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八年级的同学吗?我想问问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通常都预习什么,重点是什么 蟹蟹

如题所述

1、消息,也叫新闻报道。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 简明扼要;

(3)报道及时;

(4)一条消息通常在结构上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五要素,多用记叙手法。

2、词语:

(1)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2)泄气:泄劲,讥讽低劣或没有本领。

(3)督战:监督作战。

(4)要塞:构筑永久性工事进行长期坚守的国防战略要地。通常配置专门守备部队、较强的火器和充足的储备物资。

(5)业已:已经(多用于公文)。

3、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消息,仅500余字,及时报道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标题简洁、概括,“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导语部分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简述渡江战役的胜利。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地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主体部分从“20日夜起”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扩展资料:

消息二则背景:

两则消息分别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1949年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20日子夜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夜,毛泽东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2日2时,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9

预习要求:

1、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再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从互联网搜索、浏览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理解战役的意义

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3、掌握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创作背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写在战斗刚刚打响之际,将战况进行播报,将胜利的消息传到全世界,鼓舞我军的士气,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消息不在长,在及时准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我军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就比较详细地介绍战斗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总结并宣传此战役。新闻内容相对详实。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激动自豪的心情,显示了磅礴的气势和豪迈的气概,气度恢宏,极富感染力。

两则消息在传递事实的同时展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革命精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04
主体分段,画出时间,地点,人物,导语,标题,电头,生字标拼音,消息定义和特点等
第3个回答  2017-09-10

    生字词预习。

    通读文章。 了解表达的内容,分析传递信息,思考怎样描述的。

    画出文章结构图,可以参考知名导演的分镜头。

    举个栗子。描写的句子: 滚下山坡。传递信息:急切,不顾个人安危。怎样描述:“滚”生动的描写出人物内心的急切。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9-09
有图吗?追问

在吗?老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