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下阙的联系,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苏幕遮的和其它的词自然也是共同的。词的上下阙是通过逻辑关系相联系的,但是往往利用对比的手法,例如欲扬先抑,古今对比,物是人非之类的反差。当然无论什么样的联系,大多数的词都是按照先写景烘托氛围,然后再抒情。
既然楼主专门问苏幕遮,我就以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举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所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上阕主要写景,但是却把情感和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作者的所有情绪都弥漫在景物之间。碧云黄叶,秋色烟波,形成反差,看起来很美,但作者的惆怅已经孕育其中。而上阕的最后一句,则是起承转合的关键,如果上阕前半句是朦胧含蓄的烘托氛围,那么后半句则是直接借景抒情,作者说是芳草无情,却更在斜阳之外,这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暗语。
紧接着下阕的上半句便对此做出了解释,也就是【黯乡魂,追旅思。】紧紧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链接,使得作品浑然一体,直接从写景转折到了叙事式的抒情上面,下阕的最后句则又回归到作者当下的状态【借酒浇愁】,使得本词回归到了作者本身,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最后的相思泪悠远深刻,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这首词的链接关系大约是这样的:
上阕上半段:对比写景【眼中的景】
上阕下半段:寓情于景【景的联想】
下阕上半段:借情叙事【感叹自身】
下阕下半段:情景交融【抒发惆怅】
其实写词,上下阙并没有严格规定,主要根据逻辑关系而来,只不过古人写词都写景,后人自然从中摸索出了规律。学习的时候自然可以按照诸如这首苏幕遮这样的逻辑来写,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