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平民后做了什么?

如题所述

文:王圆磊(读史专栏作者)
李白,中国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没有之一。
01
你知道梦笔生花说的是谁吗?
没错,就是占据诗坛半壁江山的李白。
传说有一天,李白做梦,梦到笔头上开了花,后来和朋友们吹牛时一不小心就说成了“梦笔生花”。
于是李白从此下笔如有神,一不小心就写了几万首诗,坐上了诗坛的头把交椅。
凡是牛人,那必定从一出生就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
和普通人一样就称不上牛人了。李白出生也很传奇。
传说有一天,李白的母亲做梦梦到了神仙太白金星。不久就生下了李白。
后来李白给自己取的字就是“太白”。
由于李白写诗太厉害,朋友们又送给他一个雅号叫“诗仙”。
牛人之所以称为牛人,就是我们普通人只会吹牛,而牛人吹完还把事都做了。
唐朝选拔人才流行科举制,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天下的读书人要想做官,就得参加考试。
那时候没有三百六十行,不能行行出状元。
要想当官,就得参加考试。
但李白却没有参加。
因为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他不是人才。
他是天才,是奇才。
据记载,李白五岁就能读唐朝的小学课本,七岁能写诗,十岁就精通琴棋书画了。
十五岁时,李白写的诗就能拿出来吹了。
最气人的是不仅写的好,还有好多社会名人跟着吹捧。
传说有一天,有个客人来家里做客,李白的父亲不在,客人喝杯茶后要走。李白上去让人家留个姓名。
那时候没有手机微信,留个姓名好跟父亲说下次拜访。
恰好这位客人也爱玩文字游戏,就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低头一笑,“小儿科。”
然后说:“‘有人偷’的‘偷’字去掉单人旁就是‘俞’;‘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您叫俞岛!”
这位客人心里佩服万分,“真是神童啊!”
李白却说,快走吧,再不走天一黑就不好骑驴了。
02
二十四岁时,李白就开始到处旅游了。
旅游是需要钱的。虽然大唐没有设立5A旅游景区,去爬山也不收门票。但这一路上光吃喝也要花不少。
更何况李白是个讲究人,吃喝都要用好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千金散尽还复来。”……
后来据考证,李白家里是有矿的。
李白其实就是个会写诗的矿老板。
而且李白开的至少有三个矿。
铜矿:“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需问舞袖,佛尽五松山。”(《铜官山醉后绝句》)
五松山位于安徽铜陵,就是个冶矿工地。
还有铅矿:“采铅清溪滨,时登大楼山。”(《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铁矿:“炉火照天烧。”(《秋浦歌》)
李白虽然是个老板,但却没有任何架子,经常和矿工们同吃同睡。“提携采铜客,结荷水边沫。”
等工人们采完矿,装上船,走水路,拉去扬州卖。
一去一回往返三千里。李白的诗就是这样在卖矿的路上写的。
根据李白的诗,我们推断他开过矿,但也有人说李白的诗不足信,有夸张成份,但不论如何,至少,李白的家底儿好肯定是没错的。
如果不是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金樽”、“千金”这种奢华的词也写不出来。
其实,李白开矿并不为奇,就连苏轼也曾挖过煤。
比如苏轼在徐州当官时,冬天冷,为了取暖,就曾挖过煤。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盘万车炭。”(苏轼《石炭》)
苏轼这首《石炭》诗,是最早的卖炭诗,就是在挖煤中写的。
03
李白二十六岁时,认识了孟浩然。
这一年孟浩然三十八岁,还是个没有参加过科举的小白。
两年后孟浩然就去参加科举了,很尴尬,没考上。
李白就没有孟浩然这么笨,他压根就没想过参加考试。
二十七岁时,李白结婚了,对象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一个才华绝代的矿老板和前宰相的孙女结婚了。
如果你觉得这不可思议的话,那后来李白还做过更不可思议的事。
住在安陆时,李白经常拜访当地官员。去首都长安时还拜访了当时的宰相张说。
后来李白去终南山,就住在皇帝妹子玉真公主家里。
李白不白住在人家里,为此他专门吹捧一下。
“玉真公主真是个仙人啊,经常来往华山修道。大清早就起来鸣天鼓,练气时就像有双龙腾起一样。”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玉真仙人词》)
没有参加“高考”的李白,其实仕途并不顺利,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人疏通关系。
他写这首《玉真仙人词》,就是想让玉真公主向她哥引荐他。
三十一岁时,煤矿生意行情不好,自己吃喝太奢华,首都的房子又贵。李白很快就花光了积蓄,已经逐渐变得穷困潦倒了。
后来李白“京漂”时,就经常混迹在市井中。
这时李白写的诗就有些凄凉了。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乌夜啼》)
不过,恰好这首诗被当时的副部级干部贺知章看到了。老贺便让人去旅馆找小李。
与副部长的这次见面,从此改变了李白的“京漂”命运。
贺部长说:“小李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啊,老朽能否一睹为快啊!”
“京漂”青年李白这时内心很紧张,毕竟第一次见到副部级干部啊。于是拿出了几年前就写好的《蜀道难》,小心翼翼地给部长大人看。
老贺看后惊呼小李是“天上的谪仙。”于是反而变成了小李的“铁杆粉丝”。
两人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一个是八十多岁的副部级干部,一个是三十多岁的“京漂”。
后来贺知章辞官回乡时,李白特意写诗送别。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
其实,贺知章早就想到了,因为有李白在,他早就该从诗坛上光荣退休了。
04
拍马屁从来不会过时,这个道理早在几千年前就适用。
李白为玉真公主写的诗,她很喜欢,于是就向她哥推荐李白。
再加上副部长老贺送的“谪仙”称号。
一个是皇帝妹子,一个是副部级文坛领袖,俩人就这样捧红了李白。
当时李白在长安是大红大紫,位于一线行列,收割首都所有“流量”。
如果大唐有微博,那李白肯定天天上热搜;如果李白有公号,那他的诗文肯定篇篇10万+。
后来玉真公主向她哥引荐李白,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后,觉得还不错,那天心情好,就召见李白进宫了。
这一年,李白四十二岁。
“京漂”中青年终于要逆袭了。
传说当时的见面是这样的:
百官列队,皇帝亲自出门欢迎,亲手调了一碗汤给李白喝。(“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大概是因为汤太热了,不调一下也没法喝。
还亲自赏赐了饭,又搬了个凳子,就让李白坐在身边吃。
这待遇简直了。
李白这时候也不紧张了,毕竟已经和部级文坛领袖称兄道弟了。
再不行还有皇帝妹子罩着呢。
不给推荐人丢脸,这是求人办事最基本的素质。
事实证明李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有给副部长丢人。
玄宗当时就问了李白一些问题,李白凭着四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对答入流。
玄宗很高兴。
一高兴就让李白当了秘书长。
每次有宴会,玄宗就拉李白出来写两句。
有一天,玄宗和最爱的老婆杨玉环赏花,想让李白写诗吹一下。
因为当上了诗坛的大哥,坐上了头把交椅。上面有皇帝罩着,下面粉丝几千万。这时候李白就有点飘了。
又正好喝醉了,李白就让玄宗的宠臣高力士给他脱鞋。
高力士没办法,只能帮李白把鞋脱了。
李白很高兴。
一高兴就写诗,还连续写了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单看这诗,写的确实好。
但是,能干活还是干不过能说的。
高力士自从给李白脱鞋后就怀恨在心,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李白坏话。
考虑到大庭广众下脱鞋确实影响朝廷形象,而且每次召见李白时,李白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第二年,玄宗就将李白“赐金放还”了。
说白了,就是被“炒鱿鱼”了。
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李白走时就在首都大街上见人就说,这次是自己主动辞职的,不是被老板炒的。
05
离开首都后,因为老板玄宗送了不少经费,李白就到处旅游。
四十四岁这年,在洛阳,李白见到了一个重要人物。
这人就是杜甫。
这一年杜甫三十二岁,风华正茂。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就这样见面了。
老李和小杜的这一见,后果很严重。
两人诗性大发,写了很多诗互相吹捧。反正后世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又增加不少。
杜甫见到诗坛大哥后,极为崇拜,拿出了自己几年前的作品让大哥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而李白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哥就看不起小杜,连忙夸赞小杜写的好。
其实,这首诗杜甫作于二十四那年,已经快十年了。
此前一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很尴尬,也没考上。于是就找家里要了点钱出去玩。这首诗就写于东游泰山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你看,当年孟浩然考试没考上,杜甫也没考上,后来还有很多名人也都没考上。这就证实了那句话,学习成绩好将来不一定混的好。
就像李白,从来没参加过考试,照样成为了大唐最红的“明星”。
老李和小杜见面后,两人很快建立了深厚友谊。
并一起在河南开封、商丘开启了旅游生活。
在一起旅游时,两人还见到了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这人就是四十岁的高适。
大约十年前,高适去首都考试,同样很尴尬,也没考上。
这时的高适和杜甫一样,经常外出旅游散心。
就这样,两个“学渣”和一个从来没做过试卷的人见面了。
三人互相写诗吹捧,一起为了国家发展而担忧。
这一年,大哥老李刚被“炒鱿鱼”,小杜和小高还是没有任何官位的平民。
后来李白和杜甫还跨省旅游,一起去了山东济南等地。
第二年分别时,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
杜甫说:和大哥一起旅游很开心,一起睡觉、一起喝酒、一起看风景,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
李白说:这几个地方我们都去玩过了,和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也很快乐!如今就要各奔东西了,干了这杯酒,兄弟多保重!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当时没法用手机拍照留念,自己除了会写诗,就啥也不会干了,于是只能写诗留念。
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分别,已成永别,此后两人再未见过。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天才,在共同度过快乐的一年多时光后,便永远擦肩而过了。
06
如果你单纯以为李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李白其实还是一个剑术高手。
唐朝虽然是盛世,但有些地方治安还不是太好,盗贼也经常出现。
而且当时中央也没有设立自然保护区,山里经常出现猛兽,去爬山游玩确实有些危险。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蜀道难》)
在这种情况下到处旅游,又没有保镖。没办法只能自己练剑保护自己。
而且李白本身也比较崇尚剑术,喜欢玩剑。
在没去首都之前,青年李白在蜀地旅游时,就经常背着剑到处玩。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胡无人》)
这都说明了李白是崇尚当个“大侠”的。
据记载,在《全唐诗》中,在李白的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已将书剑许明时”,是他的抱负;
“拂剑朝天去”,是他的气魄;
“横戈探虎穴”,是他的梦想。
不管李白到底是不是“剑客”,光看他写的诗就充满了侠气。
其实,李白不光具有侠气,还十分豪气。
当时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娱乐场所很多,消费也很高。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扬州三首》杜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亿扬州》徐凝)
按照其他人说的,扬州有豪宅、有美女、有宝马香车……确实很繁华,当然,去玩一次也很烧钱。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颂古六首其一》宋·释宗杲)
这样玩,即使家里是开矿的也扛不住啊!
烟花三月下扬州,下一次就花了三十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实,李白的三十万不是花在消费上了,而是都送人了。
见谁穷就给钱,免费资助别人上大学,还是个慈善家。
轻财好施,不久自己就变穷了。
“囊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就是这样,侠气冲天、豪气干云。
07
李白是侠客,一个侠客怎么不喝酒呢?
诗酒趁年华,没有酒,李白就少了三分仙气。
李白好喝酒,天天喝,一喝就是几百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对酒的喜爱天下无人能比,现存的上千首诗中,提到酒的就有两百多首。因此朋友们就送他一个雅号,叫“酒仙”。
一天喝三百杯,那李白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李白说燕山的雪下的大,就像草席一样大。
“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
写诗太浪漫,经常喝醉的人说话又不能全信。
所以三百杯不可能是真的。
他的好朋(ji)友杜甫在《饮酒八仙歌》里记载了这几个“酒鬼”的酒量。
杜甫说:李白喝一斗就能作诗上百篇了。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饮酒八仙歌》杜甫)
普通人喝多了就废话连篇,牛人喝多了就写诗。
那唐朝时的一斗酒到底有多少呢?
根据记载,古代的1斛=10石,1石=10斗=120斤。
也就是说,一斗酒就是12斤左右。
唐朝时还没有蒸馏技术,酒的度数也不高,和现在的米酒差不多。
所以,李白的酒量就是10瓶米酒。
这样算,李白的酒量实在不算高,现在能喝一箱啤酒的人多得很。
只不过普通人喝完就睡了,而李白喝完还不倒,就跑去写诗了。
而且每喝一次就能整出个上百首。
当时在朝廷当皇帝秘书长时,李白也是每天喝酒。
玄宗有好几次召见李白时,李白都是满身的酒气,酒醉微醺。
李白被“炒鱿鱼”后就更能喝了,喝酒也更让李白放荡不羁。
有一次李白出去玩路过华阴县,经过县衙门口时没有下驴,还在骑着小毛驴。然后就被县长抓住了,县长问李白为什么摆这么大的谱。
李白:皇帝面前能骑马,在你面前还不能骑驴了?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唐才子传》)
县长当时就醉了,一脸无助,只好放他走。
李白这绣口一吐,不是酒水,而是半个盛唐。
08
人总有谢幕的时候。
李白虽然是“谪仙”,但毕竟不是神仙,终究难逃生老病死。
晚年时,李白因受永王牵连而入狱。幸运的是,在流放途中遇到了大赦。
那首脍炙人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就写于大赦之后,也最能表明一个老人重获自由时的心境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后来差不多两年多时间,李白就一直往来于金陵和宣城之间。
当然,这两年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两年。
六十一岁那年,李白因病回金陵,此时已经十分穷困潦倒了,只好去投奔当县长的亲戚李阳冰。
至于李白的死因,后世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流传最广大的就是醉酒捞月所致。
传说有一天,李白在江上饮酒,酒量不好,还一次喝几百杯,又喝醉了。
只不过这次喝醉后没有再整出个几百首诗,而是跳入水中捞月了。
这一跳,却结束了一个旷世奇才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这一年,李白六十二岁。
这是目前较为认可的一种说法,也最符合李白的气质。
当然还有人说李白是醉死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至于李白的死因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证了。
不管到底因为什么,无论如何,李白都非常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他是我们每个人刚刚会说话、会识字时认识的第一位大诗人;
他是我们每个人关于诗歌的启蒙老师;
他是盛唐文化的杰出代表……
就像《如果没有李白》里说的一样: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的诗人都会提升一个档;
如果没有李白,杜甫会坐上唐朝诗坛的头把交椅;
如果没有李白,李商隐就不用再被称为“小李”了;
如果没有李白,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如果没有李白,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都要降一个档;黄山、天台山、峨眉山都要褪一分色……
往事越千年,多少风流人物都已成过眼烟云。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无比怀念李白。
我们怀念李白,我们在课本里背诵他的诗,想象他飘逸的身影;
我们怀念李白,我们在祖国大好河山里追随他的脚步,想一饮他的三百杯;
我们怀念李白,这是我们对潇洒的寄托,这是我们对盛唐的向往;
我们怀念李白,这也是我们的英雄情结,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对文化繁荣、民族昌盛的渴望。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6
帝,李白做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梦想就破灭了。 李白情商很低,低到他不晓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是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