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表述诱变育种的一般流程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2-23
  诱变育种的操作要点

  (一)出发菌株的选择
  用来进行诱变的菌株称为出发菌株。诱变育种的目的在于提高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量、改进质晕或产生新的代谢产物。因此,选择出发菌株对诱变效果尤为重要。
  1.作为出发菌株疢对诱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大。
  2.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对诱变剂敏感,易发生正向突变。由自发突变经
  筛选得到的菌株也属于野生型菌株。
  3.经诱变处理获得的高产菌株再诱变时易出现负突变,继续提高产量较难,不易直接作出发菌株。
  4.选择易于表现出基因发生改变的单倍体细胞,酵母菌二倍体细胞很稳定,应该挑选异宗接合的单倍体菌株或用子囊孢子进行诱变。
  5.选择单核或细胞核少的细胞,在霉菌的诱变育种中,多采用分生孢子或孢子囊孢
  子进行诱变处理。

  (二)细胞悬液的制备

  1.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单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不可能使细胞均匀地接触诱
  变剂,还可以减少分离性表型延迟现象的发生。因此,诱变处理前的细胞应尽可能达到同步培养和对数生长期状态。
  2. 一般诱变处理真菌孢子或酵母菌营养细胞,其细胞悬液浓度应为106个/ml而细菌营养细胞或放线菌孢于浓度为108个/ml,细胞悬液浓度可用平板计数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
  3.一般情况,使用物理诱变剂处理时,用生理盐水配制细胞悬液;而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时,由于pH变化易引起诱变剂性质的改变而都使用缓冲液配制细胞悬液。

  (三)诱变剂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1.诱变剂的选择 对诱变剂的要求是使遗传物质改变大,难于产生回复突变,这样获得的突变株突变性状稳定。亚硝基胍(NTG)和甲基磺酸己酯(EMS)等烷化虽能引起高频度的变异,但它们多是引起碱基对转换突变,易发生回变;而能引起染色体大损伤或移码的紫外线、γ-射线等诱变剂,其有优越性能。

  2.诱变剂量的选择 选择最适诱变剂量,也就是在提高突变率的基础上,即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使变异向正向突变范围移动的剂量。研究方向正向突变多出现在偏低剂量中,形态变异多发生在偏高剂量中,而一般形态变异多趋向于降低产量。
  3.诱变处理方法的选择
  (1)紫外线与光复活的交替处理 能使紫外线诱变作用得到显著增强。多次紫外线照射后,并在每次照射后进行-次光复活,突变率将大大提高。
  (2)诱变剂的复合处理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复合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两种或多种
  诱变因子先后使用;同—种诱变剂重复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诱变剂的交替使用等。

  (四)中间培养

  突变基因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突变表型的出现,表型的改变落后于基因型改变的现象,称为表型延迟。其原因是分离性延迟和生理性延迟造成的。为此,必须将诱变处理的菌液进行中间培养,即将菌液接入完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过夜。

  (五)突变株的分离
  1.营养缺陷性菌株的分离

  (1)淘汰野生型、浓缩缺陷型
  (2)缺陷菌株的检出
  (3)营养缺陷型的鉴定

  2.抗性突变菌株的分离
  (1)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
  (2)抗代谢结构类似物突变菌株的分离

  3.产量性状突变的分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