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抖音的“醒醒吧张律”?

如题所述

如下:



本人是法学生。不是酸,是真的很看不惯,挺烦的。尤其烦他最后来一句,我是律师。

excuse me?你是律师怎么了?你是律师你高尚?你了不起?你看看真在现实生活中看见两个人有纠纷你上去说:我是律师,你看看人家能不能给你打掉头噢。感觉他不是像普法,倒像是为了变现故意加的人设。

感觉此人没有啥内涵,不知道是不是考了个法考就出来得瑟,甚至法考通没通过都不敢说。我每次刷到他的视频都会想给他挑刺。而不是像刷到其它普法类视频时有一种:噢噢噢还可以这样,学到了学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8

部分视频确实不错,但有些视频质量就是不高,就好像是为了刻意的说出最后一句“我是律师!”

资深律师相继入局抖音时,不少年轻律师也摩拳擦掌,想在短视频领域一展手脚。

李叔凡十分看好年轻律师尝试抖音,他认为短视频可以锻炼语言表达、逻辑思维、镜头呈现等多项能力,这些对一个新律师而言都至关重要, “刚执业律师的知识储备、社会人脉都很难与老律师PK,短视频可能会是他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抖音粉丝757.5万的“醒醒吧张律”便是其中代表,出镜的张律本人主业是凯哲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

据介绍,这家律所目前正在同步运营3个律师账号,每个账号采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汪靖宗律师”是律师口播的形式,“醒醒吧张律”则凭借 竖三屏剧情+一镜到底的形式获得大量关注。

“垂类孵化的赛道竞争较大,粉丝增长速度可能不会特别快,但我们需要一个账号吸引更多流量,一是支撑业务,二是打磨团队,所以做了带有泛娱乐性质的‘醒醒吧张律’”,与律所共同孵化账号的MCN机构负责人李西蒙告诉我们。

视频中的张律,永远是一身深蓝色西装,领带打得整齐,戴着眼镜,手里还拿着一把伞,看起来精英而职业。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用敏锐的洞察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律漏洞,再用一句 “我是律师”潇洒结尾。

据新榜旗下抖音全场景数据平台“新抖”显示,“醒醒吧张律”曾在一个月涨粉375万,从7月份发布第一条视频开始,94条视频内容累计获赞9689.2万次,热度最高的一条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次。

“张律本人的形象很好,台词也比较简单直接,能让观众一边看剧情一边了解法律知识,有娱乐性也有实用价值。”

创作团队也活跃在抖音官方的法律运营群中,每当平台工作人员同步抖音官方在法律垂类的扶持活动时,他们都会及时讨论是否能够结合活动创作内容。

在“醒醒吧张律”的后台,每天会收到大量的法律咨询信息,有时候团队都回复不过来,只能将他们引导到律所的法律咨询社群中,再由律师们来解答。 据了解,目前社群用户已经超过2000人。

执业一年多的左慧律师也通过抖音找到了事业的转折点。

她在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工作,地理位置较为偏远,身边做抖音的律师非常少。

9月5日,她在抖音上更新了第一条视频,意外发现抖音用户对普法内容的兴趣很大,账号也逐渐积攒了流量,视频累计获赞达2.2万次。

慢慢地,左慧开始收到一些线下普法讲座的邀请,最近2个月,她已经进行了10场左右半公益性质的演讲,每场收入2000元左右。

平时拍视频的案例和知识积累,也成为左慧的素材源泉,帮她在讲课时更好地发挥。

一年时间为律所创收80万元,但抖音普法不只是门“生意”,通过抖音,你获得了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问了每一位受访的律师创作者。

最直接的收获,就是流量和经济收益。

目前,律师在抖音的线上收益主要来自于三种途径:一是做法律咨询付费;二是通过卖书或者广告合作获得收入;三是法律咨询类直播。

抖音96.5万粉丝的吴行军律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通过抖音获得了大量的咨询、法律文书、案件代理相关服务需求,累计服务了超过100名客户, 创收超过30万元。

粉丝167.2万的刘胜飞律师未入驻抖音前,每年律师业务收入不到30万元。自2018年入驻抖音之后,2019年全年为律所创收60多万元, 2020年至今,从抖音转化而来的各类案件代理、付费咨询、代写协议等业务已经为他带来了超过80万元的收入。

但是,这些案例并不能代表律师创作者的普遍情况。

其实,线上的法律咨询付费能获得的收益远远不及线下。李叔凡透露,他的私信咨询中99%是无法转化成案源的,大部分金额较小,而且受地域等多个客观因素限制。因此,许多律师把线上咨询作为免费公益项目在做。

对这些律师来说,在抖音做法律科普,不仅仅为了“生意”,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很多额外附加价值同样重要。

这种额外价值可被量化成口碑、知名度、影响力、话语权等,也是律师这个身份的价值所在。

“我个人觉得这些额外价值都优于经济利益。”李叔凡说。

“醒醒吧张律”新媒体负责人李西蒙认为,法律账号都是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我们考虑的不光是变现,如果能传递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那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

冯刚律师和他的团队已经连续6年坚持每周在线下做一次公益普法,在他看来,无论是线下分享,还是线上的法律援助,“做公益咨询,认真地帮到底,也是律师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

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形式降低了普法的难度,为普法提供了短片、脱口秀等多种更容易被接受和记住的形式,并在律师和受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实时对话的平台。

同时,抖音也正在为法律赛道的创作者构建一个更适合普法的内容生态。

从今年3月开始,抖音相继策划“追热剧学法律”、“民法典解读”、“个人所得税法改革解读”等系列直播活动;7-8月期间, 抖音邀请上万名律师参与“我在抖音做法援”活动,公益普法拆迁索赔、作品版权等众多民生问题,累计播放量66.3亿次。

9月28日,抖音联合万名法律专业人士,以及检察日报、中国法院网等法律机构,共同发起了普法行动“民法典”,通过案件解读、条款科普、咨询服务等形式科普即将实施的《民法典》。截至目前,抖音话题#民法典累计播放量已超过42.2亿次。

近日,抖音发起“抖来学法”活动,邀请来自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法律系等“五院四系”的法律KOL与法学生共同普法。活动上线仅半个月,累计曝光量已经超过12亿次。

很多法律创作者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获得了来自平台的流量奖励和扶持,并在官方影响力加持下得到了更多认可。

对于未来,他们当中有人想要拓展更多矩阵账号,有人计划录制视频课程,还有人在和书商谈着出书的规划。他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信念:

创作更多优质的普法内容;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三观和基础法律知识,告诉大家“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哪怕再微小的个体都可以依法维权”。

李叔凡觉得欣慰的是,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律师正在加入这个普法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