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弦的古琴定弦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就以宫、商、角、徵、羽五音拼成基本的五声音阶, 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a五音,后来又有变宫、变徵等。古琴有七弦,而一弦与六弦、二弦与七弦为同一个音级(相隔八度),实际有五声,用每弦当一次宫音(do)就成五调,即五正调或正弄。 古琴最常用的调是以三弦为‘do’(F)的仲吕调,即F调,可称之主调,其余四调均以此转弦而变。详绘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仲吕(F)调
定弦三弦为宫
简谱唱名:
1=F
黄钟(C)调
定弦主调慢三弦 简谱唱名:
1=C
无射(B)调
定弦主调紧五弦
五弦为宫
简谱唱名:
1=B
林钟调定弦
主调慢一三六弦
简谱唱名:
1=G
夹钟调定弦
主调紧二五七弦 简谱唱名:
1=E
另外,借主调的弦法,不加紧慢变弦而改弹其它的调,就又生四个侧弄。
主调(仲吕、F)弦法
简谱唱名:
仲吕调(F)  5  6  1  2  3  5  6
黄钟调(C)侧弄:  1  2  4  5  6  1  2
无射调(B)侧弄:  2  3  5  6  7  2  3
林钟调(G)侧弄:  4  5  6  1  2  4  5
夹钟调(E)侧弄:  6  7  2  3  4  6  7
除上述正侧弄外,还另有一种‘外调’。是据乐曲特殊需要,如将第二弦降为与一弦同一音高的慢商调,增强了一弦散音音量,以适合琴曲《广陵散》的内容。另如将无射调弦法中的一弦放低为五弦(B)的低八度音来符合《胡笳》等曲的需要。总之其实质都不出五正调的范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