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反映人叛逆、狂放、不羁的诗词歌赋?

如题所述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大概是看了太多个版本的《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风流潇洒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看到这个问题时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唐寅最最出名的这句诗。和这句话挂钩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就是济公了。据说历史上的确真实存在这样一个人,大家根据他的形象编造出了关于他的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不论是英俊潇洒的唐寅,还是疯疯癫癫的济公,一个入世太深,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怎么看都不是世俗人中的正常人。

一个因为才华,一个因为顿悟,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相当有个性的不羁之人。叛逆本身在他们那个时代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纵然再多的财富,可能都买不到这样的自由。

当然,历史上像这样狂妄的人还有很多,我们的把酒问剑,“对影成三人”的李白大诗人以及杜甫,苏轼等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7

我觉得就是李白的诗词,他的很多诗歌里面都反映了自己放荡不羁,想要施展抱负却不能够得到重用的叛逆心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最喜欢这首诗,开头就用一个很豪放的比喻来说明了他的心情,到最后用夸张和不屑一顾的言语表示出自己虽然不被重用,但是依然坦荡无比,不去为那些功名屈尊。

还有李白的另一首诗“安能人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首诗里面用很直接的语言就点出自己不会为了名利侍奉那些权贵,能有这样的放达也只有让杨贵妃磨墨的李太白写的出。

最后就是苏轼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就写出自己虽然被贬谪蹉跎了岁月,绝不会一蹶不振。苏子詹的旷达绝不是吹出来的,为后人做出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