,以此句话为依据,如同“测字”一样,具有游戏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