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的意思和译文

如题所述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山行的意思和译文:

山行的作者是杜牧,在诗中描写了作者山行时所看到的景色,是一首赞美山丘山林景色的古诗。在诗中人们可以看见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使人流连忘返。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第一句中的“寒”点明了现在是深秋季节,“远”说明了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诗的第二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山行时候所看见的风景,山里的人家使深山充满生气。

诗的第三句表明了作者对深秋景色的喜爱之情,甚至想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里的风光。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使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秋色美。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至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