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对红烛有怎样的困惑?

如题所述

诗人对红烛有怎样的困惑?
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就一个受到"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丝毫也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诗人还这样的穷追不舍:"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这似乎暗示给我们,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么?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 
  对红烛悲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红烛(序诗)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而1923年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解读《红烛》,也就为我们破析诗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须知,闻一多正是从《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 
  在中国传统诗学的思维模式中,诗人的抒情达志通常都不是无所顾忌的自我喷发,它大多需要假托一定的物象形式,而且这一物象形式又还不是诗人别出心裁的创造,而是千百年来中国诗人的历史遗产。这些诗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诗歌长河的波涛里浮动闪熠,赋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以激*情、以灵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红烛(序诗)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成果,

创造光明你的原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扩展资料

这首《红烛》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开卷“序诗”,而1923年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解读《红烛》,也就为我们破析诗人的内心世界、心理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须知,闻一多正是从《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

在中国传统诗学的思维模式中,诗人的抒情达志通常都不是无所顾忌的自我喷发,它大多需要假托一定的物象形式,而且这一物象形式又还不是诗人别出心裁的创造,而是千百年来中国诗人的历史遗产。这些诗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诗歌长河的波涛里浮动闪熠,赋予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以激情、以灵感。

同“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