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美酒郁金香”作于何时何地考证

“兰陵美酒郁金香”作于何时何地考证

开元14?24?28?——具体考证



首先,兰陵是哪里?无论是什么唐诗欣赏,还是酒诗欣赏,几乎都认为兰陵是今天山东临沂的苍山县。山东人就更不客气了,干脆生产起了当代“兰陵美酒”,电视上还能看到他们的广告,是白酒。我查网络发现,只有一个人对此表示了异议,认为“兰陵美酒”应该是丹阳的封缸酒,这人是江苏省地名专业委员会主任栾广高。他的研究有点靠边,但是,也不准确。严格讲来,李白诗中的“兰陵”只能是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或说武进)。

苍山和常州古代都曾经叫过“兰陵”,但在唐朝的时候都不叫“兰陵”。这两个地方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春秋战国时,在今山东(也包括徐州一带)设兰陵县,因荀子曾在兰陵生活过,而成为名邑。到了晋朝末年,因为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开始南迁江南。一帮临沂人拖家带口逃到了今天的常州境内(靠近丹阳一边),并带有怀旧性质地把常州也命名为“兰陵”,由此,中国出现了二个“兰陵”,山东的叫北兰陵,江苏的叫南兰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侨置”。常州叫“兰陵”一直保留到了南北朝时候的梁朝。期间,因为出了几个皇帝和大文豪而名声大噪。由此,在文化界,说起兰陵,除非特有所指,基本上都是指常州,南兰陵。就是到今天,常州依然还有很多街道、企业是以兰陵命名的。

有趣的是,今天的常州似乎不生产酒了,只是周围地区还有比较有名的丹阳封缸酒和金坛封缸酒。产酒,并出名的,倒是山东临沂。徐州一带还曾出土过刻有“兰陵”字样的古代酒坛子。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千多年前李白诗中的“兰陵”就是临沂。

考证李白诗中的“兰陵”究竟应该是江苏还是山东,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李白同时代的人,如果也说到“兰陵”,他们指的是哪里?我查《全唐诗》,诗中也提到兰陵的共有十三首,除了有一首因为我不懂而不能确定外,其他十二首,都是指常州的,没有一首是指临沂的。比如,王维的《同崔傅答贤弟》:“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徐夤的《宋》:“三年未得分明梦,却为兰陵起霸图。” 李嘉佑的《送陆士伦宰义兴》:“阳羡兰陵近,高城带水闲”。陈羽的《送辛吉甫常州觐省》说的更清楚了:“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常州本地的诗人郭郧作《寒食寄李补阙》:“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

李白到过江南,并留下很多诗作。都是事实。自唐以后,历有文人说起“兰陵”,基本上也是指常州。原因其实很简单,自从晋人南迁后,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成就,在全国的影响,南兰陵似乎都要比北兰陵更大一些,即便是到了当代,像钱钟书写诗提到“兰陵”,也是指常州。

读袁枚《随圆食单》有《常州兰陵酒》篇,“唐诗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之句。余过常州,相国刘文定公饮以八年陈酒,果有琥珀之光。” 袁枚是清代的大学者,诗人,在他看来,兰陵属常州是无须解释的一种当然。



解释清楚“兰陵”了,那么,“郁金香”是什么东西呢?百分之九十九的认为,郁金香,花呀。错!郁金香是外来物种,我虽不能肯定唐朝就一定没有郁金香,但这里的郁金香应该是“郁金”之香。否则整个诗句没法解释,而且,还不对仗。所谓郁金,搞中医的都知道,一种产于我国南方的姜科植物也。《唐本草》:“郁金生蜀地及西戎。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而无实。其根黄赤。”。李时珍谓:“其苗如姜,其根大小如指头,长者少许,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外黄内赤”。这和西洋名花“郁金香”相差实在是太远了。龚自珍诗“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也当“郁金”之香解,否则不通的。

古代中国常把郁金制作成香料,或入药,据说可以行气化瘀,清心解郁,还可以治理女人痛经问题。

有学者认为,李白喝的“兰陵美酒”之所以有琥珀光,是因为用郁金香花泡制而成,不但颜色好看,还有花香的味道。这是在乱讲了。

三.

兰陵美酒到底是什么品种的酒?为什么会有琥珀光呢?

我不喝酒,也不懂酒。兰陵美酒是否真如栾广高所说是封缸酒呢(黄酒)?不好说,也许有这个可能吧。

但是,这个理由不能是因为酒的颜色是琥珀色,就认为它一定是黄酒而不是烧酒。古代的烧酒和今天的烧酒(白酒)可能做法上不一样。白居易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这个问题我过去曾经提出来过,也有网友对此作过解释。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赏析一】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余恕诚)

【赏析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这首《客中作》是这样开头的,郁金香,是一种香草,有浓烈的香味,古时用来浸酒,用郁金香浸过的酒,呈金黄色,芳香扑鼻。琥珀,松柏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此处形容美酒的色泽晶莹可爱。谁都知道,李白一生对美酒是情有独钟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对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见一斑。眼前又是同样的场合,只不过“金樽”换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长安天子脚下,身处民间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尽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酿,也许更加别有风味,就是因为这首流传千古的饮酒歌,到现在才会出现许多冠以“兰陵”字样的酒品。这时摆在面前的兰陵佳酿,色泽清洌,酒香扑鼻,李白看在眼里,美在心间,恨不得马上就喝它个一醉方休。不过,李白一生面对的美酒盛筵,何止千万?李白可能因为饮酒而更加豪放,也可能因为痛饮而愈发感伤。也正因为如此,李白才不是一个只知道饮酒寻欢的粗俗酒鬼。那么这一次使得李白忘记了乡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并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但使”,是只要的意思。所以从字面上来分析,是一种虚拟语气,可是我们读来,却明明白白地感受到,李白此时是非常肯定地将时时萦绕心头的思乡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4


首先,兰陵是哪里?无论是什么唐诗欣赏,还是酒诗欣赏,几乎都认为兰陵是今天山东临沂的苍山县。山东人就更不客气了,干脆生产起了当代“兰陵美酒”,电视上还能看到他们的广告,是白酒。我查网络发现,只有一个人对此表示了异议,认为“兰陵美酒”应该是丹阳的封缸酒,这人是江苏省地名专业委员会主任栾广高。他的研究有点靠边,但是,也不准确。严格讲来,李白诗中的“兰陵”只能是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或说武进)。

苍山和常州古代都曾经叫过“兰陵”,但在唐朝的时候都不叫“兰陵”。这两个地方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春秋战国时,在今山东(也包括徐州一带)设兰陵县,因荀子曾在兰陵生活过,而成为名邑。到了晋朝末年,因为战乱,大量的北方人开始南迁江南。一帮临沂人拖家带口逃到了今天的常州境内(靠近丹阳一边),并带有怀旧性质地把常州也命名为“兰陵”,由此,中国出现了二个“兰陵”,山东的叫北兰陵,江苏的叫南兰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侨置”。常州叫“兰陵”一直保留到了南北朝时候的梁朝。期间,因为出了几个皇帝和大文豪而名声大噪。由此,在文化界,说起兰陵,除非特有所指,基本上都是指常州,南兰陵。就是到今天,常州依然还有很多街道、企业是以兰陵命名的。

有趣的是,今天的常州似乎不生产酒了,只是周围地区还有比较有名的丹阳封缸酒和金坛封缸酒。产酒,并出名的,倒是山东临沂。徐州一带还曾出土过刻有“兰陵”字样的古代酒坛子。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千多年前李白诗中的“兰陵”就是临沂。

考证李白诗中的“兰陵”究竟应该是江苏还是山东,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李白同时代的人,如果也说到“兰陵”,他们指的是哪里?我查《全唐诗》,诗中也提到兰陵的共有十三首,除了有一首因为我不懂而不能确定外,其他十二首,都是指常州的,没有一首是指临沂的。比如,王维的《同崔傅答贤弟》:“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徐夤的《宋》:“三年未得分明梦,却为兰陵起霸图。” 李嘉佑的《送陆士伦宰义兴》:“阳羡兰陵近,高城带水闲”。陈羽的《送辛吉甫常州觐省》说的更清楚了:“西去兰陵家不远,到家还及采兰时。”常州本地的诗人郭郧作《寒食寄李补阙》:“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

李白到过江南,并留下很多诗作。都是事实。自唐以后,历有文人说起“兰陵”,基本上也是指常州。原因其实很简单,自从晋人南迁后,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成就,在全国的影响,南兰陵似乎都要比北兰陵更大一些,即便是到了当代,像钱钟书写诗提到“兰陵”,也是指常州。

读袁枚《随圆食单》有《常州兰陵酒》篇,“唐诗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之句。余过常州,相国刘文定公饮以八年陈酒,果有琥珀之光。” 袁枚是清代的大学者,诗人,在他看来,兰陵属常州是无须解释的一种当然。



解释清楚“兰陵”了,那么,“郁金香”是什么东西呢?百分之九十九的认为,郁金香,花呀。错!郁金香是外来物种,我虽不能肯定唐朝就一定没有郁金香,但这里的郁金香应该是“郁金”之香。否则整个诗句没法解释,而且,还不对仗。所谓郁金,搞中医的都知道,一种产于我国南方的姜科植物也。《唐本草》:“郁金生蜀地及西戎。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而无实。其根黄赤。”。李时珍谓:“其苗如姜,其根大小如指头,长者少许,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外黄内赤”。这和西洋名花“郁金香”相差实在是太远了。龚自珍诗“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也当“郁金”之香解,否则不通的。

古代中国常把郁金制作成香料,或入药,据说可以行气化瘀,清心解郁,还可以治理女人痛经问题。

有学者认为,李白喝的“兰陵美酒”之所以有琥珀光,是因为用郁金香花泡制而成,不但颜色好看,还有花香的味道。这是在乱讲了。

三.

兰陵美酒到底是什么品种的酒?为什么会有琥珀光呢?

我不喝酒,也不懂酒。兰陵美酒是否真如栾广高所说是封缸酒呢(黄酒)?不好说,也许有这个可能吧。

但是,这个理由不能是因为酒的颜色是琥珀色,就认为它一定是黄酒而不是烧酒。古代的烧酒和今天的烧酒(白酒)可能做法上不一样。白居易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这个问题我过去曾经提出来过,也有网友对此作过解释。
第2个回答  2009-12-24
山东兰陵,即今山东省苍上县南兰镇

唐开元二十四年丙子(七三六年)

我国现代研究李白的詹锳认为这首诗中的兰陵是山东兰陵。他的理由是:"唐开元二十四年丙子(七三六年),夏王昱为太原尹,李白遂去东鲁,寓家任城,与孔巢父,裴政,张叔明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又曰:"元和据县志:"'兰陵县城在荆州县六十里。'度作诗之地当去此不远,诗题曰<<客中作>>,而诗中又有'不知何处是他乡'之句,疑是初至东鲁之作。"詹锳一九四三年的<<李白诗文系念>>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李白研究方面的好说,今人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中赞同了詹锳的观点,说李白迁居任城后,山东就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熟悉这儿百姓的生活,:"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拓空,鲁家重织作,机柕鸣帘栊……"

山东兰陵,即今山东省苍上县南兰镇,今有兰陵酒厂,兰陵酒也有些名气。

http://www.xwxian.cn/article/3/3790.html
第3个回答  2009-12-24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第4个回答  2010-01-04
《客中作》写于李白移家山东之前后,具体我也不认为就是开元十四年,可能更早

至于兰陵,已经定案:即唐沂州之丞县,即古兰陵县,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

《李白考谜》不错的书

参考资料: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004256.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