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帝最信任的哪三个大将最后都投降清朝了?

如题所述

历史上的崇祯帝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在明代李清所著的《三垣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有一次,一名臣子想要讨好崇祯帝,便将崇祯帝比作了当初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没想到崇祯帝听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还很生气,他认为汉文帝根本不配与他相提并论。还有一次,崇祯帝在与臣子闲谈的时候,有一位辅臣提到了唐太宗,崇祯帝表示唐太宗能够在战场上横扫群雄,这一点是强于自己的,但是要说闺门无序,家法败坏,自己还真的羞于与之为伍。

生性多疑的崇祯帝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崇祯帝根本就没把世人公认的历代明君圣主放在眼里,其实这种想法说好听了是自负,说不好听就是自以为是,自不量力。试想这样一个连历代先贤都能够蔑视的人,又怎么会看得上那些整日在他面前俯首下拜的臣子呢?所以崇祯帝掌权期间,与朝中的大臣关系非常不好,他在位期间杀了一位辅臣、四位尚书、七位总督、十一位巡抚,这在历史上算是非常少见的了。

整个大明朝堂,崇祯帝除了他自己以外,似乎对谁都信不过,当时崇祯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叫孙传庭,他曾与洪承畴一起俘获过高迎祥,在与李自成的战斗中,打的李自成仅带领十多人仓皇逃跑,就在孙传庭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歼灭李自成的时候,清军入关了,崇祯帝急调孙传庭回京勤王,这样李自成才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回京后的孙传庭数次在小范围内击退清军,但由于他与当时朝中的主和派有冲突,加上患病耳聋,便上书请辞,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居然引起了崇祯帝的怀疑,直接将孙传庭抓了起来。虽然后来为了抵抗李自成的起义军,崇祯帝又将他放了出来,但这时李自成的起义军早已壮大了数倍,孙传庭在崇祯帝的催促下仓促出兵,不敌李自成,兵败身亡。而崇祯帝这时居然不相信孙传庭已经为国牺牲,反而怀疑他是畏死潜逃,既没有给他任何名号,也没有给他家属任何应有的抚恤。

所以说在崇祯朝为官,想要获得崇祯帝的信任简直是难于登天,纵观崇祯一朝,在武将之中能够得到崇祯帝信任的也只有: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这三人了,但是这三位最后居然无一例外的都投靠了清朝,下面咱们分别来看看这三人投降的经过。

不能报国反成仇的洪承畴

洪承畴在公元1616年高中进士,开始入朝为官,凭借着超人的学识,深受朝廷器重。在崇祯登上皇位的时候,洪承畴就已经是陕西督粮参政了,崇祯元年,陕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洪承畴以参政的身份带兵出战,斩杀了三百多名起义军,一举解了韩城之围。

之后洪承畴被任命为延绥巡抚,在任期间,洪承畴大力剿匪,由于此前的起义军曾多次诈降,洪承畴吸取教训,不顾上司杨鹤的阻止,接连杀降,在这一阶段被他杀掉的降军多达数万。并与孙传庭合力除掉了当时的闯王高迎祥,击败了李自成,让陕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彻底陷入了低谷。

公元1638年,清军南下,崇祯帝将洪承畴从西线急调回京,任命他为蓟辽总督,带领陕西兵马抵抗清军,来到前线的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不要贸然出战,但当时的兵部尚书却不停催促洪承畴出战,崇祯帝也决定要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最后由于副将夏承德投降,清军乘夜攻入了松山城,洪承畴被俘。

被俘后的洪承畴绝食抗议,拒不投降,皇太极先是派范文程去安抚洪承畴,之后又亲自对洪承畴嘘寒问暖,将自己的貂裘送给了洪承畴,并亲自为他披在身上,也许是皇太极的诚意打动了洪承畴,最后洪承畴决定投降清朝。而此刻的崇祯帝还以为洪承畴已经战死了,大张旗鼓的为洪承畴建立了祀庙,并亲作了《悼洪经略文》悼念,“又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犹不瞑。死事重于泰山,意气化为长虹”。

两次降清的祖大寿

在洪承畴决定投降清朝的同时,还有一位明朝将领也一同参加了投降仪式,这个人就是祖大寿,祖大寿出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祖大寿出入官场便被授职靖东营游击,之后在军营中屡立战功,公元1628年,袁崇焕督师辽东,祖大寿成为了辽东前锋总兵。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清军从蓟门方向入侵,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袁崇焕接到消息后急忙带领祖大寿勤王,到达北京城下,崇祯帝却不同意关宁军入城,袁崇焕只能在广渠门外安营。这时清军与满桂率领的明军交战,满桂被炮火炸伤后污蔑是关宁军所为,崇祯帝听后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派人将袁崇焕抓入城中,眼见袁崇焕被抓,祖大寿一怒之下率军返回了辽东。

从此之后祖大寿为躲避崇祯帝的抓捕,便不再轻易离开军营。公元1631年,祖大寿在修复大凌河城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清军围困在城中,由于事发突然,城中并没有足够了粮草,祖大寿只能率军突围,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最后经过皇太极的多次招降,祖大寿杀掉了拒不投降的何可纲,开城投靠了大清,皇太极也给予了祖大寿最高的礼节,亲自率领代善、莽古尔泰等人出账迎接。

投降之后的祖大寿骗皇太极说要回锦州接回自己的家属,皇太极同意了祖大寿的请求,没想到回到锦州城的祖大寿马上开始组织军队抵抗清军,崇祯帝听说了祖大寿的事情后,非但没有降罪于他,反而将祖大寿提升为左都督,领锦州。不过崇祯帝虽然表示出了对祖大寿的信任,可祖大寿却并没有消除对崇祯帝的防备,之后崇祯帝曾先后三次招祖大寿入京觐见,但祖大寿都借故推辞了。

公元1639年,清军再次南下,在攻克了松山之后,包围了锦州,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祖大寿再一次选择了投降清朝,皇太极不计前嫌,将祖大寿封为了汉军正黄旗总兵。

引清军入关的平西王吴三桂

在祖大寿第二次归降清军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招降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吴三桂同样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吴三桂年轻的时候曾考中过武举,之后便开始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进入军中。

初入军营的吴三桂凭借着自己的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在公元1638年的时候,蓟辽总督洪承畴会同辽东巡抚方一藻等人联名奏请朝廷升吴三桂为宁远团练总兵。公元1643年,吴三桂受到了他的舅舅祖大寿发来的劝降信,吴三桂并没有同意,但是这时他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在不久后入关勤王的时候,吴三桂进军缓慢,当他到达京城的时候,清军已经撤退了。

但这时候的崇祯帝还是非常器重吴三桂的,亲自在武英殿宴请了他,并赐予吴三桂尚方宝剑,加封他为平西伯。在吴三桂回到宁远不久,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崇祯帝上吊自杀。在失去了大明这个靠山之后,吴三桂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面是李自成,一面是多尔衮,吴三桂只能在双方势力下左右周旋,最后权衡利弊,吴三桂决定投降清军,并借着与李自成谈判的时机,联合清军突然发动攻击,一举攻进了北京城,吴三桂也被封为了平西王。

以上这三人在没有投降大清之前,可以说都得到过崇祯帝的器重,崇祯帝曾因误以为洪承畴牺牲而哭泣,对于曾投降过一次大清的祖大寿,崇祯帝可以既往不咎,在吴三桂年纪轻轻的时候,便被崇祯帝赏赐了尚方宝剑并封为平西伯。可惜的是这三人最后都辜负了崇祯帝这份难得的信任,先后投降了大清,相反一些曾被崇祯帝怀疑、猜忌的将领,最后却为了大明江山而死,比如上文提到的孙传庭、袁崇焕等人,不得不说,这样的用人结果对于那个瞧不起汉文帝、唐太宗的崇祯帝来说,也真的很讽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6
祖大寿、吴三桂、洪承畴最后都投降清朝了,最出名的就是吴三桂。
第2个回答  2021-07-16
分别是吴三桂,祖大寿,洪承畴 。他们三个人辜负了崇祯帝的信任,全部都投靠了明朝的死敌。
第3个回答  2021-07-16
明朝崇祯皇帝最信任的三个大将,最后的确都投靠了清朝,尤其是吴三桂,过的是风生水起。
第4个回答  2021-07-16
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这三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还是非常高的,他们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