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镇的旅游景点

如题所述

 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五祖庙、土地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王爷庙、观音庙。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框架穿,雕梁画栋现存一部分,除王爷庙、灯棚、观音庙未在此街外,其余的庙宇占地面积占了回龙街的五分之二,是相当集中的,带动了民居的建筑。
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三面唤水,有“一蛇盘三龟”、“五桥锁二江”之说。其实古镇的选址符合自然,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形式奇特,实属少见。因而每条小巷,每座寺庙,每个院落,每处建筑,都会给你不同的感觉,都是一幅旖旎的山乡风情画,给你视觉的享受。 “福宝高腔山歌”是福宝产生、流传并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福宝地处川南黔北渝西结合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融合了巴蜀文化、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而形成独特的山地文化。
福宝高腔山歌以七言为主,采用赋比兴手法并以比兴手法为众,且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衬词常用一连串的虚词,多为开口音发声。山歌体式有长调高腔和短调高腔,调式多汉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角调式,长调高腔多单二部曲式,短调高腔为一部曲式。山歌曲牌多,表现内容广。唱腔高亢、粗犷,感染力大,穿透性强。
福宝高腔山歌伴随历史演进的时空,孕育出许多歌事、歌俗、歌礼、歌规,形成丰富独特的福宝高腔山歌文化。福宝高腔山歌源于先民农耕、渔猎、伐木等劳动。福宝高村东汉崖墓上一幅“渔耕图”岩画表明,福宝山歌在汉代已相当发育。明末清初时期,大批“湖广”人迁居福宝,将中原歌谣融入福宝山歌,丰富了福宝山歌的形式和内容。到清末民初,福宝山歌由地头歌唱发展到搭台赛歌,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
福宝高腔山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曲牌调式,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劳动、内心世界和地域风情。福宝高腔山歌曲调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高亢缠绵,短调清越流畅。长调为单二部曲式,第一部由两句歌词两个乐句进行呈现和展开,第二部由衬词组成的乐句加以补充和发展;短调为一部曲式,由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乐段构成。 傩,是古代民间逐疫驱邪的一种巫术仪式。驱赶邪魅时,人们口中不断发出“傩”、“傩”的镇喝之声,故而这种活动便称为“傩”。由于傩仪中人们头戴面具,装扮成各种威慑精怪的神灵形象,“傩”仪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一种戏剧行为,所以“傩戏”之名也就相应产生了。 四川傩戏遍布巴山蜀水,千姿百态,名称繁多,有“庆坛”、“阳戏”、“傩愿戏”、“梓潼戏”、“师道戏”、“鬼脸壳戏”等等称谓。合江则称“赵侯坛”或“端公戏”。
赵侯坛是属庆坛类傩戏。它以隋朝嘉州刺史赵昱为坛神。因赵昱历史上曾封侯,故尊称赵侯。赵侯坛长期来流行于合江县境内,相传赵昱隋朝人氏,时与兄赵冕从师李珏、在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修道。隋末,应朝廷之邀,出任嘉州刺史。任上,适逢犍为孽蛟作怪,水患淹没庄稼、农舍。赵昱率领全县军民与孽蛟奋战,并亲自执剑入水。在沿岸军民呐喊助威下,挥剑力斩孽蛟,平息水患。“州人顶戴,视为神明。”为纪念其治水德政,在灌口立祠以祭,又因其排行老二,故世称赵二郎,后人以“灌口神”水神祀之。唐太宗曾封其为神勇大将军。唐明皇华蜀,加封为赤诚王。宋真宗时,崇道教为国教,又鉴于赵姓同宗,加封赵昱为道教真神,名“清源妙道真君”。合江是水路要道,境内江河遍布,因此极奉斩蛟治水的赵昱。每届岁暮,人乐余羡,用巫者拔除邪祟,鸣锣、击鼓、吹角、男扮女装、歌舞达旦,名曰庆坛。庆坛时,在坛场正中立“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字牌,隆重祀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