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难忘今宵》,春晚的压轴曲目到如今到底是因为什么?

如题所述

有三个原因:

第一.《难忘今宵》是春晚的定制歌曲。《难忘今宵》作为节目,第一次登上春节晚会是在1984年,也就是中央电视台开始办春晚的第二年。第一年的春晚办完之后,当时负责晚会的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能和节目配合的歌曲,于是在1984年,黄一鹤找到了当时已经是著名词作家的乔羽进行创作。乔羽曾经创作过《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乔羽斟酌许久,最后创作出一首《难忘今宵》。随后黄一鹤找作曲家王酩谱曲,形成了《难忘今宵》一曲。但是,《难忘今宵》在登上银屏时也遇到一番波折。因为当时在正式晚会上演唱的歌曲以欢快清扬或者是喜庆亦或充满奋斗的歌曲为主,但是《难忘今宵》曲调舒缓,颇具情感,让人感伤。导演组觉得这样的歌曲登上春晚,不符合春节的喜庆气氛。黄一鹤力持己见,邀请李谷一老师进行演唱并录制,最终登上了春晚舞台。

第二.《难忘今宵》表达出了家、国的情感。当时黄一鹤希望乔羽能为春晚创作一首歌曲,能够彰显家人团聚、阖家团圆、祖国美好希望等等思想。乔羽果然不负所托,在歌词中既表达了对于家人团聚的欣喜和对共度美好时光的感慨,又表达了举国欢庆佳节的共感,如“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词作中体现出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到的“美美与共”的思想;家、国的概念,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最珍视的情感,在歌词中深刻体现。

第三.《难忘今宵》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今宵是欢乐的,但《难忘今宵》作为今宵的终结,无疑是带有一丝感伤,让人遐想。不知在未来还有没有今朝?但是歌曲在结尾转向祝愿,祝愿祖国,祝愿家庭,因此带来了未来的一番希望,让歌曲由此升华。放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既是对共度这一美好时光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一番憧憬,因此无比恰当。“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似乎带我们回到了古人亲朋齐聚,酒尽之时笑说明年春上再相聚的美好场景;“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是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殷殷期盼。

歌曲旋律、歌词都具有催动人情感的张力,旋律动人,歌词朗朗上口,而背后则是国人对于家庭、对于国家的坚定情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难忘今宵》自1984年以来,一直作为春晚的压轴也是保留曲目,在春晚末尾共同传唱。目前李谷一老师目前身体良好,正常参加春晚的排练,因此也侧面证明了《难忘今宵》依旧作为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曲进行登场。而且,从歌曲的适合度来说,《难忘今宵》集家、国情感于一体,在那时那刻也将无比恰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4

首先因为难忘今宵,这首歌提别适合最后唱,难忘今宵,蕴含着大家对这一夜的不舍。

其次,春晚是大家情怀的依靠,依托着这个因素,难忘今宵,已经是春晚的标志性结尾。大家可以接受这种方式。

再者,难忘今宵,是李谷一老师的代表性曲目,是老一辈杰出的艺人代表。老师的出场,代表春晚,代表国家从来都是尊老爱幼,从来都是记得老一辈英雄的,能表达出国家的惜才及对老一辈的认可。

没有老一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尊老敬老是传统,更是品质。

第2个回答  2020-03-04
经典歌曲难忘今宵,那是春晚的压轴题目,到现在流行的原因,是因为春晚的导演已经将他厄规范成一种习惯,而且说不容易轻易更改,被央视的领导十分尊重这种传统。主要是国家领导人喜欢听这首歌曲,所以说这首歌曲就作为那春晚的压轴曲目,而且说轻易不会改变。
第3个回答  2020-03-04
因为从小的耳熟目染,光听到《难忘今宵》那熟悉的旋律,就一种过年团聚的那种欢乐。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围炉夜话的美好情景便浮现在脑海里。如今,《难忘今宵》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它更像是一个过年团聚的一个喜庆标志。

而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正是在一年又一年的《难忘今宵》中,我们从那个嚷着要新衣服的小屁孩到如今正青春的大人。三十多年,春晚的节目内容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变化,但这首《难忘今宵》却始终在。因为它还要陪伴更多的人去长大,它也要让那些长大的人去回忆。
第4个回答  2020-03-04
经典《难忘今宵》作为春晚压轴曲目至今的原因是这首歌恰当地表达中国传统春节的节日气氛,表达全家团圆以及相互真挚祝福,又表达国人对新的一年美好憧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