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观潮》写一篇作文

本人初2, 急求一篇作文,模仿《观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事作文。。
谢谢.......

暑假,爸爸骑摩托车带我和妈妈去海宁看海水涨潮。

那天,晴空万里,烈日炎炎。骑在摩托车上,呼呼地刮着风,还不觉得怎么热。但车子一停,就像螃蟹进了蒸笼,顿时满身大汗。但这并没有削减我的劲头,因为我从来还没有见到过海水涨潮是个什么样儿。

大约下午三时左右,我们到了海边。正赶上快要涨潮的时候,观潮的人们都站在海岸边的高坝上。不一会,有人喊:“涨潮了!”我向远处一看,海面上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长龙,又像是一座很长很长的大坝,向这边滚动。越滚越近,这才看清楚是海浪。它移动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却气势凶凶,不可阻档!当它快到海岸边的时候,“哗!”的一声打在岸边崖石上,溅起的水花有楼房高!我脑子里忽然想起“排山倒海”这个词。大浪的后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小浪。看着看着,海水涨上来了,刚才的一片海滩全被淹没了。

为什么会有涨潮退潮的现象呢?爸爸说,与月球引力有关。他讲了许多,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大自然存在着许多奥秘,激发人们去探索,去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05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第2个回答  2012-10-04
观潮
8月18看大潮,这是我懂事后听大人们年复一年提到的事。我多么想有机会去看看。去年10月2日,正巧是农历8月18,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海到底是个什么样儿?潮又是什么样的?有多大?它是怎样产生的……”汽车在颠簸不平的公路上前进,我的脑海里翻腾着一连串的问题。
  “海,海!”车中一个大哥哥突然叫了起来。顺着他指点的方向,我发现远处蔚蓝色的天底下有一大片闪闪发亮的东西,几条人流都在朝发亮的地方蠕动。渐渐地,目标越来越近,我看清楚了,那一大片发亮的东西原来就是水面。这时爸爸告诉我:“那实际是曹娥江,真正的海在钱塘江口外。”
  我们下了车,挤进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沿着曹娥江大堤向北走。黄色的江水缓缓地向外流。丛丛芦苇弯着腰,偶尔吹来一阵风,“沙沙”地发出一阵响声,“秋老虎”还真厉害,把大坝上的嫩草灸烤得垂下了头。当我们在江边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坐下来时,太阳已过正午。回头一望,沿堤观潮的队伍恰似一条蜿蜒的长龙。
  下午1点40分左右,我忽然发现在海天之间出现了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顿时,观潮的“长龙”骚动了。“潮来了,潮来了”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渐渐地,那带子越来越粗,越来越近。闷雷似的隆隆声也越来越响。瞬间,潮头滚近了,只见它像凶猛的野兽,张开大嘴吞噬着前面的一切:滩涂、芦苇、护坝石、漂浮的小木块……还没等我来得及想什么,“轰——”,潮头撞到了坝脚下一块突兀的大石头上,顿时水珠飞溅,水声震耳欲聋。
  与此同时,停留在浅海里的几只小船儿,却鼓起雪白的帆,迎着这势如破竹的潮头向前驶去。近了,更近了,到了潮头了,这时,我的心似乎提到嗓子眼里,我紧紧闭住了双眼,看也不敢看。只听到“哗——”的一声响,我连忙睁开眼来,奇迹发生了!几只小船一下子被抛上了比刚才高出许多的水面,又一下子摔下来,继而就稳稳地行驶在江面上。啊!多么勇敢的小船,多么惊险的场面!
  我爱钱江潮,因为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我爱钱江潮,又因为它如万马奔腾,催人奋进。
第3个回答  2009-12-27
不会有人给你的 作文就得自己锻炼着写 平时积累了就会越写越好 省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4个回答  2020-01-12
《观潮》一文写景叙事相融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还有简洁的白描,十分生动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