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心得体会

如题所述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心得体会?《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作者是克里斯坦森,本书的特色在于,作者将自己所学的MBA商业理论应用到人生的规划中。他提出,每个人的美好的一生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良好的事业,二是家庭和朋友等亲密关系,三是正直。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孟子》,孟子他老人家有三乐,竟然跟这位相差了2300多年的哈佛教授不谋而合——“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正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亲密关系)”,“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事业)”。不禁让我感叹,这两位站在知识源头的伟人,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样的风景,指向了相同的方向。
那么,我们由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呢?
一、事业
我认为良好的事业不在于你富可敌国或是权倾朝野,而在于你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价值。无论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还是所罗门的《怕死》都向人们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来就有自卑(对死亡的恐惧)的情节,这也是个体生存和人类进化的强大驱动力。而为了克服内心的自卑情节(死亡恐惧),你就必须要跟社会有链接,把自己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为社会奉献。在为社会奉献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体现个人的价值。我认为,这种心理现象和我们原始生活环境有关,在原始社会,一旦一个人脱离了群体,单独行动,那么他离死亡也就不远了,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我们留下了这个心理特质。
那么,为了让自己在从事事业的时候更加快乐,大家要提醒自己关注你为社会、为他人创造的价值。而不是,我一天赚了多少钱。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则多怨”就是这个道理。
二、亲密关系
如果说,我们的本能中对死亡的恐惧是负面的能量的话。那么,好消息是,我们还有正面能量那就是爱。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获得爱的正面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的帮助我们去对抗对死亡的恐惧。
多提一句,关于我们与父母的相处。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他们会在很多方面超越自己的父母,于是很多人开始“给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经常指出父母的不对。而这其实是不对的,海灵格的《家庭排序理论》写到,孩子在指责父母的同时,其实有一只手在指向自己的内心。(大家可以想象一个画面,父亲或母亲蹲在地上,你用手指着他,你的心里会不会很难过?)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家要记住孝敬的含义,避免逆“道”而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第一次尝试针对一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写一篇读后感。除了概括性总结书中的精华,也添加了一些我看到、听到、经历过的事例来说明其中的观点,以及我个人对观点的看法。

总的来说,通过写读后感来介绍书籍的方法非常有意义:

首先,我会反复精读书中的内容。个人认为,泛读十本书,不如一本书精读十遍。每次看,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和感悟。

其次,这么好一本书应该与更多的人分享。多年的人生历练,让我真心觉得,与其拥有,不如给予。知识、经验只有分享出去,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从中获益,人们也就乐意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才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纵然知识再渊博,才华如何横溢,如果没有传授于他人,学富五车又有何用?

在归纳总结的时候,我又重新复习了所学的内容,不仅深化了知识,同时也是练习了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最后,把整个过程走完,必须有始有终。

浏览完整本书的内容,对于到底如何衡量人生这一问题是否有了大致的答案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理解“我的人生目标”到底什么意思。

第一个关键字,对,是“我的”,不是别人的,不是父母、配偶、孩子、周围的亲朋好友的,是我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人生目标的主体。厘清这个关系,才能设定目标。

第二个关键字,“人生”。人生是一个过程,从出生到离世之间的所有过程。它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也不是一段经历,而是数不清的事件连接起来的相当长的过程,更不是某个具体的结果(对人生来说,结果就是过程终止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动态地看待人生这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个关键字,“目标”。我们常常混淆目标和结果。目标是我们想要去往的方向;而结果是我们最终抵达的终点。一说到目标,有着一定工作经验的你大概马上就联想到 SMART 原则吧(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间限制的)。人生又不是 KPI 考核,SMART 原则只适合短期目标管理,对于人生这样长期的过程管理,并不适用。而且运用该原则,人们容易把数字化的指标设为衡量目标的标尺,比如拥有多少财产、多少专业成果,去过多少个国家....同样也会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要求自己的孩子。

人生目标的有效组成包括三部分:愿景、认同感以及标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5
一滴血改变一切” 听起来好到不能再好,董事会成员包括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和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前议员比尔·福里斯特(Bill Frist)、现任美国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和前参议员山姆·纳恩(Sam Nunn)。吸引了包括传媒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美国教育部长贝琪—德沃斯(Betsy DeVos)、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家族的继承人的投资,超市巨头Safeway和连锁药店Walgreens成为其合作伙伴。

然而Theranos仪器只能提供15种检测,其余大多数使用的是西门子的设备。而且结果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即使是相同的血样进行多次检测,结果差异也会很大。为了减小这种差异性,公司采取的办法居然是删除偏差较大的数值。所谓“颠覆性”的科技可能只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霍尔姆斯不仅用谎言粉饰所谓的创新仪器、与制药行业签订的合同及试验验证等内容,还向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的血液检测监管机构、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做了虚假陈述。

2016年,Theranos的实验室被关停。因错误的结果而受到伤害的人不计其数:一些人受到了严重疾病的误诊,经历了不必要的手术,以致于情绪崩溃。

霍尔姆斯本人将面临多项指控,甚至还可能陷入牢狱之灾。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

由此引出《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的最后部分《如何确定你能正直一生,远离犯罪》。

一、边际思维的陷阱。

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又译网飞)随着《纸牌屋》的热播而被国内网民熟知。这家企业创立于1997年,最初是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而在此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内,百视达公司一直控制着美国电影出租行业,门店遍布全美各地。百视达的营利模式是当顾客从门店借走DVD后,开始计费直至归还为止。由于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在存货中,只有当顾客尽早归还碟片,才能租给更多的顾客,从中获取利润。为了让顾客尽快归还租赁碟片,百视达规定,没有按时归还DVD的顾客需要按天支付额外费用。顾客们常因疏忽大意,忘记准时归还租赁碟片,为此百视达公司不断增加延期费用,据估计,百视达公司70%的利润都来自延期的费用。

而后来出现的奈飞公司,则采取另一种模式。顾客无需到店挑选 DVD,而是在网上预定,以月租方式付费。如果顾客没有观看他们预定的电影,奈飞公司就无需支付返程邮费,也不需要寄出客户已经预定的下一批次 DVD 电影了,奈飞就能从中挣钱。

2002年,奈飞公司逐渐展现出潜力,取得1.5亿美元的收入以及36%的利润率。这让百视达公司的投资者开始感到紧张。百视达公司将奈飞的财务数据和自己的进行对比后,管理层认为不必为此担心,因为相比百视达,奈飞的利润要小得多,主打市场是小众的网络客户,如果他们对奈飞采取压制行动,就会分流百视达公司营利最好的商店销售量。

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奈飞全球订户总数达到了1.1758亿人;而百视达已于2010年宣布破产。百视达所奉行的是财务和经济学公认边际收益原则:在评估多种可选择的投资时,不应该考虑已经发生了的成本即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应该考虑新发生的.成本和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做决定。然而,这是一种危险的思维方式。因为该理论成立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是:未来的情况和过去完全相同,而事实是,这个假设不可能成立。

有着百年历史的通用电气(GE)公司,曾经一度是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却在最近被踢出道琼斯工业指数。至此,诞生于 1896 年的道琼斯指数的初始成份股全军覆没!GE被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充满了必然性,不能说它不够优秀,而是它没能跟上时代的速度。

再来看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2007年市值第一的埃克森美孚在2017年差一点跌出了前十,成为上榜的唯一一家能源公司,科技公司占了十强中七席,排名前五的无一例外都是科技公司。

传统的思维方式聚焦于过去,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则应聚焦于未来。传统思维方式使百视达公司只能看到自己现存商业模式的优势,而不去开辟新的市场和业务模式,更何况,这种模式的赢利能力更低。

对于一些规模庞大的企业,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需要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建立全新的品牌和团队,这就需要考虑它的完全成本;另一种是使用现有的资源,这样只需要花费边际成本,获得边际收入。

当企业面临一项针对未来革新的投资时,会反复研究数字,并从现有的业务出发,决定如何进行投资。从这些数字出发,一旦发现投资的边际收入没有边际成本多,很可能决定放弃投资。但这种思维方式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即边际思维的陷阱。

大企业虽然拥有大量资金,却认为改变的代价昂贵,而倾向使用已有的资源,然而结果却是付出了比完全成本更高的代价,因此失去了竞争力。

刚成立的新企业则情况不同,他们不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因此他们虽然只有少量资金却能勇往直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