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莲说》中把菊花比喻成了什么?

如题所述

说起《爱莲说》这篇古文,相信都是让很多学生都非常的熟悉了。很多人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这篇课文,并且作者对于莲花有着非常崇高的敬仰之情。文中的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就可以看出来他对于莲花的喜爱,并且把莲花比喻成高洁的居士。但是同样对于菊花也有了崇高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菊花比喻成了什么呢?

一、隐蔽的居士

虽然说陶渊明在当时的社会里非常的受欢迎,并且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因为他不想卷入官场,而选择退居到山林生活。虽然说周敦颐也很赞赏他这种做法,但是同样也反映了消极的隐居避世,并没有站出来从恶势力做斗争。周敦颐所喜爱的莲花形象,却是在这种污浊的环境中仍然不沾染恶习,保持着自己亭亭净植的精神。

二、对牡丹的嘲讽

因为牡丹花比较鲜艳,所以也赢得了众人的喜欢,但是牡丹所表现的形象却是那些在官场的一些贪官。所以周敦颐对于牡丹的形象非常的厌倦,他自己也非常喜欢莲花,莲花的形象与牡丹的形象正好形成对比,使整个文章看起来非常的有脉络。所以周敦颐也在倡导世人能够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对莲花的热爱

从文章画里画外的句子里面,都能看出作者对于莲花的热爱和赞赏。因为那个时候官场之气非常的严重,很多人都阿谀奉承,拼命的讨好那些当官的,这也让作者感觉非常的势力。所以作者也在倡导诗人能够像莲花那般即使在污浊的环境里,也要保持自己的洁身自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0
在《爱莲说》里面把菊花比喻成了非常高洁的人,也就是那些隐退不做官的人,非常高雅
第2个回答  2021-07-20
把菊花比喻成了隐逸者,而且也认为菊花就是隐士,可以看到他们都非常的喜欢菊花,并且喜欢菊花的气节。
第3个回答  2021-07-20
隐逸者,也就是一些隐士,实际上是这些文人赋予了这些花花草草自己的气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