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区域地质及勘探概况

如题所述

1)东海陆架盆地是亚洲新生代煤成气聚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戴金星,1997)。由于地处亚洲大陆东缘,地质构造既具有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某些共性,又具有滨太平洋沉积盆地的特点,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独特风格(图10-103,图10-104)。

图10-103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区划图

(据上海海洋石油地质调查局,1990)

1—福江坳陷;Ⅰ2—浙东坳陷;Ⅰ3—台北坳陷;Ⅱ1—长江凹陷;Ⅱ2—西湖凹陷;Ⅱ3—钱塘凹陷;Ⅱ4—虎皮礁凸起;Ⅱ5—海礁凸起;Ⅱ6—瓯江凹陷;Ⅱ7—闽江凹陷;Ⅱ8—台北凹陷;Ⅱ9—基隆凹陷;Ⅱ10—鱼山凸起;1—柳浪构造带;2—玉皇构造带;3—龙井构造带;4—西泠构造带;5—苏堤构造带;6—紫云构造带;7—灵隐构造带;8—温东构造带;9—雁荡构造带;10—武夷构造带;11—台北低凸起;12—苏花构造带

2)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历史比较复杂,初为燕山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而引发的弧后裂谷盆地,其后在新生代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断陷盆地发展阶段、晚始新世—中新世坳陷发展阶段及上新世以来陆架海盆发展演化阶段。多期次构造运动及“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形成了发展演化历史不同的台北、浙东两大坳陷。南部的台北坳陷以中生代地层为主,北部的浙东坳陷以新生代地层为主。海水的多期次进退,造就了中、新生代为近海的陆相沉积环境为主,和“南海北陆”沉积格局(图10-105)。

3)温湿气候和宽缓地形,以及海陆交互的海退环境,有利于形成潮坪海湾相和潟湖沼泽相含煤岩系,从中生代至新生代多个层系以含煤岩系为主,含煤岩系是区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层。在台北坳陷,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古新统灵峰组至明月峰组;在浙东坳陷,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新生界多个层系。从而在东海陆架盆地形成了侏罗系、古近系古新统灵峰组、明月峰组以及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和新近系中新统、上新统多套含煤岩系烃源岩。

图10-104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横剖面图

南北分异的构造格局,前三套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台北坳陷,后三套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浙东坳陷。勘探证实,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与研究程度最高和发现煤成气(油)田最集中的地区,是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煤成气(油)资源最丰富,勘探前景最好的凹陷。

4)截至2011年9月底,在西湖凹陷平湖和苏堤两个区带发现煤成气(油)田10个,含气(油)构造8个(图10-106),获得煤成油地质储量3428×104t,煤成气储量797×108m3。其中:煤成油2316×104t,煤成溶解气32×108m3,煤成气765×108m3,煤成凝析油1112×104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