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谈话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术前谈话包括三大块

不同的手术,术前谈话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形式上大致分为三大块。以肝胆科常做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具体讲述一下。

前提: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胰头癌,决定实施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第一大块

介绍手术方案,也就是医生会怎么切。

另外,如果术中发现肿瘤远处转移或者其他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情况,要介绍备选方案是什么。

第二大块

告知手术风险。这块是重中之重,也是家属总埋怨“被你们吓个半死”的部分。手术风险各种各样,其中一部分是所有全麻手术都可能遇到的风险,还有一部分是特定手术面对的特定风险。

先介绍共同的风险。

风险一:感染。

这是所有外科手术的共同风险。平时碰破点皮都有可能感染,何况一个大手术。

而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动肠道,肠道内是有各种微生物的,不比头颅、心脏等I类清洁手术,而是II类可能污染的手术,不但腹腔可能感染,切口也可能感染。

风险二:麻醉。

这部分术前会有麻醉医生单独谈话,还要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外科医生不太了解,就不详说了,大概的风险包括:呕吐误吸窒息、呼吸抑制、药物过敏、心梗等,每一项严重时都可能要命。

每位患者基础情况不同,麻醉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不同,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如果风险太大不会建议手术。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避免麻醉风险的发生。

风险三:出血。

这是外科永恒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周围有各种血管,备血就比一般手术多。讲到这里一般我们会拿出解剖图谱,一边比划一边说。

风险四:诊断。

简单说就是开腹后发现病情和术前诊断不一样。术前影像学诊断胰头癌,但是术后病理诊断是良性的。没办法,病理才是金标准,这是目前检查手段所限。

风险五:复发。

所有癌症手术,术后都有复发的风险。胰腺癌尤其如此,其生物学特性就是复发率高,很多人术后一年就复发了。

讲到这里,一般会举几个著名的例子,比如帕瓦罗蒂等等。

风险六:其他脏器问题。

比如肺部感染、肺动脉栓塞。

以上六点,是所有肿瘤患者手术的共同风险,接下来还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独有风险。

风险七:各种漏。

本手术切除后还要做多个吻合重建,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只要是吻合,就有吻合口漏的风险,部分原因是手术操作导致,但更多见于患者自身愈合差。

其中最诡异的是胰漏,这是一个再高的技巧都避免不了的世界性难题。做这种手术的医生都碰到过术后胰漏,以及因为胰漏导致的出血、腹腔感染,进而因此丧命的极端情况,截至目前也没有一个医生敢拍胸脯说做了保证不发生胰漏。

风险八: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通俗地说就是胃瘫,胃不蠕动就吃不了饭,短则一周,长则数月。这是另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世界难题。

风险九:生活质量比术前差。

比如剩余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而导致的糖尿病,胆肠吻合口狭窄导致胆管炎。

风险十:其他。

由于个体差异较大,还可能发生一些很罕见的其他并发症,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谈到。

第三大块

解答疑问并表明态度。这个时候是和医生交流的最好时机,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不过有些问题医生实在没办法解答,比如“这个手术成功率有多少啊”“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高啊”这种。

签字也不能随便签

谈话结束,到了签字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家属都会签字的,毕竟已经深思熟虑过决定手术。但签字的态度却不太一样,主要分三种:

第一种:风险我都明白了,为了治病只好和医生共同面对这些风险,相信医生会尽力完成手术。这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好的态度。

第二种:医生你吓唬我呢吧?没这么严重吧?这样就必须严肃地告诉他:“以上风险我都亲自碰到过,不是唬人的,虽然发生概率低,但是确实会遇到。”

第三种:你说的这些我都听不懂,我就知道签字才能做手术,没办法只能签字。这种情况不能让他签字,告诉他你有哪里不懂就问,我们给你解释,什么时候弄明白了什么时候签字手术。

医生最怕的,是第三种态度。首先,从医生履行职责的角度,这种态度说明术前谈话是无效的,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满足,不能敷衍了事。反过来,从患者家属角度,至亲要做这么大的手术,家属不关心可能发生的风险,只想赶紧签字手术,将来发生纠纷的可能性很大。

这不是医生不信任患者。听说过别家医院发生过的真实案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家属告上法庭,法院判定没有医疗过错。但家属表示,术前谈话没听懂,不了解风险那么多,如果充分了解了风险,根本不会签字手术。最后,医院出于同情弱者的考虑,判医院赔了一部分“人道补偿”。从此,这家医院术前谈话的时候都架起了摄像机,全程录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术前谈话首先必需提前通知患者及其主要可负法律责任的亲属或单位负责人 ,约定明确的谈话时间和地点。主持术前谈话的外科医生必须是非常熟悉患者病情的主治医生 ,危重患者或重大、复杂手术需科室或院负责人参加。

术前谈话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疾病的诊断情况、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选择依据、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拟采取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的预后和经费估计等方面。谈话前外科医生必须克服和消除一些不良心理状况 :①为训练手术而手术 ;常见于一些年青、欠成熟的外科医生 ,往往急于求成 ,对患者缺乏爱心 ,手术指征把握不严。预防措施是要坚持严格的三级查房制度。②为了单纯提高经济效益 ,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勉强开展一些危重患者、复杂的外科手术。防范措施是加强医院等级制度和医院管理水平。③个人英雄主义 ,忽视外科手术团队精神 ,突出个人作用 ,忽视甚至贬低他人的作用。只有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 ,才能作到术前谈话时 ,不说大话、不说假话 ,否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也才能充分、准确地展示自己的术前谈话内容、技巧和艺术。
第2个回答  2020-09-14
为了与病人家属的沟通,病人家属并不懂医学,任何手术都是对人体的创伤,手术既有利也有弊,医生和家属都要衡量手术对病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其他。大千世界人与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不完全一样,即便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术前谈话实际上是人生观念的交流。 每种医学操作都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都是前人血的经验与教训,但都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发生率很低。比较大的手术风险医生会反复强调,使病人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或者放弃风险大的操作。记住一句话:医学操作没有100%的安全! 很多手术都有后遗症,你在接受手术治疗疾病的同时,必须接受其后遗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手术。有的手术后遗症很严重,可使病人丧失某些重要功能。 这些问题手术前医生必须让病人或家属明白。这也就是术前谈话的意义,也是法律赋予你了解自身及家属情况的权利。
第3个回答  2020-09-14
询问患者病情,交代注意事项,安抚情绪,提示风险
第4个回答  2020-09-14
目前最起码要包括的内容,就是我要和你聊天让你尽情地放松一下,这样才能够继续的去手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