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如题所述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决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个论断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走向作了整体考察和宏观把握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论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来看,反腐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实现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关键历史时期。实现这个历史任务无疑充满了艰难险阻。它要求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然而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巨大障碍,它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任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严厉惩治腐败是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

  从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来看,反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会不会改变颜色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正是靠不断保持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才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形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党能不能经受这些严峻考验,保持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不变,保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权,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党自身。如果党不注意加强自身建设,不努力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不着力克服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党就有可能改变颜色。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道路走向来看,反腐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结论。因此,我们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死路一条,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则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它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痼疾,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严重的腐败现象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根本不相容的。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腐蚀着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同时腐败现象本身就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听任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必然走向严重的两极分化。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对于保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反腐败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的说来,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密切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深得人心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在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身上,脱离群众的倾向,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倾向有所滋长,有的甚至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近些年来腐败现象对我们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的侵蚀是严重的,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损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严厉惩治腐败,是民心所向,只有顺应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的事业才能繁荣昌盛。反之,我们就可能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被人民所抛弃。

  因此,反对腐败确实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决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个论断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走向作了整体考察和宏观把握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从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来看,反腐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 从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来看,反腐败是关系到我们党会不会改变颜色的大问题。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道路走向来看,反腐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从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反腐败关系到党心民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 近2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伴随着巨大的辉煌,腐败现象的黑影也在不断扩展,而且呈蔓延之势。从实践来看,目前腐败现象的特点主要是:(1 )在行为的严重性上,大案要案急剧增多。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违法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屡屡出现;(2 )在行为的主体上,中高级干部卷入腐败活动的人数有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由于卷入者位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陈希同、王宝森案就是典型;(3)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近年来出现大量窝案和串案,一些贪腐分子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力;(4 )在腐败现象发生的领域方面,贪贿活动广为蔓延。腐败不仅在经济管理和资源分配部门大量发生,而且在文化、科技、教育、司法等传统上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也不断出现;(5)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 国有企业是公有财产,所以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属于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我国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群,因而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群体,这一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是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着深刻弊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贪污腐败事件近年来呈急升趋势,并确已构成了当前腐败现象的多发区和高发区。近年来,企业中发生的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现象日益突出,部分国有企业陷入亏损的原因之一,就是某些企业领导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实施猖狂掠夺而造成的;(6)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 在任何社会,对腐败行为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量和质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追究违法违纪责任的起点。但我们知道,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底线往往高于这一基点。于是在权力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形成了一种未达到追究违法责任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并不干净的空间,这种状态被称为“准腐败”。目前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大量权力行为就包括这种权力不干净的行为,诸如领导干部超标住房、用公款大吃大喝、占用公物等现象即属此例。像住房超标10平方米在实践中很难认定为违法乱纪,但它确实是享受了法律上没有依据的利益,使权力陷入受私欲污染的状态。“准腐败”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而其严重性是它构成了腐败现象群发的丰厚土壤。
2,权力失控:腐败现象产生的体制根源.
首先,权力过于集中。政治发展和公共管理的规律表明,如果把权力过多地授于一个主体,必然发生掌权人的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制权威和组织权威之上的后果。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传统的弊端。 其次,权力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现象的一个客观规律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在失控和约束不力的情况下,个人的意志常常会由于没有压力和牵制而轻易地进入权力过程,从而使用权人形成不谨慎甚至是随意的精神状态。由于缺乏制约机制作保障,权力行为的规范也往往流于形式,丧失应有的权威和严肃性,得不到真正的贯彻. 第三,权利对权力的监控力不足。
3.强化权力制约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首先,在战略上大力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其次,完善权力体制,强化制约监督。第三,强化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09-12-29
中国何时能出这样一个NO.1
勤政爱民、勇气十足、以天下为己任、严惩腐败、严办飞车党一类的、法律健全、大公无私、真正为“人民”说话、不说废话、对不合理的现状大刀阔斧的改革、真正做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很简单呀,要那些贪官把钱吐出来呀,把权力交出来哦
例如以下举措,就能从根本上迅速提高全民素质,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训锻炼手工技巧,增强工业基础,花费小,将学术、经济贪污诈骗犯的土壤彻底清除,请你就在当地实施吧。
杜绝能干的不给干,而这辈子学不会的挑大梁!
前者被羁绊没岗位,后者却独霸资源和权力,就是在危害国家安全!最大的障碍是能干的不准干,不能干的干大事,权利,仪器,资源都到了庸才手中。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岗位,不能进实验室,不能使用空闲的普通仪器。人都有两面性。
Q @#¥ 办 %……&直 * 属 单位 可以有国家出资配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权给许多合同工,丰富其业余生活,也可以配办公室给合同工。同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科学论文的人几十年都没有工作场地、被禁止使用计算机和仪器。这要看对谁,对象不同嘛。因人而异,看具体情况。是吗?书都没有读通得,每月工资过万元,上课尽咋呼能当场回答学生问题,立马解决问题的下岗,每月领取社会救济Q办主任,你说呢?你知道哪些黑话、暗语?一个高级职称的打手奉领导的命令,开高级小轿车作案,对受害者说“你可以打110报警!”,“你信不信我可以当场打死你?”。他是电子专业的,却根本不能设计单级电路,买不足100元的万用表也要商家开大金额要回扣,提升职称的论文是从教材上抄袭的,而且是要其他教师为他输入计算机和打印。
十七大的召开对和谐校园的意义在军工行业,口号是忽视质量就是犯罪。在教育行业,没有设计、制造教学设备、工业装备能力,只能转移书本上的公式的教师垄断课堂,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基础!这种档次的人拥有高级小汽车,殴打在国际会议上多次发表论文的人,还说明:你可以打110报警,Q办主任,你同意吗?这是下达的刚性任务,考核硬指标:如何理解"和谐社会"?
对于开着高级小轿车殴打科技创新者的黑社会骨干,依法开除出教师队伍! 责令Q办主任执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