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的问题!!特急!

请问:我女友患了左卵巢囊肿,囊肿挺大的,看了医生,医生说先输一个星期的液再看,问医生是什么原因引发,他只是回答输一个星期的液再来看,其它的话也没有多说。陪女友去输了一次液后,第二天她感觉痛感更强了,请问这正常吗?是消肿过程中产生的痛感吗?
谢谢各位!但是我还是不是很明白她那种情况是不是消肿过程中的疼痛!而且我感觉医生说的态度表现的也不是很严重,就一直说输一个星期液才回去复查!问医生这是怎么引起,医生也避而不答,还是原话,喊输完液再说。现在她的心情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医生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 20-50 岁最多见。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期很少有病,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 70 %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 5 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 20-30 %,是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卵巢是人体中较小的器官,但为多种多样肿瘤的好发部位,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并有不少卵巢肿瘤能产生妇性或男性的性激素。

  症状:

  卵巢囊肿在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医在行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以后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有所感觉,其症状与体征因肿瘤的性质、大小、发展、有无继发变性或并发症而不同。

  1、下腹不适感
  为患者未触及下腹肿块前的最初症状。由于肿瘤本身的重量以及受肠蠕动及体位变动的影响,使肿瘤在盆腔内移动牵扯其蒂及骨盆漏斗韧带,以致患者有下腹或骼窝部充胀、下坠感。

  2、腹围增粗、腹内肿物
  是主诉中最常有的现象。患者觉察自己的衣服或腰带显得紧小,方才注意到腹部增大,或在晨间偶然感觉,因而自己按腹部而发现腹内有肿物,加之腹胀不适。

  3、腹痛
  如肿瘤无并发症,极少疼痛。因此,卵巢瘤患者感觉腹痛,尤其突然发生者,多系瘤蒂发生扭转,偶或为肿瘤破裂、出血或感染所致。此外,恶性囊肿多引起腹痛、腿痛,疼痛往往使患者以急症就诊。

  4、月经紊乱
  一般卵巢,甚至双侧卵巢囊肿,由于并不破坏所有的正常卵巢组织,故多半不引起月经紊乱。有的子宫出血并不属于内分泌性,或因卵巢瘤使盆腔的血管分布改变,引起子宫内膜充血而起;或由于卵巢恶性肿瘤直接转移至子宫内膜所致。因内分泌性肿瘤所发生的月经紊乱常合并其他分泌影响。

  5、压迫症状
  巨大的卵巢肿瘤可因压迫横膈而引起呼吸困难及心悸,卵巢肿瘤合并大量腹水者也可引起此种症状;但有的卵巢肿瘤患者的呼吸困难系由一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所致;并且往往合并腹水,形成所谓 M eigs 综合症。
  巨大的良性卵巢囊肿充盈整个腹腔,使腹腔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导致腹壁及双侧下肢水肿;而固定于盆腔的恶性卵巢囊肿压迫髂静脉,往往引起一侧下肢水肿。
  盆腹腔脏器受压,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便急或大便不畅等现象。

  体征:

  1、腹内肿块
  中等大以下的腹内肿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 肿块一般无触痛,但如有并发症或恶变,则不仅肿块本身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剌激症状。

  2、腹水征
  腹水存在常为恶性肿瘤的特征,但良性囊肿如卵巢纤维瘤及乳头状囊腺瘤亦可产生腹水。 内分泌症状 如多毛、声音变粗、阴蒂肥大等为男性化囊肿。

  3、恶病质
  其特征是腹部极度膨大、显著消瘦、痛苦的面部表情及严重衰竭。

  发病率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种类之多在全身各器官的肿瘤中居首位,其在妇科疾病中患病率为 13-23.9 %,其中恶性肿瘤约占 10% 。卵巢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在多数发生在生育年龄,良性卵巢肿瘤大多发生在 20-44 岁,恶性卵巢肿瘤发生在 40-50 岁,青春期或幼女也可患卵巢肿瘤,常为恶性,而绝经后期患肿瘤也多为恶性。由于卵肿瘤位于盆腔,早期无症状,而恶性肿瘤扩散快,患者就医时 70 %以上已为晚期,据国内外报告卵巢癌五年存活率仅在 30 %左右,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

  分类

  1、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朱瘤来源于副中肾体腔上皮,为最常见的卵巢瘤之一。据国内统计,占全部卵巢瘤的 23.1% ,常见于 30-40 岁的妇女。以单侧性为多,但亦有不少为双侧性。可以分为单纯性液囊腺与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两种。
  (一)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占所有卵巢瘤的 15% 左右。肿瘤直径为 5-10cm ,个别可充盈整个腹腔,多呈球形,外表光滑。单房或多房,壁甚薄,仅由一层能分泌浆液之柱状或立方上皮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带有纤毛,与输卵管上皮细胞极为相似。囊瘤的内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血清蛋白,偶尔呈少许粘液性,系部分上皮细胞为粘液所致。
  (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一般呈球形,多户,外表光滑,呈灰白色或棕色,内容显示多数细小或粗大的乳头状突起,有的充盈整个囊腔,形成一近似实质的肿瘤,多为双侧。乳头状突起可以穿透囊壁移于囊外,使囊壁易破裂。凡乳头达囊腺瘤表面者,皆产生腹水。浆液性囊腺瘤如不早期治疗,发生恶性变者可高达 50% 。上皮细胞层的增厚,丝状分裂活动的增多,细胞大小与形态的多变,细胞不成熟及染色反应的变化,均为恶性转变的特征。

  2、浆液性囊腺腺癌
  浆液性囊腺癌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卵巢瘤,约占所有恶性卵巢瘤的 40-60%, 半数为双侧性,一般为中等大,半囊性。其显著特点为具有大量质脆的乳头突起。起初位于肿瘤内壁,常空透瘤壁,在肿瘤外面继续生长。在后一种性况,肿瘤向周围器官和组织,如肠管、子宫及附件、壁层及脏层腹膜侵犯,形成广泛癌性种植。
  浆液性囊腺癌的手术预后不佳,与肿瘤的组织象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其 5 年的生存率低于 20 %。

  3、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为较常见的卵巢瘤,国内统计占所有卵巢瘤的 21.7 %,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 26-45 岁),有少数病例为儿童,最年幼者为 7 岁。
  肿瘤多为单侧,但约有 10 %为双侧。大多数肿瘤为多房性(故有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之称),并具有较浆液性囊腺瘤炎大的倾向,甚至可达到巨大的程度,远超过足月妊娠子宫大(照片 29-5 )。患者可有月经异常,但症状多由肿瘤增大压迫所致。
  肿瘤呈椭圆形或形成大小不等的球形突起,表面光滑,中等硬度,瘤壁较厚。切面可见大小、数目不等的房,房间隔亦较厚。
  如果在手术切除粘液性囊腺瘤时未发生破裂,则这种肿瘤的预后极佳。肿瘤的恶变占 5% 。
  任何粘液性囊腺的瘤的内容溢入腹腔,均可导致肿瘤的腹膜种植,呈团块状,并可引起脏器粘连。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所有卵巢的粘液性囊腺瘤中仅占 12-1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切除卵巢的粘液性囊腺瘤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如先行穿刺或不慎损伤瘤壁),以致囊内溶物溢入腹腔,亦可发生腹膜粘液瘤。

  4、粘液性囊腺癌
  可为实性或囊性。癌变部位可局限于肿瘤的某一部,但多数扩展至整个肿瘤。如未穿破瘤壁,肿瘤表面光滑;但如侵蚀瘤壁,则与邻近脏器粘连。囊腔内含有混浊的粘血性液体,为恶变表现之一。

  五、子宫内膜样瘤
  肿瘤表面光滑,常为单房,其内壁由一层极似子宫内膜型的高柱状上皮所构成,周围的结缔组织缺乏子宫内膜间质,在囊瘤的内外也无出血现象。

  子宫内膜样癌
  这种种瘤为单侧性或双侧性,后者可高达50%。一般为中等大,瘤壁外表光滑,但可有硬节状突起。部分为实性,部分生有乳头状突起的囊腔,可见坏死与出血灶。小部分为结缔组织型,质地较硬。肿瘤的预后较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癌为佳。其5年生存率可达55%

  透明细胞瘤
  此种肿瘤通常发生于近绝经期或期或绝经期后,文献记载最老的患者为 87 岁,约 60 %见于 60 - 70 岁。 肿瘤常为单侧,但约有 25 %为双侧,中等大。肿瘤表面高低不平,以多数相互紧密连接的囊性突起为特征。此类肿瘤极少恶变,一般间质不参与恶变,但可发生黄素化,并有内分泌影响。

  Brenner瘤
  BrennerBuy瘤是较少见的肿瘤。其发生率在所有卵巢瘤中占0.5%,发生于40-50岁者为多。一般为单侧性(多为右侧),约8%为双侧性。极少数可恶性变为鳞状细胞癌或粘液性腺癌。 Brenner瘤为典型的实质性圆形或椭圆形肿瘤。表面灰白,大小自1cm至25cm直径不等,多为6-7cm直径。肿瘤无明显的包膜,但周围的卵巢间质被压缩。肿瘤无明显的包膜,但周围的卵巢间质被压缩。在绝经期后的患者,可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交界性肿瘤
  浆液性肿瘤中表面乳头状瘤为最常见的交界性瘤。浆液性交界性瘤中约33-60%局限于一侧卵巢,而显然恶性瘤则双侧者约占50%。交界性瘤在诊断时有转移性病16-18%,而显然恶性瘤则超过60%。 粘液性瘤中交界性瘤占35%,而显然恶性瘤占10-15%。在诊断时,约80-90%交界性瘤局限于卵巢,而显然恶性瘤则仅约50%。双侧卵巢均受累者两组约在5-10%。 子宫内膜样瘤的交界瘤表现为更少的不典型增生,局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内膜样腺性纤维瘤范围内,其中上皮细胞具有低度恶性细胞核的特征,但无侵蚀现象。

  良性囊性畸胎瘤
  良性囊性畸胎瘤,国内统计约占所有良性卵巢的16.4%,国外为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为20岁以下妇性最为常见的肿瘤。约12-20%为双侧生长。一般为中等大,偶尔在探查对侧卵巢时发现直径有1-2cm大的。
  良性囊性畸胎瘤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这种肿瘤,大体为球形,在切除后则有扁平的倾向。表面光滑,色白,带有区域性黄色,由于肿瘤的重量,可使骨盆漏斗韧带伸长,肿瘤在腹腔内的活动性亦随之增加,因此易发生扭转。
  良性畸胎瘤的内容如漏入腹腔,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形成慢性巨细胞肉芽肿或油性一角蛋白肉芽肿。此种病例在手术时往往易将所形成的纤维状弥漫性腹炎误为泛发性结核或癌症。囊性畸胎瘤一般无症状,除非肿瘤较大,压迫邻近器官,但瘤蒂扭转的倾向。恶变率一般为5%,绝大多数为其中的鳞状上皮成分发生癌变。

  良性实性畸胎瘤
  较囊性畸胎瘤少见,但较多见于儿童期。表面光滑,坚硬。剖视:大部为实性,有少数小囊腔。

  胎儿型畸胎瘤
  此种种瘤的内容,极似发育不全的胎儿。

  卵巢甲状腺瘤
  实为一种特殊型的畸胎瘤,小或中等大。实性或呈结节状,切面棕色,偶有囊腔及出血灶。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约有5-1%的病例发生恶变,形成乳头状瘤,并可有转移。

  恶性畸胎瘤(畸胎癌)
  卵巢的恶性畸胎瘤为一种恶性的胚细胞肿瘤。实性或半实性,主要发生于年轻妇女。
  在卵巢的畸胎瘤中如发现未成熟组织,表示病变有恶性可能,这点应引起重视。肿瘤被全部切除后1个月内消失,倘若以后重现,即表示有转移或肿瘤复发。

  无性细胞瘤
  此种肿瘤能发生于卵巢或睾丸,当包膜破裂,邻近器官受侵犯,为双侧性或合并畸胎瘤者,预后一般不佳。无性细胞瘤大多数发生于 30 岁以下,最年幼者仅 2 岁,最老的为 78 岁。多为单侧,并以右侧为多见,双侧者约占 15 %。
  肿瘤的直径自数 cm 至 50cm 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或如橡皮样,但大的肿瘤变软、脆(坏死、出血所致)而发生囊性变。
  无性细胞瘤对放射线高度敏感,好使发生转移的病例,亦应争取治疗。一般施行双侧输卵管巢与子宫全切除术;对年轻、未孕的单侧早期肿瘤患者,可考虑保留对侧正常卵巢及子宫,有报道术后怀孕者,但约有 1/3 对侧卵巢又复发。

  纤维瘤
  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期后,但在 12 岁以下的儿童中亦有发现。
  卵巢的纤维瘤常为单侧,约有 10 %为双侧生生。大不不等。小者仅为卵巢表面一上结节;大者几乎充满腹腔,由于压迫邻近器官及蒂长易发生据转而有明显症状。
  卵巢纤维瘤表现光滑,硬,呈灰白色;或为多发结节状,结节大小不等。其切面均显示交错的结缔组织束,并可有变性区域,甚至形成囊腔。
  卵巢纤维瘤可发生恶变。良性纤维瘤可以合并腹水及胸水。

  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久巢肿瘤
  此类肿瘤曾有多种名称,如性腺间质瘤、间叶瘤或性索间叶瘤。
  (一)最不的患者仅14周,最老者为85岁,一般发生于生育期的后期及绝经期后(36-58岁)。
  肿瘤大小不等。大者可达40cm直径,22kg重,一般为中等大,多属单侧性,约5-10%双侧生长。起初为实质性,随期增大而含有多数小囊性间隙,甚至部分形成囊状,偶有出血区。为圆形或椭圆,有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质较软。
  因肿瘤的大小其内分泌作用而不同。肿瘤产生的大量雌激素,可以引起青春期前患者的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月经异常(闭经、月经过多),但可不明显;或绝经后患者的子宫出血;或使子宫内膜发生腺囊样与腺瘤样增生以及子宫一致性增大。
  (二)卵泡膜细胞瘤:较粒层细胞瘤少见,多发生于绝经期前后,很少在青春期前发生。肿瘤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质较硬,常为单侧性,大小从数mm卵巢内结节至15-20cm直径,偶呈巨大囊性肿瘤含26kg液体。
  (三)粒层细胞--卵泡腊细胞瘤:此种肿瘤系兼有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两种成分的混合瘤,其中的两种成分比例不等。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以产生雌激素为特征,偶有产生雄激素者。
  (四)含睾丸细胞瘤:含睾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卵巢肿瘤,多发生于20-30岁妇女,则引起异性性早熟。肿瘤一般为中等大小,少数很小或直径超过25cm,重达12kg,96%为单侧发生,常为实质性,但总含有多少不等的囊腔,肿瘤较大时所含囊肿亦增大。表面光滑有结节状隆起,常为灰白及草黄色。囊腔内含浆液血性液体。
  含睾丸细胞瘤患者的典型症状与体征为:女性体态消失,月经多少,随即闭经,伴发乳房与子宫萎缩以及男性化(多毛、痤疮、阴蒂肥大及音调变得低沉)。
  约30%左右的含睾细胞瘤显示恶性,对于肿瘤仅限于一侧卵巢并无转移的年轻患者,可作单纯瘤及同侧附件切除,术后须密切随诊。

  卵巢转移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有的来自身体其他器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特称为卵巢的 “ 转移性肿瘤 ” 。一般愈易发生肿瘤的器官成为转移部位的可能愈小,但卵巢却是例外,某些部位如胃及乳房的原发癌,较其他器官的癌瘤转移到卵巢的倾向更大,占卵巢转移瘤的 80 %, 80% 的卵巢转移瘤转移为瘤为双侧生长。
  卵巢肿瘤种类复杂,变化多端。几乎任何部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都可转移至卵巢,但最多来自乳房、胃肠道及生殖器官。
  常为实性,一般如拳头大,表面光滑,有光泽,在盆腔内无粘连。小者保持卵巢正常形状,较大者则无粘连。小者保持卵巢正常形状,较大者则表面呈脑回状或分叶状,也可因变性而发生囊腔,几乎均为双侧生长。

  诊断

  临床上对于卵巢瘤的诊断应达到4个要求:(1)是否卵巢肿瘤;(2)是何种卵巢肿瘤;(3)有无并发症;(4)何侧生长。

  关于是否卵巢肿瘤的诊断
  卵巢肿瘤的诊断往往因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而有难易之别,详细询问病史时不仅注意生殖器官,并需注意周身情况与其他重要器官的有关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与体检,除注意肿瘤本身的特征外,尚应了解周身情况,故不仅妇科检查,而周身检查,特别是腹部检查亦极重要。必要时借助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妊娠试验、全消化道X线透视、子宫输卵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超声诊断或CT、MRI,以及个别特殊情况下应用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剖腹探查等,再结合病史经过全面分析后,方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卵巢肿瘤患者可能有腹部肿块史,而并无严重的症状或其他对于身体的影响;通过腹部视诊、触诊及双合诊,一般能查清子宫及肿块的境界,肿块且有一定的活动度。小的卵巢肿瘤虽无症状,一般伴有月经障碍、炎症或不孕情况而卵巢瘤相应小者均无此种现象。

  关于卵巢瘤类别的诊断
  根据肿瘤生长的快慢、大小、性状、侧别、活动度、有无并发症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如B超、CT、MRI等)所得,多数在治疗前能获得较确切的诊断。如肿瘤虽大而无显著症状,囊性而略带充实感,形状稍不规则者多为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大如手拳、实性、表面有结节感、浮动于腹水中,并有一侧胸腔积液者多为纤维瘤;同样大,实性而较软,双侧生长,并无月经影响者多为囊性畸胎瘤。若以上情况突然生长迅速,并有肿瘤之一部变硬(癌变)或变软(坏死、出血),由原先之可动变为固定,多为良性肿瘤恶变。有的肿瘤起始即为实性,双侧生长,发展迅速,伴有腹水,甚至一侧下肢水肿,营养不良,应考虑为原发性恶性卵巢瘤,以腺癌为多见。先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发现双侧卵巢实性肿瘤,则应考虑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瘤。
  有的病例可由患者的排泄物或伴发的腹水检定其性质,如肿瘤穿破肠壁由粪便或穿破膀胱由尿液排出毛发或皮脂样物,则囊性畸胎瘤的诊断得以确立。

  关于有无并发症的诊断
  如原先为手拳大可动之下腹肿块,于某一动作后突然发生剧烈腹痛,随后肿块即不能移动。检查时腹部有压痛。双合诊:子宫境界清晰而于一侧附件区触及疼痛性肿块,结合无月经异常史,即可诊断为某侧卵巢蒂扭转。此种患者也可有多次类似发作史。又如原先腹部肿块较大且患者自己能扪清,突因摔倒,腹部剧痛一阵后,即不能扪清肿块,且有不适感。检查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而无明显肿块可及,有疑似腹水征。双合诊:子宫正常大而有漂浮感,于一侧附件区可触及境界不清之块物,则卵巢囊肿(可能为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破裂的诊断可以建立。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但浆膜下的肌瘤并无此症状。一般子宫肌瘤为多发生性,并随宫体及宫颈移动,质硬,可与卵巢性肿瘤鉴别。

  并发症

  卵巢肿瘤。卵巢体积虽小,却是肿瘤最好发生的器官;肿瘤种类之多亦居全身器官之首。卵巢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生育期的妇女。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症状,又缺乏较好的早期诊断和鉴别的方法,一旦发现为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病变,因此迄至今日,卵巢癌5年生存率仍仅25%-30%,为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患。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较非妊娠时更易发生扭转和破裂;早孕时肿瘤嵌入盆腔可引起流产,晚期妊娠时阻塞产道可发生梗阻性难产。

  妊娠时合并的良性肿瘤以成熟囊情畸胎瘤及浆液或粘液性囊腺瘤最多见,恶性者以浆液性囊腺癌为多。在妊娠前半期尚可合并妊娠黄体囊肿,因此在早孕时发现卵巢囊肿时,应想此可能性。

  在早期妊娠时,较易发现卵巢瘤;中期妊娠以后则较困难。在早期妊娠发现合并卵巢囊瘤时,如为单侧、活动、囊性肿瘤可待孕3个月后进行手术,一方面可以减少流产的可能,另一方面观察是否为妊娠黄体囊肿而自然缩小或消退。如在妊娠晚期发现,可待胎儿存活后即进行手术。如因肿瘤阻塞产道应即行剖宫产,同时切除肿瘤。如为卵巢癌或疑有恶性或恶变时应及时手术,不宜等待。

  囊性、实性、良性或恶性的卵性的卵巢瘤,都可发生并发症,而并发症可于任何时期出现。有的有诱因,有的则无。

  瘤蒂扭转
  约有10%的卵巢瘤发生扭转。发生卵巢瘤蒂扭转的条件,是瘤蒂长而肿瘤拳头大至胎儿头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瘤在腹腔中活动较易。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及浆液性囊腺瘤最易发生蒂扭转,这类肿瘤的蒂瘤的蒂一般较长且重心偏于一侧,瘤体易于受肠蠕动或体位变动的影响而转动。颇多患者诉称,在疼痛发作前,曾有起床或弯腰等活动,但有时患者系因疼痛发作而醒(也可能在睡眠中曾翻动身体,或肠蠕所致)。如卵巢瘤患者合并妊娠,则瘤蒂扭转多发生于妊娠前半期或产后。因中期妊娠时卵巢瘤随子宫体升入腹腔,较先前在盆腔之活动余地大,而产生子宫缩小,腹壁松弛,卵巢瘤的活动余地更大,故也易发生蒂扭转。
  首先静脉受压而阻塞,动脉继续供应,致使肿瘤充血,呈紫褐色。囊瘤内的血管可以破裂,血液充盈囊腔,偶亦有腹腔内出血。如瘤蒂扭转严重,则动脉亦阻塞,久之肿瘤坏死。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亦有疼痛发作轻缓者,则为瘤蒂扭转较慢而不严重。扭转急剧者伴有呕吐;偶因子宫内膜血管充血而致有少量子宫出血。病史中多有下腹可动性肿块,并可能有过一二次相似的发作性腹痛。

  破裂及穿破
  前者指囊瘤胀破或被挤破,其内容溢入腹腔;后者指囊瘤内容侵蚀囊壁而进入腹腔,如浆液性囊腺瘤或癌之乳头状突起空透瘤壁。
  卵巢瘤的破裂率约为3%,恶性畸胎最易发生破裂。
  自发性破裂较多见,由于生长过快,囊壁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增量的囊液即自囊壁的薄弱部破出,溢入腹腔。不同的瘤内容在腹腔内可形成不同的后果,在形成这些情况的过程中可引有复膜炎、肠粘连甚至肠梗阻。
  外伤性裂较少,可发生于较大的囊瘤患者腹部受重伤之后,偶有卵巢囊瘤嵌顿于子宫直肠窝,在分娩过程中为胎儿先露部分所挤破者。但较多的原因为较小而境界不清囊瘤在双合诊时或麻醉下反复检查所挤破。因此,在检查卵巢肿瘤者时,即使在行B超检查时,必须动作轻柔,小囊肿破裂时患者多仅感轻微腹痛,但由于囊瘤性质的不同以后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大囊瘤的破裂或破口特大,患者常有剧烈疼痛,并因瘤内容物进入腹腔后的刺激,引起呕吐及不等程度的休克。腹部检查有压痛及腹壁紧张,原有的肿块消失或仅能触及小于疼痛发作前的肿块。囊内容物溢出多,或刺激性强者可出现腹水征。双合诊:阴道后穹窿部可有触痛及触及缩小的肿块或有子宫浮动感。

  出血
  在剖腹查中发现卵控查中发现卵巢囊瘤内有小量出血者为数不少,但不引起症状。偶有瘤内大量出血者,尤其是恶化肿瘤,则可产生如同瘤蒂扭转的症状。瘤蒂扭转或破裂可致腥腔内不等程度的出血,甚至引起休克。

  感染
  卵巢肿瘤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最高者20%,可由种种原因所致,多数感染继发于瘤蒂扭转或产生感染。卵巢瘤蒂扭转或穿破后与肠管粘连,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甚至有肿瘤内容物由邻近粘连的器官(肠、膀胱)排出者,如囊性畸胎瘤。
  由于腹膜炎所引起的腹壁紧张,不易查清肿瘤的境界。有时误诊为脓肿,患者多先觉有下腹肿块而后有腹痛、体温升高等感染症状。

  嵌顿
  小于胎儿头大的卵巢瘤,可被挤入子宫直肠窝,偶亦可被挤入子宫膀胱而引起排便或排尿障碍。

  水肿
  囊肿主要为纤维瘤,可并发明显水肿,致使肿瘤体积急速增大,常易误诊为恶性肿瘤。

  腹水
  腹水可以并发于良性或恶性,囊性或突发性,完整的或破裂的卵巢瘤。腹水呈淡黄色、黄绿色,或带红色甚至为明显的血性;有时由于混有粘液或其他瘤内容物而混浊。
  腹水多伴发于恶性卵巢囊肿,尤其是有腹膜种植或转移者。腹水发生与肿瘤之恶性程度成正比,腹水最多伴发于实质性原发癌,占75%。腹水亦可发生于并无蒂扭转、坏死或炎性变化的良性肿瘤。

  Meigs综合征(Meigs syndrome)
  卵巢纤维瘤常并发腹水与胸水。
  Meig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颇似晚期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晚期恶性肿瘤,但切除肿瘤后,腹水及胸腔积液均消失。此种综合症常并发于卵巢的实质性肿瘤、Brenner瘤及粒层细胞瘤。

  子宫内膜变化
  子宫内膜变化,可以见于具有异常内分泌作用的卵巢瘤。

  恶性卵巢肿瘤的周身性并发症
  囊肿恶性卵巢对于全身影响较大,因而可引起种种全身性并发症。
  贫血常见于癌症患者,可因出血、造血不良或溶血所致。已知肿瘤的坏死性产物可使红细胞加速破坏并抑制骨髓的造血细胞作用。溶血则目前认为系一种自体免疫现象,肿瘤可形成与患者本身红细胞作用之抗体而发生溶血。这种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偶可发生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在切除卵巢瘤后,溶血病变即消失。此外,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尚可引起皮肌炎。据报道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存有与肿瘤浸出物起反应的抗体,在其横纹肌及皮肤胶原束的表面,也发现有免疫球蛋白,释放至血循环的肿瘤抗原与肌肉及胶原表面的抗体起反应,从而引起患者有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因此,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发生皮肌炎,则应想到有复发的可能。

  卵巢肿瘤的腹膜外生长
  有些卵巢瘤在其生长过程中一部或大部向腹膜后深埋,大多进入同侧阔韧带内,使子宫移位;逐渐发展,更可使乙状结肠、直肠、膀胱、输尿管移位,并使之受压,产生各脏器的压迫症状,如排尿、排便障硬,腰腹痛,下肢水肿;有的甚至可进至肾脏周围,引起肾盂积水。
  向腹膜外生长的卵巢瘤,偶见于多房性粘液囊腺癌。在手术切除时易损伤邻近器官--输尿管、膀胱或肠管,通过现代影象检查( B 超、 CT 、 MRI ),不难判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7
看看这个:

卵巢囊肿百问

1.女性为何会得卵巢囊肿?

根据女性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卵巢囊肿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入侵,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症瘕(即卵巢囊肿)。

2.哪些因素可诱发卵巢囊肿?有何症状?

中医学认为,引起卵巢囊肿主要有以下诸因素。

1)气血凝滞,
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若瘀积日久变成癌症。表现为除下腹部有肿块外,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如为恶性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
,舌有瘀点。恶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形 枯槁,神疲 力等症。

2)痰瘀凝结,忧思伤 , 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
结成块。痰瘀久积也可导致癌症。除有上述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脘满闷、心慌、气短、纳差,浮肿、呕恶、筋惕肉
、腹围增粗、月经紊乱,排尿困难,便急或大便不畅、下腹或 窝部充胀,有下坠感等现象。

3.卵巢囊肿可以预防吗?

卵巢书肿可以预防,定期作妇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发现卵巢有异常而不能确诊者,必须定期随访。同时检查对侧卵巢是否正常,结合患者年龄,否是保留生育功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的保守治疗。月经期和产后妇女应特别注意摄养、严禁房事,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心情
畅稳定,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压力,切忌忧思烦怒,学会自我调节、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劳逸适度,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忌食
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机体正气充足,气血通畅,身心健康。

4.卵巢囊肿能及时发现吗?

卵巢囊肿经妇科检查一般都可确诊,妊娠试验,全消化道线透视,输卵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腹腔穿、刺腹腔镜。如
B超、CT、MRI、血CA125、CEA、AEP。
核磁共振,良性囊肿发展缓慢,小者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临床根据压迫,尿频、便秘等症状,确诊常常为恶性晚期,多已出现明显消
。恶液质和腹水,也伴有月经淋漓不净,小腹疼痛,发热,乳房胀,腰酸,雀斑,荣颜早衰,赤白带下,肛门有下坠感,或久婚不孕,或心慌,气短,浮肿,贫血,
力等症侯,即为卵巢囊肿。

5.西医如何治疗卵巢囊肿?有什么局限性或副作用?

卵巢囊肿不同于子宫肌瘤,一经确诊,就立即治疗,西医治疗有以下几种方式。

A、手术治疗。

术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包括患者周身情况的改善,麻醉的选择,器械与有关用药以及应急措施等,手术的方式,范围以及具体操作,随患者的年龄及肿瘤的性状,大小,单侧或双侧生长,是否有粘连症或恶性转移而定,有些不能判定者,可取病变组织作活检后再进行。

1、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①卵巢囊肿切除术,此种患者多无月经障碍,甚至有合并妊娠者,有的一侧肿瘤较显著,则可行患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②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一侧卵巢囊肿发生于年龄较大(45岁以上)患者之双侧卵巢囊肿多行一侧或双侧输卵巢切除术,患者周身情况不能胜任或炎症严重者常行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较大卵巢囊肿的手术处理,应不计切口大小,以完整切除为宜,以免
破患者脉搏内容物溢入腹腔或切口,术中要注意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动,必要时加速输液或输血,输氧,更要预防早期发现急性胃扩张,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与血液化学改变。

③附件及全子宫切除,发生于近绝经期或绝经期妇女的一侧或双侧卵巢囊肿,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胜任,均以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为宜,但会严重影响内分泌失调。

2、恶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因患者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因些要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囊肿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灶。由于卵巢恶性囊肿常与子宫,附件粘连或浸润,浑然一体,且紧贴盆腹膜,故现多采取卷地毯式或包饺子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又如大网膜切除,部分肠切除,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对于合并腹水的卵巢恶性肿瘤,不论是否全部切除,均宜在腹腔内留置导管,以便术后腹腔内注射抗癌药剂或放射性胶体金或胶体磷。

3、关于卵巢囊肿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①卵巢囊肿蒂扭转,确诊后需紧急手术,先肌肉注射镇痛剂,如度冷丁,不论患者年龄大小,以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为宜。

②卵巢囊肿破裂,应及早剖腹探查,因囊肿的内容物溢入腹腔,不论其为良,恶性,均有接种植的可能故应充分部洗腹腔及切口。

③卵巢囊肿合并感染,若径一段时期应用抗感染,药物,体湿仍不下降或局部症状更加严重者,即宜剖腹切除肿瘤,以清除感染灶,往往症状能迅速消退。

④卵巢囊肿与腹膜予泛粘连,多见于巨大卵巢囊肿误诊为巨量腹水,曾经反复多次腹腔穿刺放液或卵巢囊肿感染者。

4、关于不能切除的卵巢囊肿的处理。

①腹水,每次排尽腹水后还可通过导管给药,但须注意腹水中含有大量蛋白类,大量排液应及时补充营养。

②疼痛,为患者最大的痛苦,可先用一般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可待因,仍无效,再交替给度冷丁,吗啡,但易成瘾,用任何止痛剂易均无效者可试用酒精注入脊髓膜腔。

③肠或输尿管梗阻,如患者一般情况好,可施行结肠腹壁,造口术或输尿管移植术,可解除患者的排泄障碍及由此引起的水电平衡紊乱,酸中毒等。

B、恶性卵巢囊肿的放疗。

所有的恶性卵巢囊肿对于各种放射疗法的效果均不佳,因此,在恶性卵巢囊肿的治疗中并不首先选用放射治疗,而更多的则是用中医治疗。一般腹水量多者不宜行放射治疗。放射所引起的粘连,往往造成手术的困难。放射性胶体金及磷作腹腔内注射,亦有引起放射性肝炎的可能。

C、恶性卵巢囊肿的化疗。

近年来化疗对提高卵巢恶性囊肿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仍处于辅助治疗的阶段,往往须要较长时期的间断用药,且对人体的毒性反应较大,一般不得已而为之。

6.中医中药治疗卵巢囊肿有哪些优势?

卵巢囊肿的恶变程度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以卵巢功能旺盛期(育龄期)妇女和绝经期(更年期)妇女最为多见,是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本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是从整体观入手,硫肝理气,扶正因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全面调节内分泌使气面血活,活跃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气血是肌体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生化之源,起着分管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调节血和气的平衡作用,气是血液的原动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如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流通就会受到影响,累及血海功能,则可导致各种妇科病的发生。如卵巢囊肿等。中医治疗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调节内分泌,强增免疫等,服药方便,不开刀,不伤元气,不住院,痛苦风险小,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费用低,显效快,使您能早日康复。

7.卵巢囊肿患者如何选择一种最佳的治疗方式?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是否恶变,囊肿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造成子宫附件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患者的主观愿望等因素而定。
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囊肿,痛苦大,潜在风险高,费用也高,恢复缓慢,易感染,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放疗,化疗易损伤正气及机体正常细胞,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痛苦较大,费用也大,激素类药物易引起肝,肾等其他脏腑功能正常,也会对药品产生依赖性。
中医中药从整体观入手,对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进行全面调理,以达气血,经络之通畅,阴阳之平衡的升降浮沉原理,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祛邪外出之功。服用纯中药二十五味鬼臼丸、竭蛭胶囊会进一步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同时对卵巢囊肿引起的并发症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8.卵巢囊肿是否发生恶性变或性变可疑?

卵巢囊肿会发生恶性或性变可疑的可能而且恶性变的程度极高,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发生于卵巢功能最旺盛时期和围绝经期的妇女。恶性卵巢囊肿由于囊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感染,迅速增长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据国家最新流行病学编统计资料表明,恶性卵巢囊肿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则不足15%,位置的固定为其特点之一。

恶性卵巢囊肿合并腹水者较多,由于细胞穿出囊壁或已转移到腹膜者,腹水多呈血性。经淋巴道及血行等方式多直接转移至盆,腹腔组织及器官或大网,肠系膜,在腹腔内形成多数结节状肿块,有一定可动性。

恶性囊肿的淋巴转移率高达50%以上,甚至有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外阴部。有时在局部血管周围造成浸润压迫,使该侧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水肿。若肠管受浸润压迫,则引起肠梗阻症状,输尿管受压,易形成肾于积水。

应重视较久的卵巢功能障碍(性早熟,无排卵性不孕,荣颜早衰或延迟经经);长期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症状,久治不愈的附件炎;幼女卵巢增大或绝经后扪及卵巢的迅速增大,固定,变硬及子宫直肠窝结节等。必须尽早确诊,及时服用二十五味鬼臼丸、竭蛭胶囊。

9.卵巢囊肿会不会引起育龄妇女的不孕?

卵巢囊肿会引起育龄妇女的不孕,且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造成输卵管机械性阻塞,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影响患者营养,如双侧卵巢癌使卵巢的大部分组织破坏,不孕的发生率较高,又如手术中卵巢的切除,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发生于近经期或绝经期妇女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进行的附件及全子宫切除均可引起育龄妇女的不孕症。

10.卵巢囊肿会不会导致育龄妇女的早期流产?

卵巢囊肿会引起育龄妇女的早期流产。若在妊娠3个月内发现患有卵巢囊肿,进行处理时容易引起流产,如果妊娠期间发现患有双侧卵巢囊肿,在手术处理中若触动子宫,则可引起流产,妊娠28周以后发现患有卵巢囊肿者,手术中极易引起早产,如大妊娠末期发现患有卵巢囊肿,则妨碍分娩,引起尿潴留或阻塞性难产。卵巢囊肿的蒂扭转,破裂或疑为恶性,不论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均应尽速治疗。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第2个回答  2019-12-23
急也没用的呀,还是追答

去看看吧,

不要耽误拖延了,

如果长时间的耽误拖延,

有可能癌变的,

一般情况下

可以外用

【延~志。堂~卵。巢~贴】,

啕宝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