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舍生取义的名人名言

如题所述

“舍生取义”古今谈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往今来,纷纷世事无穷尽。为这至高无上的“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者不胜枚举。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视为国贼。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却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在罗贯中笔下,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1、一个人决意赴义时,那么他的头卖给刽子手就要卖得值得。——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5、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9、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10、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西汉文学家贾谊《融鸟赋》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12、一个人要勇于赴义,敢于求真。——威尔逊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1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16、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视死如归。——司马迁
 
19.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3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孟轲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孟轲

4、舍生取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5、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6、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7、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8、儒者十分重视个体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以道德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解决生死问题的关键,推崇死而不朽,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实现生命对死亡的超越。儒家这种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派生出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们为国为他而去忠、孝、悌、友。

9、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10、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景仰。

11、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12、有时候,有些人以自己笃信的真理为志趣,追寻真理甚于保全生命,于是就有舍生取义之举。

13、舍弃小我,选择大我;舍生取义,选择崇高;舍弃为己,选择利人利国利世界,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才能回答秦文君的选择,做一个有灵魂的过客,让生命灿烂,日月齐光。

14、 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出处:星云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