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式”父母,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如题所述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意思是说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本性相同,后天生活习性却相差很远。

2020年8月20日,一个男子抱摔幼儿的视频在各大网络上疯狂传播 ,视频中的幼儿看起来2岁左右,被高高举起后扔到沙发上,幼儿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视频引起了陕西宝鸡市公安局的注意并立刻立案调查:经查是 一对未婚先育的男女朋友,因为抚养问题产生矛盾迁怒到孩子身上 ,因而发生了开头那一幕,而视频拍摄者正是那位母亲,此事不由得让人叹息, 自己都未长大,何来为人父母!

还有一则新闻说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儿子去逛商场,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故意触摸一位年轻女性的身体甚至大腿,发现后,妈妈不仅不让孩子道歉还说别人碰瓷并殴打别人。 这位年轻的妈妈所做作为无疑正反向"教育"孩子,孩子长大后三观是否正常,可想而知。

以上父母皆具有"巨婴式"父母身上的特征,他们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中国和国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中国在"巨婴式"父母的比例远高于国外。笔者大致分析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父母的大力包办造成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中国传统中,父母不仅仅要提供孩子抚养、教育、就业、婚姻,甚至孙子辈的抚养。

好不容易供孩子大学毕业了,又要操心孩子的工作,为了孩子托关系、走后门,跑断了腿,孩子工作后,又要给孩子找对象,盖房子或者出资给孩子买房子,孩子结婚后孙子没人带,又要带孙子。

中国式父母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中重复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造成了现代的孩子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打击就丧失信心,满是负能量。

据媒体报道,山西中北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因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后,没收试卷,全校通报,此后,跳楼自杀。跳楼前给父母发了一条手机短信 "妈妈,对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无独有偶,2012年7月,甘肃农业大学一名大一的女学生也因为考试作弊被发现后,跳楼死亡。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枯萎,大学生本是天之骄子,然后在父母的包办式抚养教育下,心理素质极其脆弱,温室的花朵一旦放在条件复杂的室外,就凋零枯萎。

人作为高级动物,是个复杂的 情感 结合体。独立的个体性格形成是长期行为习惯性演化而成。

有的人面对困难选择逃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消极的人格定性,还有的人遇到困难求助父母,父母帮他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长期累积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会最终摧垮一个人的基本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不懂创业的艰辛,挥霍父辈的财富积累,时间久了,就会败光家庭的积蓄,而自己本身再也没有再创业的能力。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中国式填鸭式教育导致孩子缺少应变。 父母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就是:你看谁家的孩子考试老是第一名,你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又看邻居家的大哥哥考上清华北大,你以后也要考上清华北大。

中国很多孩子一直生活在高压状态,他们一直害怕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虽然生活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现实中心里极其苦闷和脆弱,太多的压力使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而变成中规中矩,缺乏安全感。 一旦遇到挫折,消极思想立即主宰其内心世界,做出常人不能理解之举动。

第三个原因是 社会 道德意识的匮乏和自私自利的人生观。 现在的 社会 ,经济搞活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此后,本应是先富的人带后富的人的时候,却有少数人趾高气扬, 一副有钱高高在上的模样,受这样父母的影响,后代也会有笃信金钱万能论。 还有的当官者,本来是为人民服务,却摆起官老爷的架子,行为举止严重影响下一代。

2010年10月16晚,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辆黑色轿车飙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造成一名女生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的惨剧。

面对这种惨况,肇事者不但没有认错,而是口出狂言,道:"有本事你们告,我爸是李刚",其嚣张程度溢于言表, 官二代变成了坑爹一代,这些孩子虽然可恨,但是那些培养孩子的"巨婴式"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啃老族日益增多,孩子啃老名正言顺。 不是有一则新闻报道吗?上海一位丁阿婆将啃老的孩子告上法庭。

新闻中的丁阿婆已经82岁,本来应该过着幸福的养老生活,却因为儿子一直啃老苦不堪言,孩子拥有加拿大某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曾经一度为父母的骄傲,毕业海归后却一直不工作,丁阿婆无奈只好状告儿子不赡养老人。其后儿子不思悔改,并痛骂老母亲。

不仅仅普通人有啃老现象,就是名人后代也有啃老。 前几年,一代文学大师某某的孙子在墓碑上刻字辱骂自己的祖辈,后人评论:只见资本不见文化。更多的富二代、官二代也会毁掉父母的财富和声誉,更为严重的是 败坏 社会 价值观和道德观,错误地引导 社会 价值取向,造成 社会 人性的扭曲。

前不久报道的,一位大学室友投毒给同学,造成同学死亡的案例。 这是为了那么一点名誉和自尊,置别人的生命不顾,这种人性的扭曲严重造成了 社会 的动荡不安。

在西方,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人格,孩子出生后都属于国民,18岁以后,父母就没有养育的义务,国外的孩子很早就独立了,他们自己打工,自己挣钱,他们对此感到自豪,整个 社会 也形成了独立自强的人格风气,学校里不歧视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只尊重那些自立的人。

西方的家长相信孩子,注意孩子的个体培养 。孩子摔倒了,中国的父母会马上去扶起来,而国外的父母相反,他们不会去扶起孩子,而是用鼓励的眼光激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西方孩子的父母从来不强迫孩子成功。 他们不会特意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让他们自由发展,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顽强意志,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小让孩子自己动手,分担家务。为了培养他们的坚强性格,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让孩子起来挨家挨户送报。

西方家长很注意与孩子的 情感 交流,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 以 娱乐 方式教育使得孩子愿意把父母当作伙伴和倾诉对象,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的苦与乐。孩子的心智都得到锻炼,以后成长道路上即使遇到再大的错事,也会挺身而出,不会被困难吓倒。

让我们对比下我们近邻日本:2017年6月,一份《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 健康 比较研究结果公报》调查结果表明: 同龄中国青少年的身高高于日本,基础文化课水平高于日本,但是同龄日本青少年的礼仪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公德道德意识和集体意识远高于中国。

在中国,太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把重点放在学习应试教育上,长期发展下来导致我们下一代在世界未来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中国部分父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也开始注意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更注意对孩子集体意识的培养。

孩子不仅仅父母的,更是国家的,"巨婴式"父母,不仅仅正在毁掉我们下一代,更是毁掉国家的未来。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提到: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于少年,我们希望中国少一 些"巨婴式"父母,多一些开明富有责任感的父母,不仅仅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未来。

我们希望未来中国: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国需要生机勃勃的中国青少年一代,也需要开明富有远见的家长。

鲁迅说过: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希望那些把孩子"捧到手心、含到嘴里"的父母们,早点放弃大力包办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多点自由,多点思想,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享受自己成功喜悦。"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时候,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