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生命意识探究7:孟浩然的山水田园情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2018年7月30日  星期天  挑战第7天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诗人之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途次望乡》《晚泊浔阳望庐山》《岁暮归南山》《北涧泛舟》等诗歌,无一不表现出诗人志在山水田园的情怀。这种充满隐者情调的情怀,其实就是隐逸情怀。

        中国诗歌史上,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的人,当陶渊明莫属,其成就也最高。自《桃花源记》始,中国文人心中所向往的桃源圣地被开辟,官场失意、命运坎坷、壮志难酬之时,山水田园成为最佳去处。以陶渊明为代表的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人这一群体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孟浩然一生寄情山水田园,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和王维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活情趣的不同,王维擅艺术,喜静,好禅,而孟浩然的生活经历相对要平淡许多。李白赞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但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让他的命运发生了质的改变,也使他出世的理想完全破灭。两条路面前,他只能选择“穷则独善其身。”他笔下也有气势雄浑之作,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但并不多见。最为出名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有人评价,“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抱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情怀是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对于孟浩然来说,这种情怀或许来自于先师影响下的隐逸情结,是一种天生的气质,也或许是后天官场不顺长期积压所形成的长久的情感,总之,他的隐逸情怀转化成了隐逸志向,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