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翻译下这些句子,谢谢了!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囧了。哥哥,你都被骂死了。。。大部分句子都不需要翻译,它们不过各有其喻指而已。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了解我的人,说我因心怀天下而忧虑;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是为了加官进爵而忙碌,说我何必追求这些呢!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作为一个人,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干嘛不去死呢!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说话(这里指劝说)的人总是没什么罪过的,听劝告的人,至少也可以把劝告当做自己的警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么)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别处山上的石头,也有可以用来雕琢成玉的(谓不应固步自封,要学会宽容并蓄)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给我一颗桃,我还一枚李(这时候李子应该要比桃子珍贵些),谓礼尚往来之意。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天降祸于你,或许还可以避免(注意,此处违当译作避免),自己去做冤孽,还怎么想要求生呢?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自满会招来祸害,谦虚可以给你带来好处。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人要变好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人要变坏就像崩毁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此谓变好三年,变坏三天也。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语出《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之谓大叔段也。意为坏事做多了,必然是给自己挖坟墓,总有一天会给自己招致祸患的。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身处安稳的环境下要想着危机来临怎么办,思虑了就会做防备,有了准备,祸患就无从侵害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大家都是凡人,不是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这就已经是最大的好品德了。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够了解自己的人不会受蛊惑(明者,谓视力好也,视力好是说视野不被别的东西所碍,转译为不受蛊惑)。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诚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忠于事实。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祸患是幸福的依靠,幸福之中又隐埋了祸患。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几个人围着才能抱住的参天大树也要由很细微的种子生长而起;万丈高台(此处九非实指,是虚数,意谓很高)也得从地基的堆土开始建造;要行走千里,得先从脚下做起(意谓得先跨出第一步)。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机敏并且热爱学习,不以向自己地位低微的人发问为羞耻。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做工想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把工具先磨利。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正人君子胸怀坦荡,无所畏惧,奸佞小人则常常窃窃低语,害怕阴谋被人听到。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坚韧不拔,迎寒而不凋零。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一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惘;一直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困惑。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聪明的人不会困惑,仁慈的人不担忧祸害加于自己,勇敢的人不害怕困难。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这个之前已经翻译过了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敢于承认自己不知道也是一种智慧。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乐于其中的人。这里的它指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或所学的任何一点知识。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作为管理者,自己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不需要命令,别人也会按要求执行的;而若相反,自己不以身作则,即使下了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你。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行(意指自己身边的朋友中),必然有可以教我知识的人: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向他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则与他共勉,一起改正错误。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当最大的道义得以推行时,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为这个世界着想,不谋私利。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做事情,有备事就能做成,不备事情就会失败。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越是学习,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越是教别人东西,越是能发现困惑自己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没经过雕琢的玉石,不会成为美丽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追求真理的道理那样的长远,我愿意追其末梢,朔其根源,以求解答。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一尺也有它的缺点,一寸也有它的好处。谓世事无绝对,一尺不如一寸灵巧,未必就处处比一寸显得有优势。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若看书里写了什么,就相信什么,这还不如世界上没有书呢!意谓人要独立思考,不能盲目信从。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人在忧患中往往会努力寻求出路,得以生存,在安乐中往往纵情声色,死于非命。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有道理的一方,更多的人会帮助他,没有道理的一方,帮助他的人也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民是一个国家中最宝贵的部分,国家的大局次于人民,而国君应该把自己的利益摆在最后。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困窘时,要保证自己不断精进,行为端正;通达时,则要救济天下,帮助世人。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占据了时机,不如坐拥地势的险要,坐拥地势的险要,不如人民和睦,同仇敌忾地一致对外。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有钱了,权力大了,不能有贪欲;贫困时,身份底下时,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当权威,武力加于自己时,不能因此屈服,改变自己的原则。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永不放弃地不停雕刻,即使是天下最硬的金属,石头,也能用来雕刻。意谓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攻克难题。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我的生命有限,可世上的只是却是无限的。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正人君子与人交往时,只会恰到好处,平淡如水;奸佞小人与人交往,却百般讨好,甜腻得像甜酒一般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学习要广博,求问要仔细,要深思熟虑,要明辨是非,最后,还要踏实地,从一而终地践行自己的意愿。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面对着水池看着鱼流口水,还不如回家去织一张网去捕鱼!意谓空想不如实干。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风是那么地萧瑟啊,易河清清冷冷,(我将在此为壮士送行)。壮士你这一去啊,恐怕就再也回不来啦。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而它们的树荫下,却自然而然地被踩出路来(很多人会来吃桃李)。意谓好的终究是会被人们发现,赞赏的。意思和“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相近。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小麻雀又怎么能知道鸿鸟,大雁的志向呢?意谓目光短浅的人是不会理解有远大志向的人的。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张良)只需要在军帐篷里筹划,谋算,就可以决定远在千里之外战争的胜利。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忠诚的谏言虽然听着不舒服,却对你修正自己的处事有帮助,好的药很苦,嘴巴不舒服,但是却对疾病有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2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8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第3个回答  2010-01-09
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第4个回答  2009-12-29
[编辑本段]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②,七里之郭③,环④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⑤非不深也,兵革⑥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⑦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⑧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⑨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⑾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③[郭]外城;
④[环]包围
⑤[池]护城河;
⑥[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⑦[委]放弃;
⑧[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⑨[山溪]地势;
⑩[至]极点
⑾[畔]通“叛”:背叛;
[天时]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
13[地利]地理优势。
14[去]离开
15[封疆]边疆
16[得]实施
17[道]仁政
18[失]不实施
[编辑本段]译文
宜于作战的气候和时间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适于作战的时间和气候了,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宜于作战的气候和时间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争就一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